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可以更接地气
让学问更接地气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因为在和同事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需要与对方“共情”,于是常常觉得自己语言匮乏,并且缺少理论支撑,所以亟需补充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言论。青灯黄卷,苦读了近一个月,发现这些书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要么同一个概念,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甚至一味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不断造出新颖、前卫的词语来博读者的眼球。要么就是简单易懂,妇孺皆知的道理,有意地用高深的词语、复杂的句式来表述,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释卷后恍然大悟,不就那么回事么。
这让我想到了苏东坡时代的科举制度,那时的考生以写出怎样的文章为荣呢?生僻艰涩的词语、晦涩难懂的典故,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能明言其典故的来源出处。这样的文章,会让饱学之士感觉兴味相投,读来自有一番高雅不凡的乐趣。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提到,苏东坡曾在科举考试中杜撰典故,考官梅尧臣在阅卷时虽然发现了这个典故他没见过,但仍坚定地认为这是考生学问渊博,读过什么他没注意到的古书。可见,典故的运用在那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怕用不对,就怕不使用。反观当下的许多学术论文也好,专业著作也好,这样刻意地粉饰辞藻,过度地关注语言表达的技巧,是否就能使表达的内容更为科学、更加精湛了呢?
法布尔是家喻户晓的法国昆虫学家,为了观察昆虫,他曾独自一人在野外生活了40年。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歌颂生命、充满人文情怀的诗篇。这部著作博大精深,但却通俗易懂,吸引了从学者到小朋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但在当时,这部作品却被一些人贬抑,说它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算不上科学著作。法布尔为此说了一段话:“一些人指责我的风格,说我不够严肃。不对!我的风格比干巴巴的教科书好得多。对这些人来说,如果有一页纸读起来不那么令人心智衰竭,他们就害怕,以为那样就不能阐述真理。要是我也使用他们的词汇,只会深感头脑含混不清。”
是啊,学术的归宿不应该仅仅在字里行间,而应该在丰富的自然与现实生活中。理论不是深不可测的大海,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珠峰之顶,而是遍布在万事万物内部的法则和原理。质朴的表达不等于思想的空泛,通俗的言语不代表思维的浅显,学问的本质应该是接地气的,朴素的,简单明了的。
更有甚者,有的书,读了两天读完了,发现概括起来,其主旨思想也就一句话。一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竟然洋洋洒洒整出了十几万字。写书的人究竟是为名还是图利呢?如果只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那简单明了地说,不更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