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收藏版)

1
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余。“正气”无所谓有余,更不存在什么“传”和“侮”的问题。

所谓气有余,是指的邪气,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偏胜情况。即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素问。通平虚实论》既属邪气偏胜,它必然影响其它器官。人体脏腑之间,中医学强调“亢害”“承制”。因此在肝气有余时,肺脾两脏必然与肝脏互为影响,这就是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以及肝木本身,必然受脾肺两脏影响的原因。肝气有余时如此,其余四脏有余时,也是如此,可以类推。

1、传脾:

即在肝气有余时,其邪气首先传变至脾,而使脾气失常。如肝旺时,常常继发脾运化失调的表现,如腕胀呕恶等。

2、侮肺:

即在肝气有余时,其邪气影响到肺,使肺气失常,如肝旺时,有时出现肺气治节肃降失调表现,如胸闷气短,咳喘,汗出,便频等。

因此对肝气有余的患者,不仅要考虑治疗肝的本身,还必须考虑助脾和益肺,以加强脾和肺的正常功能,使肝不能传侮,治疗于未病之先,以及加强肺脾对肝的制约。从而有利于肝木本身的治疗。如逍遥散之用茯苓,白术,生姜;用于健脾,以及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补脾气、肺气,补气行血,即其范例。

(二)肝气不足,则肺乘脾侮

所言不足,并不是邪气不足,邪无所谓不足,邪愈是不足愈好,此所谓不足,是指正气不足,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精气不足的情况。

《素问-通平虚实论》所言:“精气夺则虚”既属正虚。必然容易受到其它四脏的影响。由于人体脏腑之间,亢害承制的关系,因此在肝气不足时,肺脾两脏,也必然与肝木之间互为影响。肝气不足时如此,其余四脏不足时,也是如此。可以类推。

1、肺乘:

即肝气不足时,肺肝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肺之邪气偏胜的情况。如肝虚时,常同时出现咳喘,盗汗,鼻衄,大便秘结等肺燥现象。

2、脾侮:

是脾受到欺侮,即肝气不足时,肝脾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的脾之邪气偏胜的情况,如肝虚时,也常常同时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

由上可知,对肝气不足患者,分析和治疗,不仅要考虑肝的本身,也要考虑到肺和脾,以恢复脾肺的正常职能,使肺脾气安,治疗于未病之先,减少对肝的不利影响,而有利于肝病的治疗。如方剂:一贯煎,用沙参,麦冬;方剂温胆汤,用枳实,竹茹等,即其范例。

2
心小肠病

心所胜者为肺,所不胜者为肾,故心气有余,则传肺侮肾。心脏有病,必须同时考虑肺肾二脏。

(一)心气有余时,传肺侮肾

1、传肺:

心气有余,邪气首先传变至肺,使肺气失常。如心悸、心慌,脉结代者,常合并咳喘。

2、侮肾:

是心气有余时,其邪气影响肾,使肾气失常。如心悸、心慌、脉结代者,常合并症见小便不利、浮肿。因而对心气有余患者治疗分析时,要同时考虑肺肾二脏。如酸枣仁汤之用知母、茯苓,属此范例。

(二)心气不足,则肾乘肺侮

1、肾乘:心气不足时:心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见肾气失常的情况。如心虚心悸怔忡患者,可合并小便少。

2、肺侮:是心气不足时,心肺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肺气失常的情况。如心虚心悸怔忡者,可合并咳喘,甚至咯血。因而治疗心气不足者,应同时考虑肺肾二脏。如补心丹之用茯苓,归脾汤之用黄芪、人参,均其范例。

3
脾胃病

脾所胜者为肾,所不胜者为肝,因此,凡属脾胃病,除要治脾胃之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肾和肝的问题。

(一)脾气有余,则传肾侮肝

1、传肾:

是在脾气有余时,邪气首先传变至肾,而使肾气失常。如脾胃湿热呕吐,常常继发尿少。过食辛辣,常常引起梦遗滑精;

2、侮肝:

脾气有余时,邪气亦可影响到肝,如暴食暴饮伤胃,常常继发胁肋胀满。严重吐泻时,可引起痉挛拘急,胃不和则寐不安。因而对脾气有余患者,在治疗上不仅治疗脾胃,同时还要考虑治肝和肾,以加强肝肾正常功能,及对脾胃的制约,而有利于脾胃的治疗。如胃苓汤中,平胃散与五苓散同用,越鞠丸、保和丸之用川芎、香附、均属范例。

(二)脾气不足,则肝乘肾侮

1、肝乘:

即脾气不足时,肝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肝气偏胜是情况。如脾气虚时,常常合并胸胁满痛或失眠;

2、肾侮:

即脾气不足时,肾脾之间关系被破坏,出现肾气偏胜的情况。如脾虚时,常出现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因此对脾气不足患者,在分析和治疗上,不仅要治脾胃,同时要考虑治疗肝肾二脏。如疏肝、利湿等,以加强肝肾正常功能,治疗于未病之先,以减少对脾病的不利影响,使脾病早愈。如香砂六君子汤之用香砂、茯苓等均属其例。

4
肺大肠病

肺所胜者为肝,所不胜者为心,故肺气有余则传肝侮心。肺有病必须同时考虑心肝。

(一)肺气有余,传肝侮心

1、传肝:

在肺气有余时,其邪气首先传肝,使肝气失常。如肺热咳喘患者,一般均合并失眠或胸胁满痛,严重者,可以出现抽搐。

2、侮心:

是肺气有余时,其邪气传变至心,使心气失常。如肺热咳喘者,一般均有心跳,或合并咳血,严重者,可出现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因而在肺病治疗上,必须同时考虑心肝二脏。如清燥救肺汤之用阿胶,竹叶石膏汤之用竹叶、麦冬,均属范例。

(二)肺气不足,则心乘肝侮

1、心乘:

是肺气不足时,心肺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心气失常的情况。如肺虚自汗患者,常同时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2、肝侮:

是肺气不足时,肺肝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肝气失常的情况。如肺虚咯血患者,常同时失眠、易惊,不能自制等症状。因而在肺脏病分析治疗上,还要同时考虑心肝二脏的治疗。如补中益气汤之用柴胡、当归,补肺阿胶汤之用阿胶,均属范例。

5
肾膀胱病

肾所胜者为心,叫水克火,但火生土,所不胜者为脾,叫土克水,是为五行生克关系,肾有病必须同时考虑心脾。

(一)肾气有余,则传心侮脾

1、传心:

即在肾气有余时,其邪气传变至心,从而使心气失常,例如肾病小便不利,浮肿,常常因水气凌心,而出现心悸,心慌,甚至继发神识昏迷;

2、侮脾:

在肾气有余时,其邪气亦可影响到脾,例如小便不利时,出现消渴,呕恶。

对肾气有余患者,在病机分析时,不仅要考虑肾,而且也必须首先考虑心脾,在治疗上不仅只治肾,而且也要治脾,以加强心脾的正常作用,从而更有利于肾本身的治疗。如方剂八正散之用栀子,木通,方剂五苓散之用白术即其范例。

(二)肾气不足,则脾乘心侮

1、脾乘:

即肾气不足时,脾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脾气偏胜情况,例如肾虚消渴,而出现之消谷善饥;

2、心侮:

即肾气不足时,心肾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心气偏胜的情况。如肾虚遗精常常合并心悸怔忡。对肾气不足患者,在分析和治疗上,不仅要考虑治肾,而且也必须同时考心脾二脏。如方剂,六味地黄汤之用山药,麦味地黄汤之用麦冬,五味子,桂附地黄汤之用桂附等,均其范例。

气有余者其所传,所侮之脏腑病变,均多属虚证;而气不足者,其来乘,来侮之脏腑病变则多属实证,或虚中挟实。临症表现可以完全相同,但在治疗上,选方用药加减上,可以完全不同,这里是指被乘,被侮或来乘来侮之脏腑,是指已有临床表现者而言。

如尚未出现症状,而纯系预防传侮,或作为配合本脏治疗时,则被传,被侮之脏腑,一般则以增强其正常作用为主。来乘,来侮之脏腑,一般则以清平或安养,使不致偏胜成邪为主。

应该说的是,即在清平之时,应注意到清而不伤,平而不害,最好是在养的基楚上进行,绝对不能因补此而伤彼。

至于乘侮关系,亦不必机械的对待,总精神是说明人体五脏相关,不能孤立看待某脏器,要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综合考虑,杜渐防微,这样才能较妥善地处理疾病。脏病邪实的:按五行生克相传;脏病正虚的:一般不会传给它脏。

(0)

相关推荐

  • 【心气怕弱,肝气怕郁,脾气怕下,肺气怕少...

    【心气怕弱,肝气怕郁,脾气怕下,肺气怕少...

  • 一味药泡水喝,补足心、肝、脾、肺、肾

    今天讲的这味中药非常独特,酸.甘.辛.苦.咸,五种味道它都有,这味中药就是五味子. 五味子有哪些功效呢? 五味子,五脏都能补.药王孙思邈曾说过:"五味子能补五脏之气."<本草 ...

  • 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收藏版)

    冯家人 昨天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 ...

  • 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余.&quo ...

  • 倪海厦:学中医必修课: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余." ...

  • 古中医精华:五行干支藏象学

    在中医五行藏象学东方甲乙寅卯木是肝和胆 把宇宙模式表达为一个圆形的示范,把人体比作小宇宙为长圆形模式,把肝胆脏腑定为东方甲乙木寅卯月方位,说明肝脏为阳中之阴,是足厥阴肝经,胆为腑是足少阳经,肝居胁下, ...

  • 中医五行汇总(收藏版)[好网角文章收藏]

    中医五行汇总(收藏版) 爱你永不悔 关注 收藏于 : 2020-11-17 16:18   被转藏 : 2 转藏到我的文章库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 上乘中医:五行干支藏象学(古中医精华)

    在中医五行藏象学东方甲乙寅卯木是肝和胆 把宇宙模式表达为一个圆形的示范,把人体比作小宇宙为长圆形模式,把肝胆脏腑定为东方甲乙木寅卯月方位,说明肝脏为阳中之阴,是足厥阴肝经,胆为腑是足少阳经,肝居胁下, ...

  • 古中医按五行划分的25种人 你是那一种?

    采编:张元 ...............55.........................................55.................................. ...

  • 很重要的 “ 古中医治病经验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7.中药讲药性,不讲成分. 8.知道病名不是目的,治好病才是目的. 9.人的身体内,也是有层层空间.怕风发烧是表证,不怕风发烧是里证,表证不能攻里. 10.所有被治好的病,都是因为病人自身的自愈力在起 ...

  • 古中医眼科:论眼七十二证!(手抄流传秘本)

    一问人之双目凭空昏昧者,何也?答曰:酒色忧患,宜服: 荆芥 防风 苍术 细辛 木通 栀子 木贼 玄参 牛蒡 白芨 川芎 白菊花 大黄 蔓荆子 草决明 二问目有赤而痛者,何也?答曰:五脏热毒传于肝经,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