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入手,浅说口渴的“本质”

口渴的本质是“津液流通不畅”。
我认为,“津液流通不畅”的原因,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枯”,一类是“阻”。
这儿的“枯”,是指“干枯”的意思,肺热津伤,则烦渴多饮,胃热炽盛,则口渴易饥,肾阴亏虚,则口干唇燥,总之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津液减少。
这一类的口渴,多会出现舌红少苔,舌红苔黄等等,以“热”为表现的症候,同时这类口渴多“渴而欲饮”。
这一类口渴,多用清热滋阴的方法来治疗,选用石膏、知母、牡丹皮、芦根、瓜蒌根、麦冬、乌梅、地黄、五味子、山茱萸之类的药物来治疗。

当然具体选择用药,也还有一个实热、虚热之分,一般来说,苔黄多实热,少苔、无苔多虚热。
但是,另外一种口渴,用清热、滋阴的办法就无效了。
这就是“阻”导致的“津液流通不畅”。
“阻”常见的有湿阻,痰阻,瘀血阻滞等三种原因 。
“湿阻、痰阻”导致的口渴,舌一般不红,舌苔多厚腻,咽喉总有“梗阻感”,“瘀血”导致的口渴,则多表现为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同时这类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渴而不欲饮,
或者饮而不欲咽,这个时候,就要根源患者的病因,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二陈汤、半夏厚朴汤等祛湿、利水、化痰之类的方剂。
若有瘀血者,还应该加上丹参、桃仁、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之类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
治疗这类口渴,关键在于“通”,而不是“补”。

(0)

相关推荐

  • 水与疏泄 津与液及血府逐瘀汤的应用

    肾主'水',肾之阳气蒸腾气化,并推动津液的周身输送.分布. 肝主'疏泄',条达畅顺周身气机升.降.出.入循环,'气'行则血津液自行. 津液功能为滋濡宁养而柔润,营注皮肉肌腠.脏腑孔窍.关节骨髓.脑髓. ...

  • 中医理论走下神坛,回归医疗本质(二)对七种病因的认识

    上一篇文章讲了正邪的相对性,也就是正邪本是一体两面,只是过了则为邪.就像人都有善恶两面性是一样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这也是中医阴阳哲学的普适性. 中医教材上提到了七种病因: 第一种是六淫,指风寒暑 ...

  • 中医理论走下神坛,回归医疗本质(四)对气、风等概念的理解

    前面三篇文章,有很多人给予了支持,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质疑和问题.对于气的概念很多人不理解,总喜欢用玄学去理解.因为我认为气风这些都是常识性概念,所以没有过多解释,这里有必要多解释一些. 什么是气,有人 ...

  • 中医理论走下神坛,回归医疗本质之(1)虚...

    中医理论走下神坛,回归医疗本质之(1)虚实辨证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的辨证理论中,最大的问题是虚实辨证的理论错误.因为一旦虚实辨证错误,就代表方向错误.这也是为什么中医难学,疗效不稳定不确切的重要原因. ...

  • 中医理论核心是一切疾病都是假象,看透本质才能不生病,少生病

    中医理论核心是一切疾病都是假象,是营养的问题,是情绪的问题,是运动的问题 有形物质加无形物质就是生命力营养配方 营养的问题就是缺乏生命力营养配方,也就是缺乏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 有形物质承托无形物质, ...

  • 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再认识——中医新解

    中医是科学吗?这个问题争论己久. 现代科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凡属现代各种各样科学,最后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都可以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加以说明(还原论).中医的理论与方法无法纳入现代科学体系, ...

  • 隔行如隔山,中西医也一样。很多中医理论,...

    隔行如隔山,中西医也一样.很多中医理论,西医无法解释.就像经络穴位,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 我母亲去年头痛,去了好几家三甲医院,拍了头部CT,检查一溜够,查不出原因,症状也没缓解.结果在家门口的社 ...

  • 中医理论一开始就非常完善,从古至今没有变化,好像从天而降

    中医理论一开始就非常完善,从古至今没有变化,好像从天而降

  • 汗脚,在中医理论中,有三个深层次的原因,...

    汗脚,在中医理论中,有三个深层次的原因,基本都和脾胃有关! 脾胃出了问题,为何会涉及到双脚? 脾主四肢,脾胃有问题,常以体现在手足四肢上. 一般有3个方面的因素: ① 脾胃可能蕴有湿热 青壮年汗脚往往 ...

  •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中医之根本.那么该如何理解木火土金水?五行又是如何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的?郝万山老师详细解读了五行与五材的关系及五行生克方面. 从物候观察,春季是气的展放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