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中的“默认选项”
文丨大胯 · 主播丨雪沐清晨
在电脑上安装软件时,我们通常会保留已经在选项框前打勾的那些选项,也常常不改变安装路径,最终发现电脑被装上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软件。
在社交媒体发布状态时,我们也很少进行分组设置,哪怕发布的内容有必要分组,很多人还是会习惯性地“对所有人可见”。
几年前,很多人都喜欢设置个性化的手机铃声。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默认铃声“也挺好的”。
内观己心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当存在默认选项时,我们总是更倾向于选择默认选项,哪怕我们并不确定这个默认选项对我们是否真的有益。
这种现象既不属于弗里德曼所说的“理性人假设”,也不属于泰勒所说的“感性人假设”。“默认选项”正处于这两者的“中间地带”。
美国罗格斯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为了减少打印纸的使用,他们将学校里的所有打印机都设置成了默认双面打印。如果有人需要使用单面打印的话,可以自行更改。自此之后的三年时间内,学校的纸张消耗量减少了5500万张,相当于4600多棵树。
在美国纽约,有经济学家曾经在出租车行业也做过一项研究,将其中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默认小费设置低一点,另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默认小费设置高一点。过段时间统计发现,小费默认值较高的那家出租车公司,司机小费的平均收入更高。
外察世界
默认选项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依赖性。
反过来思考,如果我们要拒绝某个默认选项,就必须主动去选择另一个选项。而这就需要我们耗费理性去思考每个选项的优劣势。久而久之,我们就对其产生了依赖性。
虽然人们在不少情况下喜欢挑战自己,但是在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选择上,还是喜欢按照惯性行事。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默认选项也会不断迭代,逐渐向简单、实用方向发展。目的就是让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不用思考”。
比如,各种手机上的软件都从密码登录变成了指纹登录。甚至还有这样一种说法:由于支付行为从原本的纸币升级为电子支付,通过指纹付款的方式,使人们花钱越来越不理性。因为只要轻轻按一下指纹,钱就花出去了。
换个角度来看,人们更喜欢默认选项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认为默认选项往往都是经过权威人士鉴定的,是靠谱的。比如,电视上的牙膏广告的代言人清一色都穿白大褂;养生栏目的嘉宾也大多是某医疗协会的会长……
正心正举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人们更倾向于默认选项并不是因为懒惰的缘故。更多的原因在于“认知负担太重”——现如今人们每天与信息打交道的频率远超从前,人人都被大量的信息冲击着,微信、钉钉、抖音、淘宝、爱奇艺……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被这些信息扯得粉碎。这必然会导致人们每天考虑的事情比从前多,每天需要做出的选择也随之增长。长此以往,就会进入一种“决策疲劳”的状态,进而对选择产生抵触心理。
再加上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对于我们不太懂的行当,往往有更权威、更懂行的人给我们一个更专业的方案,最后我们便会认为直接跟着默认选项就好了。
其实,这个逻辑的背后还有经济学当中“损失厌恶”原理。举个例子,在路上捡到100元的快乐很难弥补丢了100元的痛苦。换句话说,当默认选项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感觉好像已经拥有了默认选项的好处了,这时如果我们拒绝了默认选项,就是拒绝了已经到手的好处,就好像“到嘴的鸭子又飞了”一样。
启迪多元思维
然而,当默认选项能够方便我们的同时,很多心术不正的组织也会利用它来设置陷阱。比如,前几年的ofo小黄车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自行将199元的押金修改为不可退款的59元年卡;携程将订票时需要额外付费的“贵宾休息室”和“目的地购物券”放在了默认勾选的项目中,且把取消按键设置得很隐蔽……
这类现象不仅降低了用户体验,而且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领域,默认选项改变用户行为的可能性要大出很多。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术语、缩写、功能等并不熟悉,而且选择错误所带来的损失看似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选择默认选项。
然而,默认选项却是创新者路上的绊脚石。美国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曾在其著作《离经叛道》中说过:
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拒绝接受默认选项,然后去探索是不是存在更好的选择。
拨迷见智
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接受默认选项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越是那些处于弱势群体的人们,即使现状违背了个人利益,他们也会倾向于认为现状是合理的。
所以,默认选项往往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即使我看到一点点希望,但当下并没什么不好,所以决定还是不要冒险了。
这种逻辑对于创新者来讲,是首先要打破的障碍。这里我们可以问出一个问题: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并不需要默认选项呢?
其实,如果深挖一层会发现,很多人对于默认选项抱持的是“无所谓”的态度。现代人每天忙忙碌碌,如果真的要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拒绝默认选项,也是不现实的,人的精力跟不上、时间也不够用。“学海无涯”必然会导致“术业有专攻”。
只不过,我们要从原本“无意识地依赖默认选项的状态”,调整为“有意识地拒绝部分默认选项的状态”。
开启自在之门
一旦把目标集中在如何“有意识地拒绝部分默认选项的状态”,提高创新力的逻辑就此展开了。
首先,是刻意减少日常生活中决策的数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决策上。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决策,比如每天吃什么、穿什么这类的问题,可以主动设定一个或几个默认选项,尽量降低在这类事件上所耗费的精力。
乔布斯喜欢三宅一生的黑色高领衫,衣柜中同款的高领衫数量高达上百件。扎克伯格的衣橱中也都是清一色的灰色T恤……这种趋势如今逐渐流行了起来——在这些方面,他们都秉持着“差不多就行”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决策疲劳”的出现概率。
在此基础之上,对于那些重要的决策,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给出的方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想象出这件事最糟糕的场景,并将与之匹配的糟糕选择最先排查掉。其次,将剩余选项列在清单上,分别写出每一项的优缺点,将那些不能接受的缺点所对应的选项划掉,最终留下那个你最能承受损失所对应的选项。
警惕生活中的默认选项,它们既可能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也可能是助推创新的催化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