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渚碧礁和美济礁还剩下一部分没填?

作为15年+港口规划设计经验,经常从事填海项目的工程师,简单从技术方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由于此类方案是绝对保密的,本人单从技术角度分析。

1、部分岛礁、暗礁,都是类似环形,天然形态,周围浅、甚至低潮露出海面,中间深。而外围更深,可能很快就会过渡到50m以上的深水区。

这是基础条件。

2、环形的陆域,围绕出的水域,是天然的避风港湾。而很多大型港口、重要港口,都是寻找天然的避风港湾建设。与公路、铁路、航空相比,港口海运,是运力最大,运能最高的。除了运输,还有很多需要平静海域的功能,自己考虑一下。

3、填海的造价,随着水深的增加,大幅快速提高,所以对于港口工程、填海工程,一般不会考虑在-20m以上的区域填海造陆。

4、填料不必从大陆运输,以当今的港口建设能力,就地取材,吹填、地基加固,是很简单的。但上部的建筑,还是需要块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从大陆运输过来。

5、填海需要考虑功能需求,有些需要长直线段,有些需要面积,有些需要水域等,最终,技术经济综合考虑。

6、填海对环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或多或少,但一定会有。处于环保考虑,现在填海管控非常严格。但影响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施工阶段产生的影响,一般是可逆的,结束后可以很大程度恢复的;一个是结构物对海洋环境、动力条件,产生永久的影响,比如破坏流场等等。只填轮廓,可以说是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

(随便贴几张海的照片,和本题无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