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一代谋臣张良,运筹帷幄归隐善终
刘邦定鼎天下以后,曾在一次廷议当中询问诸位大臣:我为什么能夺得天下。
大臣们有的归功于刘邦的德行,有的归功于老天爷的宠爱,总之各有各的说法,但都不得要领。
于是刘邦总结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张良。张良被誉为“谋圣”,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与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的14位圣人。
一、帮刘邦建立大汉
在楚汉之争没有开始之前,张良是韩国的一个小小谋士,并不得重用。张家五代都在韩国拜相,可是,等到张良长大后,已经没办法继承家族的官职,因为,当时的韩国已经被秦给灭了。国破家亡的张良孤注一掷,将所有身家都用在了刺杀秦始皇上。
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先人五世相韩,对于韩国有着很深的感情,秦始皇灭亡韩国后,张良散尽家财谋报国仇,在博浪沙他收买刺客准备刺杀秦始皇,最终命中秦始皇的副车,功败垂成不得不流亡天下。
他命人铸造了一个120斤重的大铁锤,又请了一个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巡游的必经之路。看到秦王的车驾,大力士将大铁锤远远投掷过去,只可惜他们早有防备,最终,只是命中了秦王的副车。此后的政治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张良设法让韩国复国,韩王复位。
只是,韩王并没有什么大本事,张良也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后来,秦王嬴政去世,二世的残暴更甚,百姓终于忍受不了,揭竿起义。一时间全国上下各路大军反秦起义,在各路大军会盟之时,张良的才华被萧何发现。当时的刘邦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他就推荐了张良。
刘邦本人最擅长用人,对于这个人才,他不管怎样都想试一试,他开口向韩王借人。韩王并没有当回事,同意将张良借给他,并以三年为期限。
正是这一借,刘邦下对了棋,借来了一片江山。
楚汉之争落下帷幕,江山成了刘家的天下,在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许多大的战争都有张良参与,这也让他的威望越来越高。汉初,张良献计封雍齿为侯,这个人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很不得刘邦的喜欢。这次张良献策,刘邦不疑有他,进行封赏,使得军中人心不稳的危机解除。
二、兔死狐悲,选择归隐
张良是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功臣之一,后世将他和韩信、萧何合称为汉初三杰。然而当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张良却选择的归隐不再过问朝中大事。
他和刘邦不是一路人。张良一直想要辅佐韩王,投奔刘邦后的张良做的第一件事也不是怎样帮刘邦扩充地盘夺取天下,而是通过刘邦认识项梁。并且说动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自己则是撇下刘邦去辅佐韩王。张良和他一起领兵收复韩国旧地,攻取数城后便遇到秦军的反击,所得的城池又被秦朝给夺走。面对这样的窘境,张良让韩王守住都城阳翟,自己则领兵同兵力比较强悍的刘邦一起攻城拔寨,最终和刘邦一起攻下咸阳。
他和刘邦多半是合作关系。
刘邦打下天下之后,大肆杀戮,异姓诸侯王如英布或者试图脱离中央依靠诸侯王的列侯都没有好下场,张良也有一些兔死狐悲。
他选择了退隐,倘若他接受刘邦的封赏成为汉官的话,一旦刘邦对韩王信下手,张良可能被怀疑为内应,其下场可能就和淮阴侯韩信一样。而如果接受韩王信的话,那就直接和刘邦处于对立面,韩王信精明强干,又有张良为辅佐无疑威胁到中央的统治地位,其结果必然是加快韩王信和韩国的覆灭。
三、一些他的传说
张良的故事很传奇,还是因为经典的故事:
张良的老师黄石公据《史记·留侯世家》称,为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传授了其《太公兵法》。在秦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张良投靠了刘邦,成为了刘邦的重要谋臣,曾经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歼灭楚军以足智多谋的才能帮助刘邦夺得天下,更是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而奠定了坚实基础,著名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
关于张良的死,主要是隐居说,还有一些传说:
传说西汉开国以后,张良就辞去一切官职,找到当时授他兵法的上古仙人黄石公,以后修炼成仙了,如果真是这个结局,那张良的人生是非常完美的。
刘邦死后,吕雉就想篡夺刘姓江山,张良,依旧不远不近的让人看不清他的心思,偶尔让他帮忙出个主意,还得想办法求一求,这么聪明的人,不能由自己掌握则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吕雉就有了害死张良的心思,想害死张良,明面上下手肯定不行,影响太大, 必须来一招阴的,怎么阴死张良呢。
张良有胃病,越上岁数越严重,需要些清粥小菜慢慢调养,所以后人说他深居简出,说他喜欢养生大约就这个原因吧。
本来就不能多吃,不能吃那些油腻的东西,吕雉非逼着张良享用大鱼大肉,还假惺惺的对他说: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若此。
逼着张良吃点好吃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恩宠之意,张良还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硬撑,不久之后,就旧病复发,死了。
当然这也只是传说之一。
张良死于公元前187年高帝倒台8年后。他大约64到70岁。后人钦佩他的“明哲保身”的方略和“功成不居”的作风。
据《汉书》记载,张良死后葬在冀北古城山脚下的黄石。张良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庙台子街,距县城17公里。后人在这里建庙。他选择与刘邦初次见面的柳县作为封地,表达对刘邦的感情。他的安排最终解决了问题。
张良死后谥号文成,后人都称他为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