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鉴定的一些心得分享
明清瓷器鉴定的一些经验心得
(笔者按:本文是笔者有幸参加央视寻宝专家李彦君老师在北京举办的《文物鉴定研究生课程班》培训时,由著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崔凯老师所讲《明清瓷器鉴赏》课时的笔记,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而整理的,在此向李彦君老师和崔凯老师表示感谢,错漏及不足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指正!)
1、永乐官窑:“永乐年制”款只有在器物内底写款或则印刻款,“永乐年制”为四字两列纂书款,不加边框,其他外底和器身没有发现写款,其中永乐的高足杯也是器内底刻款。此观点与上海的陶瓷鉴定家高阿申老师的观点一致。
2、瓷器的鉴定首先要看瓷器的釉面,真品古陶瓷的釉面和光泽总体的感觉是灵动、有生气、自然、温润和硬朗,而不是单薄、死板、失光、干涩和柔软。比如永乐及宣德的瓷器,釉面整体呈现鸭蛋青白色、极其温润、似乎有一层油光,手感滑腻。
3、明清瓷器鉴定中纹饰鉴定中的弦纹线是一个鉴定要点。
4、青花瓷器中的苏麻尼青料:进口原料,成份含高锰高铁,使用苏麻尼青料的立件瓷器烧成后,青花料中铁的析出,表现黑点或者是黑斑,并且都是出现在纹饰的下方。
5、明清官窑瓷器的制作,都是一个极为严谨的制式化的分工合作过程,比如从拉胚到成品,要经历十几个到二十几个程序的专业分工,区别不同分工层的制作工艺、绘画差异、风格差异等的细微差别,是一个鉴定要点,而现在的仿品官窑瓷器,整器的制作到绘画,基本都是一两个人完成的。
6、永乐宣德瓷器的绘画风格是先用小笔触勾线,勾出轮廓线,然后再填色,填色后几乎把勾线同化或者仅留一点界限模糊的分界空白。
7、青花晕散的效果实际是釉面气泡效果形成的,历史上肥润的釉面都是使用了两道至三道上釉,才能达到这种肥润的效果的。
8、明清瓷器中,扁壶类的器形基本都是由前后两半合模的,一般在器物的两边中部留有对接痕迹。
9、古代陶瓷工匠在制作立件陶瓷器物时,往往会考虑到很器物烧制和使用时的一些细节,在制作时器物的底部或中下部分胎质略粗略厚,以达到一定的稳固和支撑作用,中部及上部的胎质要求细致、可塑性强,以达到轻薄、美观、不易变形的效果,而现代的仿品多不会注意这些细节,统一采用一种胎质。
10、不同的光线环境下,对瓷器的鉴定也有影响,因此鉴定一件瓷器,尽量要在柔光、强光暗光和自然光等不同的光环境下去仔细观察。
11、使用和磨损痕迹的鉴定:自然使用和磨损的痕迹线条一般都是很短的、线与线之间是无序的网状交织结构,磨损痕迹在放大镜下显得有层次感,大的下面有小的,小的小面有更下的,形成一个立体的磨损痕迹。
12、老瓷器的釉面玉化程度高、玻化程度低,仿品则相反。
13、瓷器鉴定,要“远看取其势、近看取其质”,远看要善于领会器物的神韵,近看要善于领会器物的品质。
14、瓷器鉴定中还要注意看青花、彩料、色料的不均匀性,其普遍规律是呈现中间浓边缘淡的渐变方式。
15、历史上的五彩瓷器,一般都要经过三到五次的入窑烧制,比如万历五彩瓷器等。
16、清代的素三彩瓷器中没有红彩,到民国时期才有红彩的出现。
17、瓷胎的细度和硬度相对决定着釉面的硬度,胎质软则釉面也软。相对温度越高,釉面的玻化程度也越高。 青花瓷器的烧制温度要高于粉彩瓷器了,粉彩瓷器的釉面要偏软才更适应低温彩料的附着。
18、清代的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是多种颜色的混合体。唐英时期是彩瓷器的辉煌时期,色彩丰富、层次感强,各种色彩的融合度高。
19、清三代瓷器中,器物肩部特征可以归纳为,康熙时期丰肩,雍正时期秀肩、乾隆时期圆肩。各时期的审美特征各有不同。
总之,以上资料分享请读者结合自身体会去对号入座、理解运用,疏漏之处敬请谅解,配图为笔者2016年参加李彦君老师组织举办的《文物鉴定研究生课程班》的现场图片,如有朋友对李彦君老师及崔凯老师举办的此类培训课程有兴趣参加的,可以私聊和我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