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吉甫[春秋时期尹国的国君]
人物生平
尹吉甫,姞姓、兮氏,字伯吉父,尹是官名,他曾辅佐三代周王朝的天子,尹吉甫是尹氏、吉氏的太始祖,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
西周末期,猃狁(古民族)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继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为大臣。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被封为太师。
周宣王五年(前823),尹吉甫率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献,并在朔方筑城垒。
尹吉甫晚年任周幽王佐命之臣,最终因岁数过高,无疾而终。
国际尹吉甫后裔联谊总会所提供的尹吉甫画像
其他作品
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还有《大雅·嵩高》《大雅·江汉》《大雅·韩奕》等诗篇。他的诗歌主要是歌颂和赞美周宣王的功绩,但对宣王疏远贤臣等过失也作了善意批评。如《大雅·烝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则能补之”。又如《大雅·嵩高》文中对宣王含有讽意。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宣王的“功'与“过”,对其作了正确地评价。吉甫的诗对于历代进步诗人影响较大。
家族成员
关系
姓名
备注
嫡长子
球
字伯封(又作伯邽或伯邦),则以父亲的官职“尹”为氏。
庶长子
瑄
字伯奇,秉性淳朴,为人至孝,却因后母屡进谗言而被逐于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伯奇居冯翊后孝行弥笃,以父亲吉甫名讳中的“吉”为氏,其后裔乃形成冯翊吉氏,而冯翊是汉唐时吉氏之郡望。
轶事典故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则提到了尹吉甫听信后妻不实之词,放逐自己儿子伯奇的故事:“欲知孝子伤心,晨霜践履;”《初学记》说:“琴操,履霜操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尹吉甫之子也。甫听其后妻之言,疑其孝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尹吉甫听信后妻,将儿子伯奇赶出家门。伯奇认为自己没有犯错而被赶出,就在被赶出的这天早上就这路上的寒霜,写成了琴曲《履霜操》。
史籍记载
《诗经六月》
《东周列国志》
《履霜操》
《平遥县志》
后世纪念
墓葬
关于尹吉甫的墓,中国一共有四处,一是西安市大仁村护国将军尹吉甫墓,二是湖北十堰市房县的松林垭,三是河北南皮的将军坟,四是在山西平遥的尹吉甫墓。
西安市有个长安区,原来叫长安县,长安区下辖有个郭杜街道办,原先叫郭杜镇,地处长安区正西,西万路十字古毕塬上。是明清时期长安八大镇之一,这里自古是长安南去交通要道,为传统古集镇,郭杜街道办下辖一个大仁村,位于郭杜街办西南,相传此地原为为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墓冢所在地,因而得名:冢仁村。西周宣王大将尹吉甫因战功显赫,死后葬周文王、周武王墓旁。所以本村又被称为:尹村。长安方音尹,读为仁,谐音为仁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东、西仁村。《西安通览》认为仁村几个大家,距镐京近,符合历史文献关于周凌距京城近的记载。大仁村村名,相传古代因有尹吉甫墓而称为尹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东、西仁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清末为冢仁村南、北二村民国时因南冢仁村改称小仁村,北冢仁村即改称大仁村。
在周宣王病危的时候,托付尹吉甫等几位大臣,好好辅佐宫湦即周幽王,继续振兴大业。但周幽王是个沉于酒色娱乐,不理朝政。尹吉甫作为忠臣,多次进谏,严词规劝,幽王充耳不闻,据不纳谏,并任用奸侫,倒行逆施,尹吉甫愤然辞职,告老还乡,幽王七年(西历前775年),78岁的的尹吉甫,遭受连续打击,抑郁而逝。周幽王知道后,赐他金棺厚葬,尹氏家族为了防止盗墓,修建了真真假假的12座募分别葬在房县的青峰山和万峰山等12个地方。传说为尹吉甫墓地笼罩了神秘的光环,在十二座天官坟中,已确认为尹吉甫真实墓地所在地的是一座人造山,这座山就在青峰镇政府对面,古代叫尹家山,当地人世代相传此处就是那十二座墓中尹吉甫的真实墓地,解放前还有很多关于尹吉甫的石碑,这个地方现名叫松林垭,按照龙脉之说法,尹吉甫的住所石门沟是家居龙头,尹吉甫的墓葬在龙尾,首尾照应,解放前,这里世代都有守墓人为其守墓。
位于南皮县城西北5公里黄家洼村西南处,俗称将军坟。封土高1.9米,东西长5米,南北宽2.5米。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官员到坟前祭奠,并刻石立碑(现碑已毁)。今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有关专家多次考证,该处有关于尹吉甫墓来历的传说不实,南皮并无尹吉甫是何乡人氏的记载,南皮除尹吉甫墓以外并无其他遗迹,研究表明,该墓是南皮尹氏家族协商决定筑坟,只是为纪念尹吉甫而修建的纪念性墓。
尹吉甫增城筑台、抵御猃狁之事在平遥一带世代流传。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将尹吉甫奉为“平遥建城之祖”。据说,尹吉甫出征时驻扎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尹村,而回师时驻扎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尹回村。二村之间相距约十公里。后世的平遥人为了纪念尹吉甫的造城之功,修建了尹吉甫庙、尹吉甫衣冠冢,用于后人凭吊。并且将东门城墙上的大平台称为“尹吉甫点将台”。有一处古书院,被命名为“卿士书院”,卿士,即尹吉甫也。种种尹吉甫的遗迹表达了平遥人对其肇建古城由衷怀念和敬意。
尹吉甫墓
遗物
尹吉甫的青铜器,历代出土甚多,最著名的除兮甲盘外,见于著录的还有清代出土的兮吉父簋,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县出土的兮伯吉父盨盖,1940年陕西扶风县任家村铜器窖藏出土的吉父鼎、善夫吉父鼎,善夫吉父鬲(10件)、善夫吉父簠、善夫吉父盂、善夫吉父(2件),1972年陕西扶风县北桥村铜器窖藏出土的伯吉父鼎、伯吉父簋和伯吉父匜等。兮甲盘自宋元以来,有宋张抡的《绍兴内府古器评》、元鲜于枢的《困学斋杂录》、清代吴大澂的《愙斋集古录》、近代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殷周金文集成》、严一萍的《金文总集》、吴镇烽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等35种图书著录,方浚益、王国维、郭沫若、杨树达、李学勤、连劭名等十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考释,足见其重要程度。
民间推崇
古房陵有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的故土有着大量的尹吉甫的文化遗存。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相传曾降龙伏虎射雕,西周以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为“忠义”至尊的化身,后来一直成为王宫大臣们做人为官的典范,唐代时期尹吉甫被朝廷追封为“忠勤廉谨天尊”,在历史上房陵历朝历代官员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尹吉甫在故地建墓、修祠、造庙,不仅是为了纪念尹吉甫房陵出生,食邑房陵,采诗房陵,葬于青峰的历史事实,更是为了启迪后人做“忠孝”的榜样。
通过民间流传的尹吉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对于尹吉甫的崇拜,也可以看到历代统治者对尹吉甫的推崇,尹吉甫已经成为了“忠义”的代表性人物。
人物评价
《贪恶鸟论》云:“昔尹吉甫信用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离》之诗”。
《黍离》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对父亲尹吉甫的哀怨溢于言表。
由吉氏家族提供的老年尹吉甫的画像
人物争议
出生地
关于尹吉甫的出生地,中国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西周房州青峰(今湖北房县青峰)人,一说古蜀国江阳(今四川泸州石洞)人,另一说是西周封钜(今河北沧州南皮)人,目前已确认吉甫为房陵人氏,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
尹吉甫宗庙内所供奉的古代尹吉甫石雕像
中国湖北人说尹吉甫是西周房州青峰(今湖北十堰青峰)人的依据是------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的《方舆胜览》中就说尹吉甫为房陵人。尹吉甫死后,葬于十堰青峰山,今碑文尚存。明嘉靖间,知县夏维宁为其专修一坊,曰:“忠孝故里”。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修十堰房州县城,曾石刻“忠孝名邦”四字镶嵌东门城楼。唐朝时期和明朝时期以及清朝时期湖北省地方志《郧阳府志》中都记载说尹吉甫是湖北青峰人,留有历史遗迹在。而清代贡生张开隐也有咏房州青峰佳景云:“记得房陵古号州,青峰更见景多幽。山为文峰峦环绕,寺有清泉水长流。同治年间仙佛在,尹公墓侧断碑留。”舒新城主编《辞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载:“尹吉甫:周房陵人,宣王修文武大业,进迫京邑,奉命北伐,逐之太原而归。”现仍有《诗经》诗句在湖北一带盛传。
中国诗经过学会会长、河北师大教授夏传才先生说:“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重臣,于武功文治都建有重大的功业,是对华夏民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又是确凿可信可考的西周大诗人,他的多篇政冶抒情诗保存,或美或刺,在思想和艺术上已相当成熟,比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要早四百年。论先后,中国诗史应把他列在前面。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湖北省房县为籍里,可考可信。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诗经学是世界性的学术,尹吉甫是房陵人而不是古蜀国江阳人,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的吉甫墓都是纪念性的墓,四川泸州之说系误传。湖北省房县发掘出当地民歌与《诗经》乐歌的结合,以及与尹吉甫相关的民间传说,很有价值。”
中国河北人说尹吉甫是西周封钜(今河北沧州南皮)人的依据是------尹吉甫在沧州南皮今碑文尚存。尹吉甫墓位于河北沧州南皮县城东3公里处,现墓封土很小,墓碑现存于县文保所。文武兼备,是周朝有名的“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贤臣,死后葬于此地,专家多次考证,以及有关史料研究表明,该墓是南皮尹氏家族协商决定筑坟,集资复立墓碑只是为纪念尹吉甫而修建的纪念性墓。1982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四川人说尹吉甫是古蜀国江阳(今四川泸州石洞)人的依据是-----陈鑫明在《周太师尹吉甫故里·石洞》一书中称,早在西汉,杨雄就在《琴清音》中记载了尹吉甫之子伯奇投江自尽后,吉甫抚琴追思的故事。东汉文学家蔡邕,则对吉甫弹奏的琴曲《履霜操》作了题解。 到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3“江水”中,记述江阳县(泸州古称江阳)时,抄录了西汉文学家杨雄记述尹吉甫之子伯奇的悲惨遭遇,这是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尹吉甫为古蜀国江阳人的最早记载。抚琴台遗址“琴台霜操”,乃古泸州八景之一。
此外,陈鑫明还考证出,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街道高山村就是尹吉甫的出生地,纳溪区丰乐镇有尹太师夫人马氏墓地,尹氏宗祠和尹氏族谱及各种明清时期的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这些都可以证明,尹吉甫是泸州人,但是泸州除尹吉甫遗留传说以外,并无其他历史遗迹,因此,尹吉甫也不是泸州人。
湖北省房县史志办负责人邹主任表示,尹吉甫是房县人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争议”。邹主任说,早在10年前,全国诗经研究专家就确定,尹吉甫的出生地和安葬地均在房县。“我们这里有尹氏宗祠、族谱和墓葬等文物遗址,并经过国内众多的诗经研究专家确认。尹吉甫出生在房县,安葬在房县,已成为史学界公认的事实。”
湖北、河北、四川、三省都留有尹吉甫的历史记载和遗迹,尹吉甫在各自的地方都小有名气,三个地方都认为尹吉甫是是各自地方的人,没有任何正史明确记载在历史上有尹吉甫这个人,所有的依据均为尹吉甫死后2000多年的地方志,都有人为编造和虚构的嫌疑。
学术研究
研究过尹吉甫的主要学者:晚清的李南金、胡壁,1980年代台湾著名的文化学者李辰冬,21世纪中国大陆的著名青年学者、作家、文化专家金久皓,中国诗经学会会长、文化学者夏传才,河北研究人员杜志勇等。
台湾著名的文化学者李辰冬先生毕生研究尹吉甫并认为诗经是尹吉甫一人所做轰动世界,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因为《诗经》中许多作品产生于尹吉甫死亡之后平王到春秋中期。人死了,怎么还能作那些诗歌呢?这是尹吉甫的学说受台湾学术界反对的根本原因。不过,这件事情证明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专门研究尹吉甫,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李辰冬最后的结论虽然错误,但他开始了台湾学术界的尹吉甫研究。
大陆的著名青年学者、作家、文化专家金久皓先生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尹吉甫的文章,最早发出“尹吉甫到底是哪里人?”的疑问,而引起全国人民对尹吉甫的关注,引起全国新闻单位对尹吉甫的关注,使得尹吉甫在世界的地位得到提升,金久皓教授研究尹吉甫的多篇作品成为“标杆性”文章而被世界媒介和所有研究关注尹吉甫的人大量引用,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和香港台湾的许多媒介引用的其实都是金久皓先生的见解和话语表述。网络上有许多文字假借金久皓教授的名誉进行传播。据说由于受到著名青年学者、作家、文化专家金久皓教授作品的影响,湖北作家郭光林父女创作出版了第一部反映尹吉甫的长篇剧本《尹吉甫》,金久皓教授为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驱吉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国现今研究尹吉甫的带头人。
中国诗经学会会长、河北籍文化学者夏传才先生以发表论证:“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县为籍里,你们调查的材材可考可信。二《南》是西周推行文王之化的乐歌,当然会广泛地推行于尹吉甫的采邑,并深入民间。你们发掘出当地民歌与《诗经》乐歌的结合,以及与尹吉甫相关的民间传说,很有价值。”的言论而声名大震。
河北研究人员杜志勇一直怀疑没有尹吉甫这个人,因为诗经上没有记载。此外湖北的研究民间传说的人员傅广典袁正洪等一直为尹吉甫造势找名人资源。
免责声明
意见反馈
©2021 baike.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