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乙方同样需要“设计管理”
引子
前两天良子写了篇《我想去甲方做“设计管理”》,结果反响比较大,要求转载的有之,留言咨询职业规划的有之。但愿立志转甲方的朋友,可以从中有所裨益。对于还想留在设计,怀揣理想的建筑师,我认为也是可以从“设计管理”这个角度谈谈的。
但是放在设计公司内部,用“设计管理”这个词来表述就不太准确。换做“项目管理”可能更适合。(只有设计生产一条线,其他都是辅助的部门,“设计”就只是项目)
01
“我“要是公司老板
在设计行业有个很普遍的现象:
一个设计能力不错的设计师,奋斗若干年后变成了一家小设计公司。自己荣升成了老板,身边还有几个一起打天下的好哥们。
但是公司到了一定规模后(几十人),就怎么也上不去。碰到外部有点风吹草动,就更惨淡了 。扪心自问:自己每天也算勤勤恳恳的,到底为什么呢?
这就是管理出了问题。公司小的时候,创始人通过人格魅力基本可以保持运转。
但是,一个谋求发展壮大的设计公司,必须是一家有“特点”的企业。
A.细分市场上:特色鲜明
天泉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以“陵园设计”注册的设计公司,它愣是混成了中国殡葬协会及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唯一设计单位。
2005年以来,公司业务已形成了由公墓概念性规划、详细规划、扩初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指导构成的成熟体系,并逐渐拓展成为涵盖公墓营销策划、殡仪馆设计策划、墓碑设计加工等多个领域的服务供应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墓园规划设计的龙头企业。
就连做墓地设计都可以一枝独秀,更何况其他的细分市场。深刻理解市场,找到自己的优势资源,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B.企业文化上: 使命感
拉里. 佩奇说,NASA(美国宇航局),美国白宫,是我的竞争对手。
我的工程师,Facebook,苹果来抢,我不怕。我们开更高工资,给更多期权,股权就好了。可我的工程师去NASA,一年只有7万美金,只有我这里的1/5,我还抢不过。我们谷歌描绘了一个很大的梦想,但美国宇航局的梦想是整个宇宙,更大,做的事更好玩,把我们最优秀的工程师给吸引走了。
所以“谁跟我抢人就是我的竞争对手。”
唯有远大的理想,才是团结有识之士的法宝。特别是90后,家境都不算太差,为了生存奔波已经不是最大的驱动力了。为社会谋“福祉”的企业文化,才能点燃他们内心的“冲动”。公司要发展,必须得依靠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C.行业壁垒上:强IP
设计行业在外行看来比拼的是“创意”,但创意是可持续的吗?
针对不同的甲方,萝卜、青菜不同的口味,创意能形成护城河吗? 答案显而易见。
创意的载体是人,而设计行业人才的流动又是高频的。
那什么才是设计行业的技术壁垒呢?
以大院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如果身后没有站着那一排排的大师,大院在各项竞争中,光靠目前的徒子徒孙,有什么优势吗?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的技术力量还是很强的。但是套用拉里佩奇的逻辑,我可以靠钱把技术力量挖过来呀。
我个人认为:设计企业的技术壁垒其实在IP塑造上。不管是你用三顾茅庐的方式与”设计名流“发生关系。还是以赞助的方式与跨界大咖联营,要达到的目的就只有一个:把公司塑造成这一领域里的强IP。公司的品牌才是价值连城的防洪墙。
只有解决了战略的问题,再去做战术层面的部署,才是事半功倍的。
一个谋求壮大的设计公司,一定是一家有“办法”的企业。
D.流程构架上:“创意”和“生产”分离
设计行业其实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么“高大上”,“技术含量很高”。每天的重复劳动量很大,出错率也不低。如何把“创意”和“生产”完美的结合好,把“艺术”和“效率”的矛盾解决好,一定是需要智慧的。
创意阶段可以不停的“试错”,而生产阶段绝对不能出错,这样才能保证产能。前几年的“苹果”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千万不要把创意和生产对立起来,它们就是设计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我在《建筑师,你真以为自己身在一个创意行业?》一文中将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驾去看看。
E.后勤保障上:企业与个人共成长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创造就业,创造税收的同时还创造了价值。办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如何堂堂正正的挣每一分钱,是需要有“担当”的。
量化工作,砍掉不必要的预算;提高会议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弹性工作制,提高员工幸福感;为员工提供与公司共成长相匹配的培训等,都是有章可循的。
我曾供职过一家最早做到销售额100亿的房地产企业,目前还是航母级别的。但是10多年过去了,销售额仍然在百亿之下。而2017年地产销售过1000亿,才能排进前20,榜首接近6000亿销售额。
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企业成长。对一个员工来说,荒废在一个“胸无大志”的企业,等于慢性自杀。因为35岁之后,员工会发现失去了行业竞争力,也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保障。
一个追求卓越的设计公司,一定是一家有“想法”的企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无法实现的诸多梦想都在被实现。VR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人工智能在项目中的运用,已经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了。而设计如何和科技结合,也成为了一个新课题。
最近有家刚上市的企业,叫风语筑。这是一家做展示馆的设计企业,理念是“设计领衔·跨界总包”,核心技术是基于VR的设计,目标是成为一家平台型文化企业。
创始人是同济建筑系毕业的,重点是建筑系,不是IT行业的背景。只要有想法,再加上方法得当,行业真的不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02
“我“要是项目负责人
很多企业会选择技术比较过硬,为人又比较热心的人来担任项目负责人。这些特点都是优势,但技术背景的负责人往往会比较执迷于技术,而忽视了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项目管理不光只有技术(质量)管理,还存在着与甲方设计经理类似的其他三项管理。
项目负责人要想有效的管理项目,除了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之外,对兄弟工种技术特点也要有所了解,不管是工作安排,工时计算上都需要做到心里“有谱”。
在碰到“冲突”时,要沉着冷静。而不能有我是XX专业的潜意识,做到客观判断,本着对项目有利的原则,解决问题。
国内正在推行“注册建筑师”负责制。经常看到大家对此的吐槽,赚的是白菜价,操着白粉心。所以涉及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一定是要坚定的。
管理是需要沟通的,而沟通是需要技巧的。除了公事公办之外,柔性处理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对外交流上,基于共同的爱好,建立一些私交也未尝不可。毕竟设计和设计管理是不分家的。今天的上下级,甲乙方,说不定哪天发生翻天覆地的“反转”,尤未可知。
03
“我“要是项目经理
在一些外资或者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有类似“项目经理”一职位。这个职位当初设定的目的就是补足技术人员在商务谈判,对接甲方上的短板。
我曾经在项目上和阿特金斯的设计经理有过交集。大到区域规划,市场前景,小到技术指标,分析的都很到位,还是双语交流。
他们的职业精神还不仅是专业上。有一次他们早到了,居然是在商务车上等汇报。不给别人添麻烦,真是很好的示范!
项目经理往往不是纯技术出身,但又有些行业背景,在对接非技术类业务上比技术人员有较大的优势。但很多时候,甲方领导分不清是不是技术问题,这就需要项目经理全面发展了。简单应对没问题,但是不懂装懂就不好了,会贻误战机。
另外还发现一个现象,在甲、乙方设计经理身上都存在,就是不作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项目经理个人对事情没有决策权,要看上面领导的意思,然后设计经理就成了传声筒。这种工作态度非常糟糕,上级会越来越觉得你废物,而甲乙方会越来越敌对。对项目的推进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事不对人”是最好的原则,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让上级感受到你的善意,会事半功倍的。
最恶劣的就是假传圣旨。某个环节如果信息存在不对等,都会发生一些个人喜好带来的问题。明明一周时间是标准修改周期,而你非3天要图,这不是制造矛盾吗?那合作还能好的了?
秉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客观地让项目顺利推进,这是一个项目经理应该有的素质。
04
“我“要是基层员工
设计行业大多数人都是”基层员工“,画图成了我们的天职。除了做好上级安排的任务这个本分之外,没有安排的,也可以尝试去了解更多,随时做好STANDBY。
机会一般都是降临在有准备的脑袋上。谁不喜欢问一能答十的下属呢,而幸运女神往往就会眷顾往前多走一步的人。
举个设计院的常态例子:
画总图的员工A和画地库的员工B在业务上是有关联性的,要么A主动去对接(或者B主动),这样A有任何调整,B都可以知晓。可很多时候大家之间不知道是出于私交不好,还是各扫门前雪的心态,就是在这些协同上出问题。项目负责人最后发现了,一问两边,都说对方应该提前告诉自己。
其实谁都不愿意有修改,可问题已经发生了。用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好吗?又不是这图你不画,后面就不是你画了。
基层员工要想快速的参与到项目中,技术提升是必修课,一是通过项目的锻炼,二是通过工作之余的自我充电。每天的努力会很辛苦,而且每天看,收效甚微。但是3年、5年之后,这个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的显现。年轻的时候我们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而恰恰时间又是最值钱的生产资料。
我信奉身价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不管你来自985/211,还是不知名的学校,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NBA不管你是状元秀,还是选秀落选的球员,大合同就是靠你在球场上的表现争取来的,出身只能代表过去,努力才能赢得未来。
在一个谋求发展的企业里,你的上级一般不会看不到你的努力。很多时候是没有合适的人替代你,所以升不了你。(RP问题是小概率事件,不予考虑了。)我相信在奖金上会有所补偿,所以稍安勿躁。当你只能带一个兵的时候,你是士兵,能带一个排的时候,你就是是排长。。。
人人都会碰到被上级批评的时候,这根本就不是个事,明天太阳照样升起。而我们要做的是把事情处理干净,而不是去解释。事情都发生了,解释其实作用不大了。
标准动作是:先把迫在眉睫的问题处理掉;然后反思这个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下次有改进措施吗;再来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
另外,凡是往好处想,你的上级还在批评你,就是希望你成长,他可以升上去。(不为你,也为自己考虑吧)
即使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离职嘛。像我们这样的路人甲,哪里都需要的嘛,但我们不能永远都是路人甲。(企业为你的失误买单了,怎么可能轻易赶你走,怎么也得从你身上把损失捞回来吧。)
作为基层员工,最关键的一点是:学会向上管理。我们都是被安排工作的,自己能做什么要让你的上级清楚地了解,便于他安排。而你的上级会安排很多人的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在项目的关键节点前给他以提醒,也是合适的。你的上级会爱死你的。
作为乙方,曾几何时
我们也曾被甲方“宠爱“过
然而,时过境迁
没有”设计管理”思维的乙方
注定前途黯淡
既然学管理的做不了设计
那设计师就学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