入住蘑菇屋3年,不爱说话的张子枫,却贡献了“社恐”交友指南
杨紫的到来,让张子枫打开了话匣子,从学习谈到拍戏,从身材谈到性格,从烦恼谈到改变,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看得出,张子枫对杨紫的喜欢,以及对这位合作过的大姐姐的感情。入住蘑菇屋三年了,不爱说话的张子枫首次在节目中回应网络上关于她不适合节目的吐槽。
由于前期的表现太过僵硬,张子枫被质疑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不敢接近陌生人或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不会表达也不懂表达。因此,张子枫被吐槽更适合演戏,不适合慢综艺。
但自从张子枫与杨紫的谈心后,才意识到,张子枫在节目中并非是多余的角色,而是在无意中给“社恐”观众,贡献了一份交友指南。
什么是社交焦虑?
林恩·亨德森在《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中这样定义: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
简单来说,社恐并不是不想交朋友,只是很多时候不善于主动去交朋友,因为主动代表了许多未知,而未知充满了恐惧。所以,想到的只有回避,把自己保护起来。
在节目中,张子枫就是这样一位女生,她的不爱说话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没有遇到一位能跟她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如,周迅做客蘑菇屋,张子枫很希望跟她说上几句话,也充满对她的喜欢与敬佩,但由于害怕被拒绝,就一直不敢尝试,于是就出现种种社恐行为。
跟周迅打招呼时,张子枫紧张的眼神躲闪不敢直视,心中充满欢喜表现得也异常兴奋,却怎么也不敢接近。
彭昱畅让她给周迅递水,她却一再推脱不敢去,第一反应是把水杯交给哥哥,让哥哥去送。最终,在何炅的鼓励下,张子枫才犹豫再三鼓起勇气将水递给周迅。
把水杯递给周迅的时候,张子枫也是相当的不自然,手脚僵硬眼神躲闪,急忙塞给周迅后扭头就走。没有客套的话语,没有嘘寒问暖。
像这样不敢靠近只敢远远偷看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晚上。
被彭昱畅安排去洗碗,由于周迅一直在洗碗池边不离开,张子枫也不敢靠近,只好在后面犹犹豫豫,直到周迅离开,她才敢靠近水池。
晚饭结束后,周迅主动要求加张子枫好友,受宠若惊的张子枫赶紧掏出手机,甚至有些语无伦次。
看出张子枫的紧张与害羞后,周迅体贴又暖心:你可以不说话,我也是属于那种不爱说话的。
前辈的关心,让张子枫很是放松,但藏在心里的害怕与害羞仍旧没有消失。
想交朋友却不敢,想要打破尴尬却不会,张子枫带着这些轻微“社恐”的特质,继续在蘑菇屋中生活。
那么,像这样有轻微社交恐惧症的人该如何交友呢?
何炅曾说过,平日里不爱讲话的朋友,可以先找一个能跟自己放松聊天的那个人,从对方那里把话口打开,然后慢慢的享受和别人一起交流的快乐,再慢慢的跟第二个、第三个人进行流畅的聊天。
谢娜提议要适当地走出舒适圈,跟喜欢的朋友多交流交流,去适应那种交流的氛围,尝试小小的改变,也会收获惊喜。
两位前辈的理论教学,都得到了张子枫的亲身示范,实打实贡献出交友指南。
在蘑菇屋的这三年来,张子枫也交到不少好朋友,她的朋友圈也折射出她的真实性格:不喜欢趋炎附势,不屑于逢场作戏,不谙于人情世故,独立又清醒。
喜欢与简单又真诚的人玩,不喜欢过于复杂与张扬的人,更不会为了某些目的而去接近不喜欢的人。这是交友的第一步,寻找气场合得来的人,第二步就是尝试多一些交流。
与张子枫比较聊得来的女生除了杨紫外,还有谭松韵与张婧仪,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纯与真诚。
在谭松韵做客蘑菇屋时,张子枫与她一见如故,虽然相差11岁也丝毫不妨碍彼此的友谊。
张子枫会主动给谭松韵介绍房间,会像闺蜜一样一起选衣服,会在泼水节中互相保护。
在谭松韵讲到妈妈而难过时,张子枫会感同身受给她温暖的怀抱。
与同样气场相合的张婧仪交谈时,张子枫也会更加主动。
跟张婧仪一起种西瓜,一起击掌,一起猜蘑菇屋里的摆件是真是假,一起玩各种幼稚小游戏。洗完澡会一起去散步,一路聊,一路哈哈笑。
也会分享关于高考的压力,关于上网课的种种,还会分享高考前如何拥有一个好心态。
气场合得来,又是同一类的人,自然交流起来毫不费力气,张子枫也会变得相当主动。所以,想要交友就不妨学学张子枫,先找到气场相合的人,试着迈出舒适圈,用真诚去打动对方。
从跟她们的交谈中找到交流的乐趣,去享受交流的氛围,以此变得更加开朗。
除了与同性别的朋友交流外,也不妨多尝试与异性交流。
彭昱畅、郭麒麟、刘晓邑三个人是张子枫在蘑菇屋中很好的朋友,一位是“相爱相杀”的哥哥,一位是私下很好的男性朋友,一位是志趣相投的前辈。
虽然这三个人的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低调、真诚、努力。与他们相处,张子枫也仿佛看到男版的自己,会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害羞与恐惧。
郭麒麟做客蘑菇屋时,张子枫激动又惊喜,主动嘘寒问暖。也会聊一聊生活中的事情,比如相声演员能看到坐在台下玩手机的观众吗?喜欢吃烤冷面吗?
与刘晓邑相处时,会主动跟他一起去河边捞浮萍,一起去破房子里“寻宝”,相处起来相当愉快。
从朋友圈看性格,不爱说话的张子枫,实则活得最通透。
不逢场作戏假客套,也不会逼着自己去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而是寻找气场相合的人,主动交流去感受交流的快乐,跟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心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愈自己的恐惧。
若一味地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只会让自己陷入到窘境,加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想要在任何场合应对自如,不妨先尝试与喜欢的人交流,找到交流的技巧,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再去融入难度更大的朋友圈。“社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尝试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