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黄家驹对Beyond乐队的主要贡献
1993年6月30日,Beyond乐队灵魂黄家驹因意外逝世,享年31岁。
26年过去了,Beyond乐队早已不复存在,但其早期作品还在反复被人吟唱,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甚至不少的90后)。
个人认为,Beyond乐队若无黄家驹的天才光芒,其音乐的生命力绝不足以延续至今。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Beyond乐队经典作品的绝大多数(不论词曲)的主要贡献者都是家驹——他这个人,音乐天赋很突出,做人做事格局也比较大。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音乐艺术亦如此。
由于人与人之间审美的不同,我们没法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某一位歌手,——哪怕他知名度再高,成就再大。正因为此,每个具备一定认知能力的人对某类艺术的看法都有其价值所在,也有其局限所在,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其看法并不可取。(所以,接下来本人的看法亦非定论,欢迎有兴趣者一起进行探讨)
在我认为,黄家驹完全代表得了整个Beyond乐队的精神气质,但没有黄家驹的Beyond乐队不再有精神气质可言。——尤其是乐队发展的后期。
黄家驹对Beyond乐队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始终坚持原创;
第二是定调了乐队的大方向、大风格;
第三是不遗余力地严格把关作品质量。
先说坚持原创。说到原创音乐,我的脑海里会有这么个画面:歌手孤零零地将自己搁在某个安静的角落,一点点找感觉,一笔笔写词,一句句哼出曲子来。这是一个无比磨人的过程,搞不好连着几个月也写出来半个字,但正是这一磨人的过程注定了你的起点就比别人高,更有可能厚积薄发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世人都说黄家驹是天才,但我认为再怎样的天才也不太可能随时大笔一挥就能出一首好歌。
Beyond乐队创业之初的头三年过得无比艰难,其中包括团队成员的不断流失与更替,这当然与坚持原创所带来的压力脱不开关系。那时候,靠翻唱、改编起家的歌手不在少数。
坚持原创是否一定能成事呢?当然不是。——“差异化”竞争很重要。
Beyond乐队早期做过英文原创歌曲,反响平平,试想一下也能知道:文化水平不高的几个人,玩英文歌曲怎能玩得过科班生?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头几年太缺钱,没有办法不什么都拿来试一试。
到了1986年,Beyond乐队自资发行乐队首张专辑《再见理想》,逐步获得了经理人陈健添的关注,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再见理想》这一专辑的主要贡献者是黄家驹,其中几首最具生命力的歌曲都是他的作品,包括“永远等待”、“再见理想”,其后,黄家驹所领导的Beyond乐队逐步确定了“励志摇滚”的大方向并于1987年开始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
Beyond乐队对自己的原创作品精益求精,1988-1991年是其事业发展的上升期,尤其是1990年9月推出《光辉岁月》和《俾面派对》大获成功,分别获得第8届十大劲歌金曲奖和第13届十大中文金曲奖;1991年的《AMANI》获得第14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1992到1993年,Beyond乐队不满香港乐坛之浮躁风气,转赴日本发展,这期间,《海阔天空》成为黄家驹的绝作(此歌曲获得第16届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叱咤乐坛流行榜“我最喜爱的本地创作歌曲奖”)。
黄家驹离世之后,Beyond乐队分分合合做了各种尝试,但始终未能超越前期成就,2005年,乐队正式宣告解散,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开始各自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没太关注他们的新成果,在此不做评价)。
在Beyond乐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四个成员都有其贡献所在,但深刻影响乐队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毫无疑问是黄家驹。
一个人天赋异禀,有格局能坚持,大概率是可以做出一番成绩的。
我们怀念黄家驹,固然怀念其天才的光芒,但更多的是希望从他的音乐中汲取能量,勇敢地面对未来的艰难困苦。
Beyond乐队十大经典曲目(欢迎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