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会“管理时间”,而是没有理解时间管理的“本质”

文/大胯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涂山

相信你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每年年初、每月月初、甚至每天清晨,你都会制定大量的计划,看似安排得非常合理。但是每到年末、月底、每晚,你会发现计划根本完成不了……

或者,你一直希望将某件事情做好,却总是很难开始。比如,快要下班时,希望好好陪伴家人。可一到家,感觉自己被掏空,脑子里面都是工作的事,哪还有心思陪家人。

长此以往,你隐约觉得自己可能是在“时间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于是,你花了上千块钱报了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学了几个月,情况并没有好转,于是更加郁闷了。

内观己心

实际上,当我们在谈“时间管理”的时候,我们本质上是在谈“时间流”,而这“时间流”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变。

1.农业时代的时间流特征: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工业时代的时间流特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重复做同一件事情。

3.网络时代的时间流特征:持久在线,随时干扰,信息繁杂,阅读变浅。

在农业和工业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的。而在如今的高感性网络时代,思考力、创造力才最有价值,而决定这两者的并不是时间长短,而是精力水平,这引发的变化就是:

“精力”替代了“时间”,成为了更加重要的资源。

外察世界

医学上发现,成年人的精力水平在30岁以后是逐年下降的。

比如,人的大脑里有一个组织,叫海马体。它承担着我们的记忆和空间定位的功能。过了30岁以后,每隔一年,海马体就要萎缩0.5%,这是我们上了年纪之后记忆力衰退的主要原因。

但另一方面,30岁之后,工作和生活对我们的精力要求却是在逐年增加的。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精力水平将会逐渐跟不上工作和生活对我们的要求,这两者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缺口”。

现如今还专门有个词汇来形容这个“缺口”,叫“中年危机”。只可惜,如果我们不注意调整,这个“危机”来临的时间可能比“中年”还要早。

面对这个问题,市面上可能有很多解决方法。比如,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GTD工作法等一大堆的工具,但最终还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启迪多元思维

实际上,一个被我们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是:

时间是一个恒定的资源,我们每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除去晚上睡觉的8小时,剩余能够被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16个小时。所以,时间能被管理的弹性很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转换一个思路:

重点不是去延长这16个小时的时间,而是提高我们在这16个小时中的精力状态。

换句话说,虽然每个人每天都有平等的24个小时,但是不同人的不同精力状态会导致天壤之别的结果。

正心正举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我们缺的并不是时间管理,而是精力管理。

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汽车,那人生就像是一场拉力赛。

“时间管理”就是安排我们每天比赛的日程,而“精力管理”就是提升汽车的状态。

如果你这台车的状态本身就不好,各种爆胎、漏油、发动机马力不够,那么你是很难取得这场拉力赛的胜利的。

如果我们耐心观察会发现,近几年的创业界经常出现一些过劳死和因过劳而生病的事例。究其本质,还是精力管理的问题。哪怕是在古代,也有此类的状况发生。

比如,在《三国志》中,司马懿就曾说过:“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诸葛亮吃得少、劳烦的事太多,怎么能够活得长久呢?)

所以,司马懿采取了耗敌的长期战略,硬生生把诸葛亮给“拖死了”。本质上,诸葛亮是输在精力管理上。

拨迷见智

相比管理时间,我们更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精力。

实际上,精力管理领域里面有一个金字塔模型,从金字塔的塔尖到塔底依次是:

意义感

注意力

情绪

体能

这其中的理论非常精深,但最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下面两个特征:

越靠底层的因素越基础,但也越容易被人们忽略;

下一层的状态会直接影响上一层的状态。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往往会过分强调“意义”这类上层因素的重要性,却忘记了对于最基础的“体能”的管理。

当人们发现自己在某一层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情绪,往往就会在情绪这个层次纠结,却不考虑往下一层(体能)找原因。比如,出去跑个步、打场球,情绪自然会有好转。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就能够重新理解很多人说的 “状态不好” 、“没有时间”这些话的本质——你不是没有状态,也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精力,不会管理精力。

比如:

脑力劳动者所抱怨的“没有状态”,往往是思维疲倦。仅仅去睡觉并不能够解决问题,真正需要的是散步、冥想、读书等“换个脑子”的思维精力补充。

工作倦怠者所抱怨的“没有时间”,往往是缺乏意义感。所以,休假也不一定有用,甚至还会加重倦怠。因为缺乏意志力、精力,需要在工作中寻找意义感来补充,而休假加重了工作的无意义感,只会无功而返。

开启自在之门

实际上,哪怕是知道了精力管理的金字塔,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还是会认为:精力好是一种天分。

但答案恰恰相反:精力就像“肌肉”一样,只要不断练习与积累,那“肌肉”就一定能够长出来。

前苏联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绝对是一个博学、高产的大牛:生前出版将近70部学术著作,还写回忆录;搜集了13000只跳蚤标本;他的著作《奇特的一生》被许多人推崇为个人管理的经典著作……

但是,他并不是彻夜不眠的工作狂,他每天要睡10个小时。

精力充沛并不一定是天生特能熬的结果, 精力充沛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

实际上,转念一想,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时间”本就不能被管理,能被管理的是“精力”。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