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问题,须抓“果”,而解决问题还须在“因”上下功夫

常为国人的语言而折服,在于语言中的每个字都有着深邃的内涵,丰富的意蕴。还在于这语言年年代代地延续下来,竟依然挂在人们的嘴边,融成了口语的一部分。以至于人们完全将其口语化了。比如:这个“因”字。我们在平常的口语中,随时都可听到,“原因”、“因由”等。

而“因”的最主要的本义,系缘由,事物发生前所具备的条件。

然而,或许正由于这个字使用的频率太高了,太口语化了,也便对它的本义有所忽视了,关注程度淡了,对它的分量过于轻视了。

为何产生如此印象了呢?盖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围绕着我们的熙熙攘攘的这事,那事,一旦发生,人们的目光遂投到那个“事”的本身上来,所有的关于这事的是是非非,也便由这事本身的是是非非而是是非非,却忽略了之所以产生这“果”的那个“因”。然而,恰是这个“因”才更是需要人们所关注的。如欲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自事情的“因”上解决。

如此看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便很有必要多说几句。

当我们笼统地回头看待人类历史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条线。然而,稍作研究,便会发现,这看似的一条“线”,实则是由大大小小的“点”所组成。而这大大小小的“点”,便是一个个的“事”。

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的经历,也莫如此。笼统地看一个人走过来的路时,看到的是一条曲曲弯弯的路。细看,便知,这一条线似的“路”,也自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事”所组成。

当然,这所谓的“事”或大或小,大的则常被我们称作“事件”。而对那些所谓的小事,便习惯称之为“事”而已。

这所有的事,大事件或小事,总是相关联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客观地去分析,我们便又会发现,其实,这一个个的事,又各有其独立性,以及相对意义上的完整性。

当我们再做进一步深入分析的时候,便会发现,“事”的这种独立性以及完整性,只不过系相对而言。任何相对完整的一件事或一个事件,也仅仅是相对完整而已。只要稍追溯一下便知,这“事”或“事件”总有其渊源。这“事”或“事件”便与上边有了关系。同时,还会看到,该“事”或“事件”也绝非该“事”或“事件”而已,它自有其影响力。这“事”或“事件”便又与后来者有了关系。正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培根所说:“这种事物间的锁链在从一事物的结尾向另一事物的过渡中展开。”

其实,当我们的视野稍一打开的时候,便即会发现,我们目光所关注的一件事,往往是上一件事的结果的延伸。而这一件事,又总会引发出后一件事。

假如我们硬要将某一件事,视作独立的一件事来分析,便须将上一件事的“果”,与本件事划归为同一个相对完整的事来看待。只不过前一件事的“果”,正是本件事的“因”而已。它们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直白一点讲,便是正因为有了前边的“果”,也才引发了后边的“事”来。前面的“果”,成了后面事发生的“因”。而后面发生的事,也便成了由于这“因”的出现而产生的“果”。仍如那个培根所说:“没有无因之果这种观念是非常古老的,……常常是最小的原因引起最大的结果。……很清楚,任何结果都有其原因,在永恒的深渊里,可以从一个原因追溯到另一个原因。”“研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学术远比那些不关心因果关系的学术大有裨益。只有那些懂得万物因果关系的人才能教诲我们明了世界。”

显然,我们这样分析,正符合事物是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其实,我们之所以分析“事”的结构,最终目的,还在于使我们认识到,如欲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将我们的目光集中到事物的“因”上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任何“事”之所以如此发生,问题在于与该事相关联的那个“因”。在这个“因”上,不同的处理方法,总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处理得好,便自有好的结果,处理得不好,便一定会是糟糕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这个“因”。有了好的“因”,便有好的“果”;而在“因”上出了问题,也便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