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锡- 中山路上十三桥
旧城直河上的十三座桥
说现在的无锡中山路的下面原是一条河,这个说法不十分正确。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1949年建国前,无锡城正中贯通着一条南北走向的河,它竟是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的一段。这段河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无锡北水关,从北水关人城后,穿城而过直到南水关出城,河道全长约三千米。这条河,历史上称为直河,又称为弦河。因为无锡东面城墙是弓形的,直河就像弓上的弦。
城中的直河,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一段,它的两岸都是民宅,其东岸就是最早的中山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直河被填,为中山二路。当时在填河工地下,开挖至二米深
时曾发掘出一段保存完好的砖地,砖地上的填土层中发现了几枚古钱,分别是“宣和通宝”、“政和通宝”、“熙宁通宝”、“淳熙通宝”和“咸宁通宝”。这些年号都属北宋,这表明了直河历史的悠久。1724年,雍正将无锡一分为二,县治也以直河为界,河东为新设金匮县地盘,河西仍然称无锡县。
直河将无锡城一分为二,东西交通就需要有桥梁贯通。城中直河可以看作今天的中山路一线,上面旧有十三座桥,由北至南分别是北水关桥、迎祥桥、仓桥、新市桥、大市桥、三凤桥、中市桥、欢喜桥、和平桥、南市桥、便民桥、渡僧桥、南水关桥。
明代弘治无锡县城地图显示,直河上共有北水关桥、仓桥、大市桥、习市桥、南市桥、南水关桥等六座,这六座桥都是石拱桥。
南、北水关桥,
第一座桥北水关桥和第十三座桥南水关桥的桥型都较小,是古石拱桥。与其它各桥不同的是桥下分别有两扇水栅门,直插河底,一遇敌情,水栅门紧闭,直封到河底,关内岸边则有兵驻守。这二座古桥是保存到1958年直河被填没时才拆除。
迎祥桥与“银洋桥”
直河上由北向南第二座桥则建于民国初年的“迎祥桥”。“迎祥桥”在当地的老百姓又叫作“银洋桥”,为什么呢?传说当时无锡城内旗杆下的杨家,声势显赫,清末已有在朝为官者,到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期间,杨家有人担任过财政部要职。某天晚上,盛巷桥上“脚班”(即搬运工人)被全部召到杨家,几只大驳船停靠在直河上杨家门前的码头边,这些工人两人一档从船上扛抬小木箱从备弄进入宅内,这些木箱虽小却相当沉重,抬了大半夜将近运完的时候,其中一档人因绳索磨断,一只木箱坠地,白花花的大洋抛落一地,这时工人们才知道他们运了一晚的都是“袁大头”。事后,杨家重酬了那些“脚班”,不久又在旗杆下斜对书院弄的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坚固的钢筋水泥桥,桥边有水泥护栏,命名为“迎祥桥”。可附近居民知道有夜运“银洋”的事,背地里只叫“银洋桥”。
仓桥和直通火车站的新市桥
第三座桥是仓桥。它很坚固,桥有两行车道,据考证在明朝仓桥以北乙丰仓内贮军粮,故名仓桥。这座古桥也是保存到1958年直河被填没时才拆除。
第三座仓桥与第五座大市桥间有一座“新市桥”,民国元年始建的时候是座木桥,到30年代拓建复兴路时改建为水泥桥。这段河面是直河河面的最窄处,不足五米,所以桥没有什么坡度,当时的无锡国民党县党部为了便于行车便在复兴路“竢实外操场”对面,建造了这座桥,以联通崇安寺和公园路,过桥经圆通路出光复门可直达无锡火车站。
大市桥和大名鼎鼎的小桥:三凤桥
第五座大市桥也是一座古桥,在辛亥革命时,因桥堍的“古观音堂”被拆掉改建成水泥桥。它还是曾个标志性建筑,当年无锡是以城中大市桥为界,大市桥以南,上塘在西岸,下塘在东岸;大市桥以北,则上塘在东岸,下塘在西岸。还真让人摸不大清头脑。
大市桥南的第六座桥是一座便于行人从二下塘到三皇街的一座极普通的木桥,但它的名气之大却属第一。只要品尝过无锡名特产酱排骨的人,就能知道“三凤桥”。建于民国初年的三凤桥在靠近二下塘的一面,桥堍与附近凤光桥瑰的落差近三米。1927年三凤桥慎余肉庄创建时,靠三凤桥一边要低于凤光桥近一层楼高模样,营业场所如何安排颇费脑筋。聪明的慎余老板王云清将三凤桥一边的房屋辟为猪栏,存放活猪,也可在此宰杀煮成熟肉,靠凤光桥一边的店面则经营生、熟肉和各种点心,在该店的最高点凤光桥的一侧设置切熟肉的案板,以示洁净。这座早已拆除的普通木桥,它的桥名竟随着肉骨头名扬海内,并流传下去。
中市桥、欢喜桥、和平桥
第七座桥是中市桥。中市桥早在明代弘治无锡县城地图上就有显示,是无锡最早的一批石拱桥之一,它的位置是在现在的八佰伴附近。在钱松嵒故居内有一块石碑,长约2米,宽约45厘米,厚度为20多厘米。石碑的正面自右向左书写着“中市桥”3个大字,靠“桥”字的这边刻着两列小字,一列为“大清道光五年八月”,真是珍贵的遗存。该桥于1958年直河被填没时才拆掉。不过,虽然中市桥被拆了,但“中市桥”的地名还保留至今。
直河上另外还有两座木桥,都是在民国后建造的,没有什么特色,一座是从欢喜巷口通至对岸,取名“欢喜桥”,还有一座是从二下塘承贤桥至对岸的时郎中巷口的“和平桥”建造于1938年。这就是直河上由北向南的第八、第九座桥。
南市桥,“桥对庙、庙对桥”
第十座是南市古桥,于1958年才拆掉。清康熙年间,直河上又架起两座桥。一座是为方便南门行人过河的木桥,名字便叫“便民桥”,这桥架于南市桥至南水关桥之间,又叫致和桥。这是第十一座。
不久,离便民桥不远处靠近南城门河边的一个高墩上,建造了一座叫“小南海”的寺庙,为了便于进人庙门,在便民桥与第十三座南水关桥间就造了一座小型石桥,这是专为和尚行走方便而造的,所以取名“渡僧桥”。大市桥正对“古观音堂”,叫做“桥对庙”,而“小南海”遥对“渡僧桥”,因此叫做“庙对桥”。
小南海的建筑十分精致,颇有特色,1950年拆除城墙时便整体拆迁移到了尾头洁“广福寺”旁,仍然称作“小南海”。
这些桥将无锡连贯了起来,联通了无锡人的心灵,也链接了无锡的过去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