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度”不丈夫
人生的全部艺术,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这个字就是“度”。人生成与败,取舍一念间,这就是说“度”的。很多夫妻有时候会由争吵上升到拳打脚踢,从而伤害感情,导致婚姻失败。人是理性的动物,很多时候是道理支配行动,不受好道理的支配,就受坏道理的支配。如果争吵的时候突然想到“无毒不丈夫”这个成语,争吵极大可能会变为动手;如果想到的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或“无度不丈夫”,争吵可能就会变为和平过渡。因为很多文字的演化也遵循辩证法的向反面转化规律,“毒”与“度”又是同音,由此推断,“无毒不丈夫”很可能是由“无度不丈夫”转发来的,但是已无从考究。
在唯物辩证法哲学中,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在这个数量界限的范围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量变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规律之一,由此知“度”的极端重要性。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度”的思想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开篇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的寿命与分寸和度有关。黄帝问他的老师歧伯: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灵敏;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就衰弱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上古的人懂得养生之道,能够取法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既不过度操劳,又不过度纵欲,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所以能颐养天年。岐伯对比上古之人与后来的人,他说,现在的人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可见,在岐伯眼里,人只有在有节度的生活中才能颐养天年。分寸和节度,是养生的第一妙法。所以《黄帝内经》一开始就指出这一点,就是要人明白,任何药物、任何医术都不能代替有节奏、有分寸的生活。上古的时候真人很多,这段话有点“无度不真人”的意思,大概是“无毒不丈夫”的源泉。
自信的同时又不自大,是谓有度。自信是人最优秀的品质之一,表示对人生充满乐观的态度。毛主席诗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的人骂不死,打不倒。方志敏说:敌人可以砍下我们的头颅,但是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自信的力量。自信虽是好的品质,但是物极必反,太自信了,自信过头了,就变成了自大,变成了不好的品质。毛主席、方志敏都是充满自信的人,但是不自大,他们在人民群众面前自愿当一个小学生,这是大丈夫应有的品质之一。俗话说:自大不值钱,虚心受人赞。
谦虚的同时又不虚伪,是谓有度。谦,即欠缺的意思,表示不过头。虚,是对道的称呼,宇宙万物的源泉。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个好的品质,但是物极必反,太谦虚了,谦虚过头了,就变成了虚伪,变成了坏品质。季羡林说: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谦虚但是不虚伪,把握好其中的度,是大丈夫应有的品质。
实事求是,同时又不自以为是,是谓有度。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共产党人战胜内外敌人和一切艰难困苦的法宝。实事求是就是求规律,求规律过头了很容易变成自以为是。自以为是是一切争吵的源头。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你“是”并不代表他人一定不“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有这样的思想和度量才叫大丈夫。
忠贞不渝,同时又不固步自封,是谓有度。忠诚坚定,永不改变,是大丈夫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朝三暮四、首鼠两端为人所不齿。忠贞不渝也有度,太忠贞不渝,忠贞不渝过头了,就变成了固步自封。大丈夫应该是忠贞不渝的同时,又不固步自封。
藐视敌人,同时又不轻视敌人,是谓有度。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毛主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党和人民战胜内外敌人的有力思想武器。但是呢,藐视敌人如果不能把握好度,很容易发展到轻视敌人,接下来就是失败。藐视敌人,同时又不轻视敌人;重视敌人,同时又不谨小慎微,才是大丈夫所为。藐视敌人与重视敌人相结合,不仅适用于干事创业,也适用于学习、养生等,是一切大丈夫不可缺少的方法论。
委曲求全,同时又不软弱可欺,是谓有度。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委曲,委曲求全,但是不软弱可欺;伸,伸张正义,但是不专横跋扈,是谓大丈夫。
谨慎,但是不谨小慎微,是谓有度。谨慎是个好品行。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毛主席反复教导我们要谦虚谨慎,他的“战术上要藐视敌人”就包含有谨慎再谨慎的意思。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也包含谨慎的意思。谨慎如果无限制发展下去,不能很好把握度,就会变成谨小慎微,这就不好了。因此,谨慎而不谨小慎微才是我们应有的品质。
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大丈夫情感方面也要把握好度。《易经》中说,为人处事中,一定要谨防以下八种情况的发生,实际上就是要人们在情感方面要把握好度。
第一,大喜不失言,是谓有度。人在开心的时候,心情亢奋,希望分享自己内心的心情,说话就没那么谨慎。加上“酸葡萄”心理,身边人心态其实很微妙,一旦得意忘形,更容易得罪人。所以,心情可以亢奋,但是心态一定要沉稳。
第二,大怒不失礼,是谓有度。人在愤怒的时候,是一头不受控制的兽。心情激荡之下,很容易口不择言,甚至拳脚相加。这时候,礼仪是无法约束人的。所以一旦情绪动荡,不如深呼吸,离开争论的地方,缓几分钟再做打算。
第三,大哀不失颜,是谓有度。一个人一旦遭到重大的打击,心情哀痛,在歇斯底里的发泄之后,整个人的气色会很难看。所以要注意节哀顺变,忘掉过去,整理之后,让自己寻找到新的方向,新的动力。人,毕竟是要往前看的。
第四,大乐不失察,是谓有度。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多快乐的背后,其实隐藏着陷阱。如果你觉得贪了大便宜,开心之余,人的分辨能力就会下降,就不免被骗。所以,如果一件事让你“喜出望外”,不妨想一想,会不会是陷阱。
第六,大思不失爱,是谓有度。太多的顾虑,太多的计较,会让自己丢掉亲人、爱人。亲密关系中,最严重就是计较。你付出的多,我付出的少,一旦计较起来,关系就毁了。全心付出,真诚去爱,不辜负就好。
第六,大醉不失德,是谓有度。小饮怡情,大饮伤身。酒喝多了,不仅伤肝伤肾,更容易伤德。喝多了就容易多说,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会说,轻轻松松就能得罪一批人。喝多了还容易妄行,酒精麻痹之下,人无法自我控制,行为很容易失格。人到中年,全家老小都在身上,身体健康最重要,修身养性,清茶伴书,才是延年之道。
第七,大话不失信。言既出,行必果。说话做事,讲求的就是一个诚信。一个人越喜欢信口开河,越难取信别人。不轻诺,诺必果。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第八,大欲不失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常欲望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太多,终究没有什么好下场。欧洲谚语说: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却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有多少能耐,就吃多少饭。做人做事,尽自己本分,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足够了。太多的欲望,求而不得,是一种煎熬。太多的欲望,不择手段去获得,得陇望蜀,永远无法解脱。外物的丰盛无法滋润贫瘠的内心。内心丰富安宁,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