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一首充满革命豪情的歌曲,耳熟能详,朗朗上口。1965年我随航空工业部四清工作团在新乡134厂搞“四清运动”时,曾以此歌为主旋律,为厂文工团编导了一个同名歌舞剧,在全市春节文艺汇演大会演出时获得一等奖。
这一支歌也常让我梦回家乡,因为绍兴不仅有“大路”,而且有上下两条“大路”。两个初中同学王代渭、宋永泽分别住在两条大路上,我小时候就经常走在“大路”上。
江南形胜,于越都会,绍兴自古繁华。繁华的标志是七条街——东、南、西、北四街和萧山南货街,众星拱月,五条街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大街,大街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绍兴第一街。然而在六条街之外,另有一条居然能够与大街齐名并价、享有同等“大”之待遇者,就非“大路”莫属了。
而大路也的确不辱其名,继民国22年(1933年)一千米的大街铺设为绍兴城内第一条柏油马路后,九百米的上大路就接踵而上,于1938年完成了柏油马路的铺设。其规格与大街一样,即:宽6米,两旁人行道宽各2米。上大路原名大路,在明代记载的绍兴府城内主要街道中,就出现了大路之称;清光绪年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中,也标有大路之名。后因路北有一条河是上岸,遂被称为上大路。
五十年代的上大路,是当时城内最宽的柏油路之一,称之为北大马路。街道的宽阔平整,使上大路成为绍兴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上大路两侧房星多为一至二层楼,偶有三层,粉墙黛瓦,小门小窗,坡星顶,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相互紧挨着。建国后新建了一部分钢筋砼混合结构,主要是用于单位。
上大路北侧民房,前街后河,前门开店营业,后街临河,隔河相望就是下大路,两条大路以东边的大江桥和西边的兴文桥、北海桥相连。这条俗称下大路河,不仅是乡下人进城的主要水路,也是上大路商铺后门河埠进出货之处。当然进出大宗货物还得靠大、小江桥和兴文桥的大河埠头,而在上大路上还有一条泰牲弄堂,弄堂北端也有个河埠头供人和货的上下船。兼有水陆交通之便,天时地利之优,使上大路沿街店铺林立,商号云集,自古以来便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
我小时候走在上大路上,两排民初建造的二三层楼砖木结构的老式建筑比比皆是,一栋栋都牢固完好。还有一座堪称绍兴城内“高大上”的四层楼建筑,也有近百年历史,这就是绍兴七星龙局的救火瞭望台,称得上是上大路的标志性建筑。
在我少小年代的印象中,就人群拥挤店铺密集的繁闹程度而言,上大路或许只能屈居于大街、东街之后,乃至与萧山街也难分伯仲。但是上大路却又有非同一般的独特之处,那就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绍兴的锡箔业,钱庄和银行,一批具有特色的百年老店以及各种行业公会,都分别在这里聚族而居。
上大路的上半段是钱庄、银行、报館以及各种各样的商铺,后半段则以众多的锡箔业为主。
锡箔又称锡箔纸,是一种祭祀品,在曾经消失了一段时间后,现在又死灰复燃了。清末至民国期间,绍兴有“锡半城”之称,意即几乎有半城的人从事锡箔业,特别是众多贫困的家庭妇女,靠它赖以维持生计或补贴家庭开支。心灵手巧、十分能干的我母亲,当年曾千方百计地揽副业搞创收,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刷黄箔(在锡箔纸上刷上黄色颜料,可做成金元宝)和糊火柴盒。小学毕业后因家穷而未能继续上学的姐姐,成了母亲的主要帮手。在母亲开出十分苛刻的“物质刺激”条件下,我和兄妹也心甘情愿地在放学后参与劳作。可是锡箔作坊给的加工费实在少得可怜,而且还不断缩水,母亲每次送货领钱回家时,总是闷闷不乐。
绍兴的锡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至清宣统时得到迅速发展,鼎盛时绍兴城乡有箔铺(坊)两千余家,产品两百余种,年产量逾三百万块(每块三千张),生产工人十余万人,成为绍兴县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绍兴锡箔制作精良,品类益繁,适应各地习俗,清至民国,绍箔销售量占全国90%,主要销往上海、长江流域各地,北达华北诸省,南至赣闽两广,远至香港和南洋各地。为销售需要,还有锡箔茶市,各坊有跑街先生负责此事,在一些茶馆内进行。茶馆内外人来车往,购进卖出,商议洽谈甚为热闹。
行内人按地区把锡箔业分成各“帮”:东区称“东街”帮、南区称“上城帮”、西区称“西廓帮”、北区称“大营帮”,每“帮”都有几家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箔铺。锡箔的交易场所大都在“茶市”,即专为箔业服务的茶店。上大路是当年锡箔庄集中之地,“西廓帮”就指兴文桥至北海桥这一段,几乎均为锡箔庄(铺),较大的有志诚、祁明记、诚昌、衡昌、福大等,交易的茶市集中在北海桥、王衙弄一带,甚至还有培养箔业人员的专业学校。
绍兴为我国钱庄业发祥地之一。据载,清康熙六年(1667年),有绍兴人在北京建立银号(南方称钱庄,北方称银号)会馆,名曰正乙祠,即为钱庄的行会组织之一。乾隆年间(1851~1874年),绍兴人赴上海开辟钱庄业获得成功,“以后逐渐推广,独树一帜,遂为上海钱业发起的鼻祖”。此后,绍兴人在杭州、上海开设钱庄者与日俱增,形成“绍兴帮”,或与宁波合称“宁绍帮”。
绍兴钱庄业在本埠同样取得长足发展,上大路曾是钱庄以及当铺的聚集之地。辛亥革命前后,绍兴的钱庄下降至二十余家。中华民国成立,市面复苏,钱庄业迅速恢复发展。至民国21年,绍兴城区已有钱庄五十一家,按股本多寡有大同行、中同行、小同行之分。民国初期,这里有鲍景泰、恒升(明记)、保昌、裕源昌等大同行钱庄和典当铺数十家,其中出名的鲍景泰钱庄创立于清光绪年间,负责人是鲍清如、鲍选臣、鲍尧臣。
清宣统二年(1910年),浙江兴业银行、大清银行浙江分行、浙江省立银行在绍兴先后分设经理处,开创绍兴银行历史。民国3年(1914年)9月,中国银行在绍兴设立分号(支行)成为绍兴首家国家银行,自此银行与钱庄在绍兴金融业上开始平分秋色。而上大路又成为银行首选之地。民国19至26年间,绍兴农工银行、绍兴丝绸银行、交通银行绍兴支行、中央银行绍兴办事处、绍兴商业银行、浙江建业银行绍兴支行、绍兴县银行等十四家公私银行相继在上大路开设,加之原有三十八家私营钱庄,金融业颇显活跃。民国38年(1949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绍兴支行成立,开创了人民币一元化的货币市场。
清末民初,上大路上开始出现具有特色的商店,其中餐馆和食品店就纷纷跻身于这条路上,如兰香馆、益益新、望江楼、多益处、丁大兴年糕店和稻香村糕饼店等。值得一提的是原上大路72号的泰牲酒店,这家名店以所售的正宗黄酒,所制的白鸡、醉虾仁、墩豆腐、一鱼三吃等绍兴特色菜肴而出名,酒店的门面虽然不大,但绍兴人请客吃饭喜欢上这家酒店,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常在此集会饮宴,使酒店名声大振。鲁迅在绍兴府中执教时,曾多次过新河、穿日晖弄,特地到泰牲酒店就餐。泰牲弄堂夹在两商铺之间,左边为泰牲酒店,右边为培开照相馆和多益处酒店。当时裕大、德大、瑞昌等参店先后登陆上大路。而独此一家以专营江西瓷器的王坤记碗店在上大路32号隆重开张,同时专营教育用品的教育馆文具店也很受欢迎,以戴生泰纸店最出名。
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中的名句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殊不知以酒缸、酱缸、染缸的“三缸文化”名闻天下的绍兴,其中酱业公会、酒业公会的两缸行会组织就都落户在上大路上,而另一驰名江南的行业——药业公会,也走进了上大路。一大批行业公会(所)济济一堂,令上大路风光这边独好。一些官民机构,如绍兴旅馆、邮政局、处仁医院、越安轮船分公司、临绍轮船总公司、民国日报社、七星救火会等不断加入,更为上大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解放前后的上大路,有人谓之“锡箔街”,有人冠名“金融街”……。在我看来,上大路可以称得上以“商山四皓”——锡箔、金融、特色老店和行业公会为核心的“百业街”。
夕阳西下,廉颇老矣!“痛朝霞之已失矣,苦夕照之无多”,上大路光彩溢目的一幕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一条老街,两旁旧楼。然而近闻由于阳明故里的炉灶新起,大手笔圈进了上大路,于是头童齿豁的老人也就不得不让贤,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走进了历史的烟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