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三十六)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3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02
释 解
孔老师说:“君子和普通人都是力行之人,君子通过内省、修身的力行功夫实践,从而拥有了自知之明,成就了仁慈礼让之心,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不求富贵、寿考的仁德精神之追求。君子的心胸宽大,生活就像在平平坦坦的大道上走路,自在安然,悠然坦荡。普通人没有经过内省功夫的修炼熏陶实践,不是名牵,便是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整天费尽心机,忧心忡忡,无法体味生活中贫贱、富贵安详之乐趣,好高骛远,妄作乱为,心胸狭小,就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之上,紧张不安,忧患常戚。”
03
释 字
坦
《说文》:坦:安也。从土旦声。他但切。
《玉篇》:坦:宽貌。又平也。明也。《说文》:安也 。
汉字“坦”从土旦声,旦,像太阳从地面升起,大地高低一样,无坑洼不平,初升阳光照射而来,没有阻挡。本义为地面平展,开阔敞亮,引申指直爽,无隐瞒。由地平则行之安然,引申指心地宽舒,平静,安然。《说文》“安也”为引申义。
荡(蕩)
《说文》:荡:水。出河内荡阴,东入黄泽。从水𦳝声。徒朗切
《说文解字约注》:蕩:段玉裁曰:“荡音汤,古音也。后人省艸。”舜徽按:《寰宇记》称唐贞观初以水微温,因改曰汤水。然则荡之省艸,非俗书任删也。县名荡阴,今作汤阴,亦以在此水之阴得名,随水名而易耳。此水源出河南省汤阴县北,东流至内黄县西南人卫河。许云“东人黄泽”,即《汉书﹒地理志》所言“荡水东至内黄泽"也。荡本水名,今称浩荡,则借为潒(古同荡字);放荡,借为𢠽(古同愓字。);荡涤,借为荡;借义行而本义废矣。
《玉篇》:蕩:《汉书》:荡水出河内阴县。又音汤。或作潒。又广貌。
汉字“荡”从水,䓪声。本是水名,唐以后称汤水。引申指平坦、广阔、宽大等义。或引申指积水长草的洼地。注意“蕩”和“盪”是两个字。简化字用“蕩”代“盪”。本章为蕩字,为宽广、平坦、广远之义。
04
素 说
本篇前面对君子的躬行实践的要点进行了言传身教,让弟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能够把握住君子成德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向道开始,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做起,到“丘之祷久矣”明老师的圣人之师范表率。前一章的“与其不孙,宁固”,让弟子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俭之固”来历练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成就自身君子之仁德。本章对前面的教导言说进行了总结,让弟子体悟未经成德修行的普通人所表现的忧虑不安,以及躬行君子成德之境界所彰显的平静安然,老师说:“君子和普通人都是力行之人,君子通过内省、修身的力行功夫实践,从而拥有了自知之明,成就了仁慈礼让之心,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不求富贵、寿考的仁德精神之追求。君子的心胸宽大,生活就像在平平坦坦的大道上走路,自在安然,悠然坦荡。普通人没有经过内省功夫的修炼熏陶实践,不是名牵,便是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整天费尽心机,忧心忡忡,无法体味生活中贫贱、富贵安详之乐趣,好高骛远,妄作乱为,心胸狭小,就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之上,紧张不安,忧患常戚。”本章通过躬行君子所达成的仁德境界的坦然安详,让弟子体悟君子之觉悟和躬行实践之自觉所达成的悠然自得之乐。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小人。不同的心灵境界,必然是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生活取向,完全是人自我选择的结果。这里的小人不是指不是落井下石、老谋深算、黑白颠倒之人,而是指未经仁德熏陶,未能躬行君子实践的人,即普通平常人。君子和小人都是力行实践之人,只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行为志向,君子之志在于仁德道义,小人之志在于名利享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准则,形成了不同的精神追求。君子知其可为和不可为,故能达成乐天知命、容事容人、仁慈礼让、自省谦卑的心地坦荡胸怀。小人只知其可为而无所不为,故常怀烦忧得失之心,企求捷径,甚至嫉妒算计,结果导致烦恼忧愁不断。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知天命,所以能够以天地为胸怀,视天地为一体,人人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行絜矩之道,将人心比自心,法天象地,常怀诚敬之心,戒慎恐惧,却能够坦荡无私,胸襟宽广,内心境界必然在言语貌态和行为举止上展现出来,自然表现出超常的气质。小人不识天人之理,即使知道也不能够去躬行实践,囿于个人以躯体为限的小我之中,得志便猖狂,失意便绝望,不识性命之理,……不识天理,不遵天道,因而无所顾忌,心存侥幸,冒险行事,也就动辄得咎,担惊受怕,忧愁烦恼相伴,常常戚戚于怀了。”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