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哈(hǎ)”的献媚
哈,从口。查工具书,有弯腰以示礼貌意。又有方言义项,说是斥责意。当然,张口呼气,爽朗的笑声,也是哈。
而皖北乡人,单把弯腰示礼的意思,拎出来,并加以演绎,赋予它一定的贬义色彩。
比如,“他又哈上去了”,或者“我不哈他”。
怎么就叫“又哈上去了”呢?从来的皖北乡村,都是厚道铺底,朴实垫底。在那里晃荡,游走,你遇到的,一定是实在的民风,厚道的农人。但也可能,会听说一些个“哈”的故事。
原本都是一个村子里住着,甚或就是门挨门,门对门,抬头不见低头见。可是,人家老坟地里冒了烟,突然之间就叫上面下了文件,当了干部。至少,也得是村里的两委吧。哪怕是村民组的小组长呢,也都算得上一个“鲜亮头”。
这样一来,人家的门嵌子,或者肩膀头,无形之中就高起来了。这个无形中的变化,他旁边的邻居,最有发言权。就发现,那户人家里,渐渐地热闹起来了。村里的一些人,有事没事总往他家跑。村人对那家人的老老少少,说话都更客气,更热情了。
这还不算。那家人遇了事情,或者本来就不是个事呢,比如他家老爷子在镇上的卫生院住了几天,很多人就会揣着几百块钱来他家“瞧看”。他家地里的农活,也都是人家争着抢着干。他家里的小少爷,小公主,谁见了都夸聪明,漂亮。其实也不见得就是真聪明,真漂亮。
这些个表现,邻居在背后就说,“又哈上去了”。这里的“哈”,轻蔑的意思,很明显。
一般来说,作为近邻,不是表叔,就是二大爷。他也得“哈”上去才行。人家都“哈”了,你不“哈”,情面上也过不去啊。
但也有例外。近邻之间,情分上近一些,但小矛小盾也可能多一些。地边子,小孩子,小牲口子,都可能成为矛盾纠纷的引线。这些不和谐因素累积起来,心头会生出不痛快。到了一定程度,邻居会作恨恨状:“我不哈他”。甚至还会说,“他能不下我地里雨?”那种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下半年,因扶贫事项,我到沿淮的余庄村住了几个月。期间,听说了一些“哈”的事,也见识了一些“哈”的人。返回都好长时间了,那些事,那些人,还窝在心头,挥之不去。说实在话,对那些“哈”的人,我真的看他不起。扶贫上的一些偏差,一些不妥,多多少少都跟“哈”,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