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官科”和“民科”从对立走向对话才好
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就在国内媒体报道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的时候,一个题目为《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的帖子以更快的速度被传播,不少人为帖子主角“诺贝尔郭”叫屈,甚至为如此“打压民间科学研究者”感到愤怒,随之又出现了“官科”和“民科”之争。
“官科”批评“民科”没有受到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从而推导出“民科”没有正规的“科学研究范式”,没有正规的“科学研究范式”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科学的结论。
这一批评并非没有道理,科学研究要想出成果,研究人员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正规的教育培养科学家确实事半功倍。但不排除有人能够自学成才,此外,“民科”在科学素养上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似乎并不缺少科学发现所需要的想象力。
问题在于如果“官科”根本就不给“民科”对话交流的机会,即便交流也要强调身份、学历、基础,很少涉及到科学论证,那就大有问题了。这种态度在转基因食品社会大辩论和“官科”与“民科”之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科学权威们表现得越激烈,越无法让“民科”和公众理解他们的研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和科学界长期以来“重应用、轻理论;重论文、轻转化”不无关系,有些科学家自己也未必能向公众系统地、通俗地解释自己的研究。正是这种“掐头去尾留中间”的科学研究氛围,造成了“官科”离公众越来越远。
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想象和身份、地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公众对“诺贝尔郭”的同情心泛滥,与其说是“官科”和“民科”的对立,不如说是科学工作者没有尽到对公众科普的责任。
(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