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痴
单看“痴”字的写法,就知道既是行声字又是会意字,这个病旁足以说明痴是一种病。按字典或网络上的解释,“痴”字的字面意思包含了“1.傻,愚笨的意思,如痴呆,痴人说梦;2.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如痴情;3.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如书痴;4.由于某种事物影响变傻了或精神失常了的人,如痴子。”
佛家认为痴即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痴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也是根本烦恼之一,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让人难以自拔。《瑜伽师地论》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
佛教修行持戒中首先要戒贪、嗔、痴,认为这三者是万恶之始,相互作用,相互转换。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佛经上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我虽然不是佛教徒,也对佛经不甚理解,只是知道佛家要戒贪、戒嗔、戒痴,是修大智慧,是正法。我自认为在努力戒除贪欲和嗔怒,却怎么也戒不了痴迷,总是痴迷自然生态,痴迷认可的那一份爱。那种痴迷、专注、痴情的感觉没有让我苦,反而给了我太多的能量。有了这种痴迷,其他的都变得不重要,一切的困难和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想想自己这些年来,从小就痴迷自然,也因此吃了不少的亏,但总是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只要与自然有关,只要对生态建设有利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总是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地去参与,去完成,去坚持。不去考虑个人的得失,不去在乎别人的冷眼,甚至没有考虑面临的各种威胁与危险,也可以算作是痴吧。正如别人友好的评价:苦并快乐着!也许,没有谁会真正地将苦认为是乐,至少应该在苦中有收获,而不是除了付出只有付出。我不敢唱高调,不认为自己有多么的伟大无私,但真的就愿意为自然生态保护付出努力,哪怕是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愚痴,就这么一坚持就是半世。
世界不是平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所以才会有人们的想不通,才会推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不需要别人想通,我就是我,自己想通而已。不去争辩,不去过多的哀求和解释,相信该来的会来,该去的会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从当初的不谐世事到如今的饱经风霜,依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就这么坚持着,做好自己,走向永远。虽然艰辛,却也自得其乐。也许,这正是一生存在的意义。
忽然想起,曹雪芹在悼红轩中伏案十载,披阅增删一部《石头记》,终得一册《金陵十二钗》,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含蓄地叙述着人生的轮回与天地的道理。生怕后人不知道其所指,并自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单就这一个“痴”字,将作者这种坚韧不屈与无畏得失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也时常想写上一些东西,总是能力太低,粗制滥造,文理不通,虽然想很努力,却常词不达意。但愿,新的一年里,不会因此而招谁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