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结合自身就医经历和身边案例,说明自己支持中医的理由。中医,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劳做言行、道德精神层面,诠释生命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热爱生命,支持中医。
【作者简介】宋丽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文学。图为2018年6月28日上午,宋老师在北京房山耕读大学第三期集中学习授课
正文
截止2020年4月3日上午12时,全世界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百万,我们两个月前经历的“空城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上演。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打开手机,关注与疫情抗争的情况,盼着早日战胜新冠病毒瘟疫。在国内众多抗击疫情的信息中,关于中医有效发挥作用的信息,尤其吸引我的注意力:“张胜兵前线用中药治愈新冠肺炎2000余例”;“半副药退新冠病毒热,三天走出鬼门关,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做法”;“论中医贡献,中医战胜321次大瘟疫,拯救地球20亿人”。。。每当读到这样的消息,我都发自内心地为之欣喜、鼓舞、拍手、点赞。尽管理性告诉我,中医并非如文章标题所示的那么神奇,但是,我仍然要明确表示:我支持中医!“世界命运共同体”,也希望中医继续帮助世界其他国家。手术后复查,医生告知,我的肿瘤属于良恶性的临界点,需要定期复查,每半年做一次钼靶,每三个月做一次彩超,密切注意变化,谨防复发。我问医生,有没有办法可以抑制它复发?医生肯定地说没有,只能定期观察。听罢医生的话,我感觉自己身上有个定时炸弹,随时都会被引爆,心理一下子多了一层负担,无所适从了。于是,我就到广安门中医院挂号,没有挂到专家号,挂了普通的门诊。我跟大夫说了我的情况。他给我开了夏枯草膏,最重要的是他除了开药之外,还告诉我,多吃海带,不要吃鸡肉,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让自己压力太大。后来,又去了西苑专家门诊开汤药,在学校开了乳癖散结胶囊,小金丸,加味逍遥丸等。看了中医之后,我感觉我不再是坐以待毙了。我开始重视中医,但这并不等于我就排斥西医。我感谢西医手术切除了肿瘤,我深知各种医疗检查必须依赖西医,依赖各种检查器械,各种抗菌消炎药还是西医强大,快速有效,西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取代。但是,有句话说得好,“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你稀里糊涂地活着”,我想活着。所以,我开始为中医辩护,我觉得中医需要重新走到治病救人的前台,与西医携手,而不应该继续被现代文化排挤,被科学打压。对于接受现代教育的人而言,中医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每次去医院,似乎就没有中医这个选项,挂号看病如果不是特殊需要,真不会去挂中医门诊。但是,回顾这半辈子的生命,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药。小时候消化不好,父亲会给我们买大山楂丸吃。成年后拉肚子了,吃黄连素;感冒了,吃板蓝根;咳嗽了,喝川贝止咳糖浆,喝秋梨糕。有了孩子,朋友告诉我家里要备王氏保赤丸,两个孩子一有消化不良就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功劳不小。自从做了肿瘤手术以后,抵抗力下降,经常感冒,金莲花胶囊成了我的常备用药,不舒服吃上四粒就好多了。眼科开的杞菊地黄丸,外科开的附桂骨痛颗粒效果都不错,中药从来没离开过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方舟子等高举科学的大棒子,猛砸中医。身边人,如做医学研究的亲友也排斥中医,认为中医没有用。医院开药也限制开中药。中华民族历史渊源流长,中医一直陪伴着中华儿女。西医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经历过很多次瘟疫,每次瘟疫都是中医在拯救百姓的生命。怎么在科学的时代,有了西医,它就没用了呢,要被质疑、要被排斥了呢?幸好,二十一世纪初的非典和这次新冠病毒侵袭,给了中医发挥的机会。
虽说中医不是百分之百高效,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可中医在抗病毒中的作用有目共睹,再一次深入人心。
最吊诡的是,正当国人在科学与现代文化的引导下,逐渐对中医失去信心的时候。中医在外国人的心中却开始有了一席之地。从2015年开始,我给法国留学生讲授“中国社会与文化概览”。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几位向我询问,在哪儿可以找到好中医,在哪儿可以做针灸。在让留学生们自己选取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的题目做展示时,中医往往是被他们选中的题目。他们在展示中说,“中国历史上很穷也不发达,但是中国人口却一直很多,中医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话听着有点别扭,但是也确实能说明中医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说来惭愧,作为中国人,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远不如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有一天与犹太裔的房东聊天,他跟我聊中国文化,聊儒家、道教、道家、中医、太极。当时来自中国的我竟然有点像鸭子听雷,只有听的功夫,根本无法和他平等对话。1999年,在美国访学时的朋友,美国西北大学原副校长Fisher夫妇来北京。陪同他们时,他拿出一张孔子教学的图片,问我孔子教学的方式是什么?他们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非常善解人意地转移了话题。也许他们还以为我们和孔子的关系,就如同他们与耶稣的关系一样熟悉呢。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孔子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十年中学教育,主要为了应试;五年大学和研究生,接受的是外国语言与文学的教育;毕业后投入到英语教学中。我与中国文化与中医很陌生,距离很远,远到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与中医面前,我就是个白痴,如果说对中国文化有记忆,那可能就是文革期间破四旧、批林批孔这几个标语了。留学生对中医的课堂展示,以及与美国犹太房东关于中国文化的谈话,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四不像的身份。在这面镜子的照耀下,我开始去读《论语》、《道德经》、《庄子》(我1996年奥运之际精读了英文《圣经》,而直到2003年读博士期间,才精读《道德经》);我开始在网上寻找《黄帝内经》的讲座听。我支持中医,并不是因为我懂中医,是中医的道理,让我重新认识生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们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因此,我们的呼吸、我们行为、我们的饮食起居、我们的思想感情,超不出天地万物的运行之理。我们凡夫俗子普通百姓,做不到真至圣贤之人那样“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中医启示我们至少我们能够学会呼吸、勤于锻炼,淡泊宁静、有规律地生活。历代名医,根据他们对黄帝内经的解读,开发出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以调理呼吸、形神合一、理顺血脉的导引术。我每天坚持练其中的一项,切身体会到其调节体内血液循环,驱散湿滞、调动体内能量的功效。虽然两次肿瘤手术伤身,但是现在感觉到的体力超过了手术前。如果有几天忘了习练,四肢与肌肉的湿滞酸痛感觉,会明显出现。
中医告诉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小病不治,大病难治。
所以,对于“感冒伊始,要不要吃药?”这个问题,以我对中医的理解,是在发现感冒的苗头了立刻吃药,把感冒止住,否则等感冒严重了,再吃药恐怕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而依靠免疫力去抵抗,那是有风险的,免疫力在抵抗病毒时,也会伤及健康的器官,所以不能让免疫力单独作战。关于治未病,有一个“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
历史神医“扁鹊三兄弟”都是医生,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孰最善为医?”
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下”魏文王问:“可得闻邪?”扁鹊解释原因:“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因人而异,我的理解,长兄是最好的医生,因为他能治未病,在还没有发病时就把病预防住,这是最高级的。“防病于未然”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能做。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医生,或者换句话说,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中兄在发病之初赶紧给你吃药,用药轻而易举就能治好你的病。这说明任何人得了病都应该立刻吃药,也就说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病得疼痛难忍了,再去找医生看。“扁鹊最下”寓意着,等你病重,你只能将自己的生命交到医生手里,你的生命完全听命于他。
这是个中医治未病的故事,也是关于如何自己主宰自己生命的故事。
我支持中医,因为它博大精深;是医学,更是人生哲学。中医告诉我们,生病不仅仅是肉体的事儿,也是精神的事。人体构造、人的心神意与天地之构造,与天地万物的精、气、神相得益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人是七情六欲之身,心肝脾肺肾、三焦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也与四时交替、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器官血脉的健康,与心、意、神是否宁静合一,紧密相关。中医很重视人的情绪与心理的调节,这就是每次中医师都会告诉我要放松心情、减少压力。我检讨自己,之所以会得肿瘤,与自己爱生气、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常常郁闷难解、性情急躁等,有一定关系。我的奶奶八十八岁高龄去世,记忆中从来看不到她生气上火,家务劳动从来都是不紧不慢地干。健康的生命遵循清静恬淡,慢条斯理,或者有条不紊的自然进化节奏与规律;然而,现代社会肆无忌惮、黑白颠倒、欲壑难填,挑战极限,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精神和肉体上,都会伤害生命,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忧郁症患者、肿瘤患者日渐增多的原因吧。“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大家都知道,中医重视通过饮食进补,加强营养,保证身体健康。食物可以起到药物的作用,可以通过饮食,疏通调理身体的不适。比如广安门中医院的医生,告知我,多吃海带,减少肉食,可以有效阻止乳腺增生。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医也告诉我们,我们吃进去的东西,既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也是伤害身体的毒药。
吃的正确,我们就健康,胡吃海塞就会生病。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诸鸟有毒,水禽有毒、兽类有毒、鳞虫类有毒。不知道国人为什么除了五畜外,还要去吃其他有毒动物。17年前的非典,与这次新冠肺炎瘟疫,不都是“吃”惹出来的灾祸吗?中医强调“药食同源”,从“是药三分毒"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在警告人们:不能什么都吃。尤其,不能吃野生的有生命的动物。我不懂医理,不明白中医用药用针治病的道理,但是中医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劳做言行、道德精神层面,诠释生命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拓展】
3月23日,首次以中医药为主题,举办了国家级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表明,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4月1日,新华社发表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副总理在《求是》上的讲话,非常肯定地指出:中医药是这次疫情防抗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责编:耕读大学种子班·滔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