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三张财务报表
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分析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
很多非财务科班出身的朋友初次接触财报时,想必看到各种数据脑子是一头雾水,即使以前有接触过财报的朋友,倘若你不经常看或者接触,久而久之也会变得生疏。好,下面,我就说下平常是怎么在短时间内看三张报表的。
(PS:关于相关的会计科目名词解释可以去百度,此处就不详细展开)
我一般拿到三张报表,第一步看的就是资产负债表,为什么呢?
答案在于,三张报表的编制也是根据一家企业的做生意的完整经营周期情况进行的。
如下图,打个比方,你现在开了一家叫“京西方”的牛逼半导体企业,首先第一步你得要用现金(自由资金或筹集资金)进行购买原材料生产吧,然后经过生产线生产成为半成品后,就进入库房成为了库存商品。这时候,你就得将产品拿到市场去卖,而收款的方式由于你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或者你的客户都是那些全国或全球知名老大,所以,你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被迫先把货卖了出去再说,钱能不能收回来以后再看,从而也就有了应收款。等后期你收到了客户的回款,那么你又继续拿着这笔收回的现金,购买原材料重新进行生产(或者,如果有银行贷款,则先把钱还了)。
上面就是一家企业从购买原材料生产成产品再销售出去,最后回款的整个流程,这其中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是存货和应收款。
所以,当你拿到一张资产负债表时,这两个科目是非常重要的,后面的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好不好看,都跟存货和应收款情况有关。
好了,长话短说,关于三张报表,看下图,做了一个思维导图:
把资产负债表分成了资产和负债。其中,资产又分为了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中又主要包含了货币资金、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负债分为了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前者包括应付款项、预收款项等,后者包括短期和长期借款等。
关于资产负债这块,首先是资产,可以通过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分别占比总资产比例的大小来判断这家公司到底是属于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或者投资性公司,然后再根据科目占比资产比重大小进行分析。负债方面,一般来说,如果经营性负债中的“应付款+预收款”金额越高,尤其是当远超过资产中的“预付款+应收款”时,那当然最好,说明这家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很强势的。
接下来就是现金流量表,主要有三个科目: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此处主要看的是两个指标:净利润含金量和销售收现比,前者的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一般比值要大于1,才合理),后者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一般比值要大于1.17,才合理)。还有一点,可以关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明细下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科目,这个科目可以看出公司的资本开支情况是否过大。
最后就是利润表了。
我把利润表拆分成了6个项目,这样就可以快速地阅览一家上市公司财报:
先是看收入,因为收入是利润的母亲。第一步,看这家近期公司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如何,当期的季度收入增长率与去年同期增长率相比,是增长?还是放缓?还是下滑?接着再看过去5-10年的收入增长情况,过去经营属于稳健增长?还是起伏很大?还是下滑?(把相关的原因和疑惑先记录下来,后续再深入探究)
接着就是看净利润,这个分析逻辑其实和收入一样,就不详细展开了。
再看毛利率。毛利率的分析逻辑也可以参考收入的方法。但我想提一点的是,一般来说,制造业的毛利率大致在30-40%的水平,医药的毛利率普遍在60-70%,如果毛利率异常甚至常年下滑,那说明这家企业的竞争力不是太强。
销售收入扣除掉营业成本后,那就只剩毛利了,而毛利下面还有四项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把这四项费用占比收入的比例算出来,分析那项费用占比较高,再慢慢深入分析。
从毛利扣除掉思想费用后,后面剩下的就是利润率了。利润率的高低与收入、毛利率、费用率三项有关,如果一家企业的净利率异常的高,例如高达50%这种,此时就引起注意了,这么高的净利率,肯定会吸入不少的资本进入,未来竞争会很激烈,公司是否具备很强的护城河阻挡新进入者?另外,如果毛利率很高、而净利率却很低甚至只有个位数,同时这家公司的资源禀赋又不错,此时就应该赶紧地去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万一捡到宝贝么?
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看这块净利润的影响有多大,是否为一次性的减值损失还是长期隐藏的风险?如果是一次性,那不排除有财务大洗澡的嫌疑,那这也会是个机会。
最后一个指标,一般的股票软件是没有的,得要自己计算,主要是分析三项费用对毛利的吞噬有多大,看出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是如何的。
总之,看三张报表时,要结合起来一起看,不能单独孤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