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生文化与建筑本土化
近期,这个乡间教堂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很多同行都为之惊叹:这TM才是真正的建筑 。
这个教堂叫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我不想过多介绍,我也不愿为设计者彼特·卒姆托(Peter Zumthor)
这个2009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瑞士人唱赞歌。所有的资料搜索引擎介绍的比我详尽的多 。
建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市场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大师建筑”,追求的是“哗众取宠”,世界第一。
当然这不仅仅与建筑大师有关,更多的是和业主方的审美情趣相关。
中国发展的速度全宇宙第一,快到根本来不及反馈和思考,一个新建建筑又被推倒重来了。
广州荔湾区政府耗资8亿元打造西关最大的广场———陈家祠广场建好后4年又要部分拆除,原因竟然是地铁规划8号线建造时未通过审批。
抛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为什么神州大地充斥着如此之多的建筑“外来物种”?
引用东南大学客座教授顾孟朝的话 “忘了整体、忘了主题、忘了主人、忘了时代”。究其缘由:
a.为官一任,追求政绩
b.过分张扬个性,破坏城市肌理和文脉
c.缺乏公众参与
“脱欧公投”的英国在全世界沦为了笑柄。但最起码英国公民拥有了用选票做决定的权利,即使是错误的。而中国网络上最高频的是:“被代表”,“被平均”。
d.崇洋媚外
2.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本土建筑师是否优于“洋大师”?
这个命题很大。理论讲,确实本国建筑师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更周全,但建筑艺术不光是形式的艺术。更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倡导,对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对环境的尊重。各国文化在这些精神层面都有相通之处,所以很难说是否本土建筑师更有优势。
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也曾经历大跃进的建设时期到萧条期,再到恢复活力的过程。有兴趣可以看看《一条微信读懂日本建筑设计的传承》
举个例子:丹下健三的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从构图上来讲,完全是西方的几何构图。
但是从呈现的效果,你完全想象不到,他居然是东方建筑的符号抽象。观众能一眼认出“它”就是日本建筑。
3.建筑师除了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还需要什么素养?
建筑师除了具有人文底蕴,建筑的表现手法之外,悲天悯人也是不可或缺的。
举例说明:智利建筑师阿拉维纳(详情自行搜索)
设计的“半成品房子”,帮助当地经济条件不好的居民预留了自行达到中产生活水准的可能。
经济改善后,自行搭建的效果。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在评语中这样说道,“阿拉维纳引领着能够全面理解建造环境的新一代建筑师,并清晰地展现了自己融合社会责任、经济需求、居住环境和城市设计的能力。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将人们对建筑实践需求上升到对艺术追求的高度,同时应对当今社会和经济挑战。”
如此之高的评价,当之无愧。再来看看中国社会的现状,我引用朋友圈的一段对互联网现状的描述:“
网上所有的愤怒,基本都源于没钱;
网上所有的励志,基本目标都是挣钱;
网上所有晒的幸福,基本状态都是有钱。”
大环境如此,建筑师怎能幸免?
对比上面这位智利帅哥,我们是不是不该得出这样的答案。
中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迥异。在我心中中国建筑应该是这样的
皇家
民间
再不济是这样的
再变异是这样的
但绝不应该是这样的
某政府机关
这是形象代言人吗?
中国绝对不乏有志的建筑师,但是需要耐得住寂寞。
日本泡沫经济在90年代全面崩溃,建筑业也进入低谷期。除了少数知名建筑师较好以外,大多数不知名建筑师都在苦苦挣扎,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今。年轻的建筑师以“Unit”的形式出现以获得设计机会。
Unit现象指由几个成员组合成一个集体来从事建筑设计创作的状况,Unit的设计主体从拥有特权的个人,变成了一个多人数的、主次与责权暧昧的设计结合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时髦的叫法"事业合伙人“。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提炼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至今中国的建筑界还未能有效的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建筑有机的结合起来 。原因可能是缺乏文化上的独立判断力,因为我们一直觉得建筑是一个技术活。
绕不开的” 王澍“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产物,太没有代表性。
如果不是个可复制,或者用大基数能堆积出的成功,那么说什么都是徒劳的(就和中国足球类似吧)
每一个中国的建筑师 ,+U,就像我在《你的父亲在四十岁的时候失业了吗?》中写到的坚守之路: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