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难吃,又贵,还不准人说?!
事情源于一个叫“谷岳”的旅游博主去探店。谷岳一行两个人花了小100块钱,点了两屉,16个包子。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拍视频,点评了“全是肥肉,特别腻”“皮厚馅少”“20块钱差不多,100块有点贵”之类的话。
没想到,视频发布之后,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王府井狗不理餐厅报警了!还发了一个严正声明。声明在下面:
(北京王府井狗不理的声明,目前已经删除了)
狗不理的声明七七八八说了很多,最关键的意思就是:
该视频所有一切恶语中伤的言论均为不实信息,我们已经报警了,你必须在全国主流媒体上公开道歉。
(谷岳的回应)
狗不理的这个操作,是什么脑回路,我有点想不通。
自己家包子好吃不好吃,贵不贵,他们难道真的没点数?
一家店,开了那么多年。如果好吃,大众点评上就不会只有2.8分了。
难吃,还不准人说?我作为一个消费者买个包子,吃完点评“价格贵,难吃”,这都是恶语中伤了?这也能算侵权?也要报警?
两年前,我们一家五个人去北京玩。有一天下午,全家人就特别去了这家狗不理。
店里客人三三两两,还算干净,服务也马马虎虎。
记得我们一共大概点了三四屉包子,有猪肉馅的,有三鲜馅的,好像花了一百多块。
吃完的感受一句话:不太好吃,完全不值这个价。
我们甚至没有吃完就走了,剩下的几个包子也都没有打包。
(美食博主“谷岳”视频截图)
当时出了门,我爸有点失望,还说:
天津狗不理全国闻名啊,怎么味道还不如老家菜市场一块钱一个的包子?
我也挺不好意思的。
(某食客对北京王府井狗不理的点评)
父母年纪大了,一家子来北京一趟不容易。吃一顿一个包子都要十几二十块的狗不理,竟然有一种强烈的上当之感。
我也只能含糊其辞的告诉他:
这是北京店,估计不正宗,正宗的应该在天津,下次我们去天津了再吃。
其实,天津的狗不理我也吃过。味道比北京王府井这家好点,但也算不上多么出众。
买个十几块的小吃、快餐无所谓。 要是花个大几百,甚至一两千的去吃一顿当地所谓的“百年名店”,那一定要在进店之前,上网查一查口碑、打分情况。
我个人的体会是,评分在4分以下的,都轻易不要冒险。
如果实在想去,也一定要把底线降低,纯粹抱着“还愿”的心态,这样也许不至于太过大失所望。
如果都看到评分在3分以下了,还坚持要去,那估计真是钱多烧得慌了。
两年前那一次在北京王府井的狗不理,我就大意了,没有查打分,积累了一次酸爽的体验。
出门在外,吃东西要排雷,还有一条经验就是:进店之前,看看店里顾客多不多,人越多越好。
一般说来,一家店如果口碑好,只要它是开在旅游景区的,那一定是门庭若市,等位子、排长队都很常见。
如果是门可罗雀,那你就直接绕过吧。
(北京王府井狗不理)
当然,这一条经验不一定适用,因为很多景区,因为游客量实在太大了,逛得太累了,就想着找个地方坐一会,凑合吃点,填填肚子。
人多并不代表着口碑就一定好。所以你要是能注意观察观察那些食客是不是吃得心花怒放,那就更好了。
表情轻松,没什么剩菜,服务员热情,手脚麻利,收拾的窗明几净,这都是好现象。
反之,那就要多敲几个警钟了。
但是说实话,那些东西看起来非常好看,食欲大增,但绝大多数味道都非常一般,甚至还不如你家门口菜市场的。
(某食客对北京王府井狗不理的点评)
而且最重要的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那些所谓的“美食”到底干净不干净,锅里煮了多久,有没有防腐剂,只能靠各人良心,只有天知道了。
在有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之前,信息渠道少,主要靠的都是找熟人打听,或者问问当地人。获取靠谱信息难度大,各种宰客、坑人的事也就多。
现在就要好多了,一方面是市场管理规范了。
另一方面,就是技术进步了,大家可以在各种APP里,很直观地看到口碑、评分情况。
(某食客对北京王府井狗不理的点评)
口碑好,不一定赚钱,开得下去。口碑差,则十有八九会倒闭,迟早惹出像狗不理这样的闹剧。
中国老百姓在吃这件事上,很挑剔,也很宽容。
贵,但好吃,老百姓接受。便宜,但难吃,一分钱一分货,我认了。又贵,又不好吃,被人说了还恼羞成怒,还报警,挺无语的。
所以我也挺奇怪的,北京王府井的狗不理,“大众点评”上就有1800多条评论,那么多打1颗星,甚至半颗星的,他们自己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改?百年老店的招牌,最后要真的成了“狗不理”,那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