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性趋势来了

得益于疫情有效控制,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但随着中国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减弱,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面临放缓压力;消费恢复缓慢。有分析指,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周期将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涨阶段,商品和资产价格上涨,通胀预期逐渐抬升。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消息,2021年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但环比上涨1.0%。

对于后续物价走势,机构预计,受翘尾因素的影响,以及整体需求仍然偏弱,2021年一季度中国CPI同比涨幅可能为负值。随着需求逐渐恢复,二季度之后CPI同比涨幅有望逐渐回正,预计全年通胀水平较为温和。2月8日,中国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中长期看,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报告认为,中国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物价问题,报告认为,物价涨幅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2月中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工厂将上涨的原料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年来首次上涨。反映工厂向批发商收取产品价格的PPI, 1月份同比上升0.3%,而12月份为-0.4%。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报道,由于来自最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压力,但也由于企业支付的供应和原材料成本投入价格上涨,1月份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利润率。

研究人士普遍认为,预计2021年伴随经济恢复,物价温和上涨,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中国在经历了2020年货币政策最宽松的时期之后,2021年货币政策大概率继续保持稳健中性,流动性管理工具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稳杠杆、防风险。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刘利刚

从趋势看,中国PPI恢复好于核心CPI,印证了疫后中国经济恢复工业生产好于终端需求。学者指出,通胀问题,除了经济基本面和货币金融角度,必须增加结构性和收入分配视角。因此,调节收入分配、精准扶贫、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等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编辑:宝春、栗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