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篆书|书法|草书|楷书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2021-04-30 04:43:05 来源: 解说人文 

  前人说:“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学习隶书则可以说,要学好隶书,功夫更在隶书之外。无论是厚重朴拙一路隶书,还是清秀飘逸一路隶书,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均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首先,学习篆书。

  篆书是书法之源,隶书从篆书演化而来。隶书的用笔、结体、对称之美等,其本原皆在篆书。因此,学习隶书知解篆书则是“知其所以然”。以篆法入隶则古,以楷法入隶则不古,篆书是隶书之源,是写好隶书之基础。

  

  黄易隶书

  如清代金石篆刻家黄易,篆刻注重金石气。他的隶书,如其刻印般浑厚凝重,笔笔有篆意,故有一种沉着渊深之趣。

  其次,在行草书体方面着力。

  孙过庭《书谱》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这虽然说的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关联,其实也适用于隶书。隶书属正体,正体容易写得板正、不灵动。如果习隶书者在行草上也下点工夫,那么再写隶书必然会轻松活脱一些。

  

  钱君匋隶书 陆游诗

  如现代书家钱君匋隶书。钱君匋隶书先习汉碑后习汉简,以书行草之法写简,以绘画布局布置隶书章法,从而将隶书的写意色彩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陆维钊隶书

  又如现代书家陆维钊,精于行草、篆书与隶书,注重书体之间的通融,其隶书为碑法厚重一路,行笔节奏全从行草而来,痛快淋漓、恣肆率性,有清人伊秉绶隶书之博大气象、汉隶《石门颂》之野逸、《鲜于璜碑》之重拙,在近现代隶书中独树一帜。

  再次,知古今隶书之变。

  学习隶书,不能只是一味埋头于书写实践,还要了解隶书的发展历史,从它的起 源,到隶变,到现当代隶书名家。从隶书整个的历史发展,看出隶书风格的演变规律,看出哪些是需要守定的不变之理,哪些是可变的。然后找到自己的着力点,为形成自己的隶书风格而努力。

  

  商承祚隶书

  如现代书家商承祚也是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他对隶书发生与发展了如指掌。所以他写隶书主攻早期隶书—秦隶,以碑派笔法写秦隶字形,融入自己静穆淡远之心境,最终形成了拙朴古雅之书风。

  最后,综合的人文素养。

  中国艺术,是讲境界的艺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列举的二十四种诗歌风格,其实也是一种意境或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开头便说“词以境界为上”。

  书法艺术的境界其实即是书法家的内心境界映现,故有“书如其人”之说。一个书写者的内心若无很高的境界,则“书如其人”之说便没有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境界需要后天的修养,综合的人文素养决定了书法境界的高低。隶书一体要想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不是光临习一两种隶书碑帖就能达到的。

  

  石涛隶书

  如清代竖画大家石涛,隶书虽非主攻,但是自成一格。他的隶书,把他对行草、绘画、印章的艺术感觉与法规都融入其中,于是形成秀而奇、奇而不怪,率意成章,水墨淋漓的独特艺术美感。这主要就得益于他极高的艺术禀赋与深厚的人文修养。

  

  马公愚隶书

  又如有“艺苑全才”之誉的现代书家马公愚,诗书画印皆精,学养也高。他的隶书以格调胜,气息醇雅,有白云初晴、洗尽铅华之境。

(0)

相关推荐

  • 何绍基“书法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通

    第六讲:独到的各体书法 | 湖南省博物館  http://www.hnmuseum.com/ko/node/1639 第六讲:独到的各体书法 史说何绍基"书法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 ...

  • 林散之:想写草书?隶书先练10年再说吧!

    有人曾经问林散之先生要如何才能写好草书呢?林散之回答道,想写好草书啊,先写十年隶书吧. 一般来说,楷书.篆书.隶书作为初学时选择的书体都是可以.但是如果细究起来,我个人的建议还是隶书最好,理由主要如下 ...

  •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前人说:"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学习隶书则可以说,要学好隶书,功夫更在隶书之外.无论是厚重朴拙一路隶书,还是清秀飘逸一路隶书,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均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

  •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要说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哪个不好写,想了半天,嘿嘿!哪个都不好写.能否写好,关键是看你是否掌握了方法,掌握方法就不难了.今天说说隶书---汉隶,要问汉隶谁写得好,当初据说蔡邕写得 ...

  • 你想写好字吗#硬笔书法 #书法 #练字 #楷书 #汉字 #热门 #写字 @抖音短视频 @DOU 小助...

    你想写好字吗#硬笔书法 #书法 #练字 #楷书 #汉字 #热门 #写字 @抖音短视频 @DOU 小助...

  • 要学好隶书,光在字上下功夫还不够,字外的功夫也很重要

    前人说:"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学习隶书则可以说,要学好隶书,功夫更在隶书之外.无论是厚重朴拙一路隶书,还是清秀飘逸一路隶书,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均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

  • 要学好隶书,功夫更在字外!

    前人说:"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学习隶书则可以说,要学好隶书,功夫更在隶书之外.无论是厚重朴拙一路隶书,还是清秀飘逸一路隶书,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均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

  • 学好书法还需要“字外功夫”

    书法与文学,书法与绘画,书法与音乐,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流异而源同.因为它们都须注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讲究跌宕起伏的节奏.韵律,都得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气氛.场景.意境.        书法,是 ...

  • 涵养字外功夫

    作者:王树平 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 ...

  • 奥字,篆书、隶书、草书,都有一个带耳朵旁的通假字“隩”

    昨日学习分析怀素<自叙帖>中"玄奥"字组,今日特地将"奥"字作为单字进行学习分析! 一如继往溯源篆.隶.章草,并参考其他书家草书写法! 说文解字里的 ...

  • 沃兴华:谈字外功夫必先入内

    全文字数:约3500字 阅读时间: 10 分钟 内容精彩纷呈 沃兴华作品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本文摘自沃兴华先生的<书法技法新论>出版前言.在这篇文章中,沃先生梳理了长期以来书法界对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