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镜头中的雾云山梯田
镜头中的雾云山梯田
廖生斌||湖北
武汉市蔡甸区摄影协会每年都要组织部分会员外出采风,拍些作品,出本集子或制作视频。
辛丑年谷雨节后,协会通知我和另外六名会员一道驱车去蕲春拍摄雾云山梯田,我欣然前往。
我从未去过蕲春,对当地的历史和现状知之甚少。但是,李时珍这个自幼就耳熟能详的名字让人想起了蕲春县。一代名医虽已随岁月而逝,但他的名字在家乡流传千古。到李时珍家乡拍摄梯田,全新的课题吸引我踏上采风的征途。
人间四月天,春游正当时。尤其是摄影爱好者更加喜爱暮春时节农村的旖旎风光,走进大自然,抓拍作品,记录瞬间。小车从蔡甸出发,由西向东行驶三个小时到达与安徽省太湖县毗邻、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的蕲春县檀林镇雾云山时,当地丘陵山岗叠峦起伏、峡谷幽深、绿树成荫、翠竹成林。大家弃车步行300多米长的山坡路,左边一块约两平方米卧石上雕刻的“雾云山 中国农耕文化摄影村”的12个大字,提示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右边舞台上两位农家妇女随着欢快音乐跳起优美的舞蹈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舞台中央雾云山第六届农耕文化旅游节的宣传画,向游客昭示景区开放已有6个年头了。
眼前的雾云山,山体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800米,大约1平方公里的梯田座落在雾云山南向的山洼坡地上,呈“∪”字形状。瞰望这片梯田,自然地弯曲,田块大小不一。大田块不足五分地,小田块不到一分地。有三、四十层之多,垂直高度百米以上,雾云山弯曲的梯田绘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沿着田间步行小道走向景区内,我们这一行摄影爱好者更比一般游客兴奋而繁忙。因为大家在沐浴着阳光的温暖,呼吸着山间新鲜的空气,听着鸟儿呢喃的同时,还要拿出随身携带着的“长枪短炮”,近距离地选择视角调理焦距,在开启快门前瞬间构思,拍出精彩画面来。
雾云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4-16度,空气富氧离子高,无霜达240天,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当地的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运用山泉水和地下水筑成了一块块大小不等、又不规则的弯曲型的梯田。冬去春来,日月更替。这里梯田何年何月形成,经历了多少岁月,没有记载,无人知晓无人谈起。直到6年前,这里开发成农耕文化摄影村时,它才走进游客的视野,进入摄影家的镜头。
人站在山上水库边的摄影台,随着镜头向下看,雾云山梯田景区美不胜收。块块梯田用土垒起来,狭小的田埂上生长着猪毛蒿、地菜花以及不知名的野生植物。大多数平整好了的田里蓄着两寸厚碧绿的泉水,随着太阳在田野上游动,耀眼炫目。景区中央两条由上而下垂直灌溉的沟渠长满野芹菜,虽看不见明水,都给人留下一年四季没有断过水的印象。少量未整好的田块中有一位老农手扶耖子吆喝着一头水牛在平田,等待来日在田里插上中一季晚水稻。景区内一条游客上下环形的步行道上有十多位游客一边观赏、一边拍照。我移动镜头由景区右边往左边俯视,右边起伏的丘陵岗峦上苍劲的树,怪异的竹,一幅山林秀美的画面布满镜头。左边停车场、展演舞台,以及十多栋白墙黛瓦的农家乐与满坡绿树相映成趣,搭配和谐。
二、三个小时拍摄下来,大伙相聚时都不觉得累,反而认为不在雾云山拍日出有点遗憾,合计取消行前预案,不去90公里远的蕲春县城住宿,下山住农家乐,明天清晨上山拍日出。
我们下山住进停车场旁边的十友农家乐酒店。年近五十,勤劳憨厚的田十友、付国芳夫妇为我们烧制了散养土鸡汤、干笋烧肉、油炸小枯鱼、泉水豆腐、干炕豆渣、虾子粉坨、腌制酸辣萝卜、手撕包菜等一桌丰盛的农家菜。夫妻俩一边上菜,一边劝大家吃好喝好,攒好劲,明早好拍日出。大家食菜品酒时,我触景生情仿佛又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口口都吃出了家乡的味道。
次日清晨四时许,大家先后起床带上相机徒步上山拍日出。当我再次来到雾云山水库边的拍摄台时,先来的七位先生、一位女士早已抢占有利地形架好三角架安放相机,静候日出。等我另选地形,择好角度时打开手机正好五点三十分,离同行的资深摄影师分析,雾云山日出时间还相差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此时此刻,雾云山直观和拍摄的“旭日东升”游客逐渐增多。人多无人喧闹,目标一致静候日出。
5时47分,东方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峦上飘渺虚幻的雾海逐渐消散,天空一轮红日逐渐逐渐升腾,霞光万丈,金色耀眼。看日出的游客欢呼起来,雾云山的日出真美!我们这些拍日出的摄影爱好者个个屏除杂念,连续按下快门,抓拍壮美的雾云山日出。
人间四月天,风和日丽,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容易引发摄影爱好者创作灵感的。这次外出采风不虚此行。雾云山,中国农耕文化摄影村,果然是名不虚传。她成为蕲春继李时珍纪念馆、蕲春艾草之后又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以雾云山弯曲梯田为代表的厚重的农耕历史文化,无声无形地影响着我们,她原生态的立体画面,存在和永续利用创造的经济社会效应,将会永远定格在游客的脑海里,定格在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
写于辛丑年暮春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廖生斌,男,58岁,湖北省武汉市人,1980年11月入伍,团政委,1999转业。现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海事法院。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