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空调管翅式换热器接触情况对换热性能有啥影响?

管翅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空调行业中,主要由铜管 (换热管) 和翅片组成,其中铜管与翅片的紧固 通过机械胀管方式完成。其过程是: 在液压力作用下推动胀头在铜管内前进,挤压铜管使其内径扩大,随之与翅片贴合,但实际上管翅之间的接触并不是完全接触,存在微小间隙。

为了分析管翅间接触情况对换热的影响,分别从理论和仿真两方面进行换热过程研究,并选择合适的 参数表征接触状态。

1、间隙传热理论模型

由于接触界面的间隙厚度和表面粗糙度为同一数量级,而且与间隙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λ 在数 量级上接近,此时间隙气体导热属于微尺度传热领 域。克努森数 ( Kn ) 是间隙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λ 与平均间隙厚度 δ 之比,可以根据克努森数这一量纲 为一的数选择合适传热模型:

当0. 1<Kn<10,气隙传热处于过渡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气体分子与接触界面的能量交换都很重要,气隙接触传热系数可采用式 ( 6) 进行计算。

综上可以看出,气隙传热主要受气体热传导系数 kg 和平均气隙厚度 δ 影响,一般管翅式换热器胀管过程在空气环境中进行,气体热传导系数固定为空气热传导系数,下面对管翅接触参数进行分析。

2、模型建立

由于翅片翻边的存在,铜管与翅片翻边的空隙比铜管与翅片直线段间隙更大,不可忽略其传热影响, 由于文中讨论铜管与翅片直线段的接触状态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在模型建立上保留翅片翻边,但不做深入探讨。选择两排叉排换热器模型简化成图 2 所示。

具体参数见表 1,主要观察中间翅片及周围流场以分 析接触情况对管翅传热影响。

利用 Gambit 将简化模型划分网格,如图3所示。

为了防止驻点和回流,适当延长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选择标准 κ-ε 湍流模型,设置速度入口为 3m/s,温度为 298. 15 K,口边界为压力出口,两侧设置为对称边界,铜管内壁温度为 308. 15 K。由于翅片表面的温度是非均匀的, 需要通过耦合换热求解。

3、仿真结果与讨论

以间隙厚度参数表示对气隙传热影响,接触长度 占比参数表示对固体接触影响,图 4 分别展示了在不同间隙厚度中间翅片上表面 ( Y 坐标 1. 76 mm) 温度场,间隙厚度为 0 表示铜管和翅片完全接触。可以看出: 随着间隙厚度增加,翅片上表面温度分布显著下降,这意味着铜管处热量并没有很好地传递到翅片

图 5 是同一间隙厚度下中间翅片中心截面、下表面的温度场,其中 Y 坐标 1. 705 mm 表示中间翅片中 心截面,Y 坐标 1. 65 mm 表示中间翅片下表面。由图 5 可知: 与中间翅片中心截面的分布温度相比,中间 翅片下表面的温度相对更小,说明在空气对流的作用下,翅片表面的热量被空气带走,其温度更低。

图6是间隙厚度为 0. 013 mm 时所截取的中间翅片上方空气流道中心截面 ( Y 坐标 2. 53 mm) 速度场和压力场。空气流速随着其前进不断增加,在翅片外壁的影响下,空气绕体流动,此处流速最高,而在背风侧流速下降,甚至为 0。气压则是随着空气前进流动逐渐下降,在迎风侧压力下降更快。

图 7 是间隙厚度 0. 036 mm时截取 Z 坐标 10 mm 界面的温度分布图。可看到: 铜管的热量除了从管翅接触传递,也从翅片翻边与另一翅片、铜管所围成的空气传递,其范围明显大于管翅间隙。

图8是在间隙厚度为 0. 013 mm,管翅接触长度占名义接触长度之比分别为 0%、10%、70%的中间翅片上表面温度场,可以得到铜管和翅片在有接触情况下其温度场大小分布随接触长度占比的增加而升高,而管翅完全没有接触时,翅片上分布温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情况,这表明此时管翅几乎通过间隙气体进行热传导,而空气热传导系数是远小于金属热传导系数,使得热量没有很好地传递到翅片,从而使得翅片上温度更小,没有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

4、结论

通过理论和模拟发现管翅接触状态对铜管、翅片之间的传热有明显影响,本文主要以接触长度占比和间隙厚度表征管翅接触状态,以分析其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果:

 ( 1)管翅接触长度占比增加,热量可以更好地从铜管处传递到翅片,随着固体接触部分的增加,传递到翅片上的热量越多,提高了换热器散热效果。

 ( 2)间隙厚度一方面决定了克努森数的范围, 从而决定气隙传热系数的计算; 另一方面,从仿真结果得知,随着间隙厚度的增加,铜管和翅片的贴合度下降,翅片分布的温度是减小的,接触传热系数越小,越不利于换热器的散热。

 ( 3)翅片翻边的存在使得热量除了从管翅接触 途径传递,也从翅片翻边与翅片、铜管围起的空气传递,这使得不可忽略翅片翻边对传热的影响,同时在研究胀管过程时需要关注翅片翻边对后续管翅成形结果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梁卫平,李风雷,刘亚俊,方奕格等,版权归属原作者,由制冷空调换热器技术联盟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0)

相关推荐

  • 254 翅片管冷凝器设计示例-空气换热

    254 翅片管冷凝器设计示例-空气换热 基础数据 空气流量mA为1.234kg/s,进冷凝器温度TAI为35℃,出冷凝器温度TAO为43℃. 结构及参数选取. 图中,传热管采用正方形顺排排列. 翅片为 ...

  • 暖通空调系统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元件由板和翅片组成的换热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 ...

  • 技术:翅片换热器热泵如何除霜?

             热泵的室外机运行需要吸收空气热,当室外温度低于5℃时,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就会在0℃以下,室外冷凝器表面结霜发生结霜现象.同时,霜层阻碍了空气的流动,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减少,从而加大压 ...

  • 板翅式换热器热通道是如何结霜的?

    结霜是制冷与低温领域常见的一种现象,往往发生于湿空气中的冷表面上.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随着霜层厚度的生长逐渐变差,间接影响了系统换热性能,所以掌握不同换热器表面结霜过程的规律,对于提高系统换热性能和除水特 ...

  • 多级导流封头对板翅式换热器内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分析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便于多股流布置,能实现小温差和大温降换热,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石油化工装置.机械工业冷却器等领域.流体进入换热器内部流通面积多次变化,而且内部流体从翅片通道流入 ...

  • 数值模型:板翅式换热器微通道内汽化相变过程

    板翅式换热器中换热过程都伴随着相变,冷流体发生蒸发相变,相对于单相区对流换热,相变区域的潜热换热过程传热性能更强,是换热器中的关键的换热发生区域.板翅式换热器性能提升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两相相变过程中的 ...

  • 【HETA】揭秘: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类型、制造工艺

    9月份,我们曾经分享过一组关于空调的制造加工动图,今天我们再来细化分享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类型以及加工制造工艺. 一: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 板翅式换热器,其由芯体.封头.接管和支座组成.热交换芯体由翅片 ...

  • 【技术】翅片结构对换热器结霜的特性影响

    空气源热泵能够通过消耗少量的高品位能实现对空气中低品位能的利用,但空气源热泵系统也有一些缺点,在冬季供暖运行时室外蒸发器表面易结霜,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热泵在除霜运行时耗功通常会超过总能耗的10% ...

  • 板翅式热交换器与选型设计

    板翅式热交换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 ...

  • 【研究】绝热状态下板壳式换热器壳侧的流型与压降

    板壳式热交换器作为一种新型换热器,集合了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优点,具有高的传热效率.能够耐高温高压.结构紧凑以及质量轻,并且弥补了板式换热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缺点.优良的性能使得板壳式换热器能够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