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们的隐秘知识:好习惯的高效养成秘诀

01 隐秘的知识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隐秘的知识,只是掌握在少数的一些高手的手中。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就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大卫·霍克尼是当代画坛的大师之一。

​1999年,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安格尔的作品展。他在看画展的时候依然被震撼到了。他发现安格尔能在一个很小的画幅中用素描抓住特别细微的特征,这些线条非常精准、连贯,简直就像生长出来的一样。更加让人震撼的是这批肖像是一天画出来的,而且安格尔还与这些模特素不相识,霍克尼感到疑惑不解。

霍克尼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偶然得知16世纪的画家已经知道利用暗箱作画——就是所谓的“小孔成像”。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其实也有一些隐秘的知识,而这些技术也只是掌握在少数人中,大部分人其实无感。很多在我们眼里很难的一件事情,在他们眼中可能仅仅是操作上新增或者调整一下步骤就能实现的。

最近我也是听到一个朋友分享才知道,在习惯养成的方面,有一个“隐秘知识”的存在。这个就把这个秘密分享给你。

02 关于习惯培养

也许你和我之前理解的一样:

好习惯是通向财富的道路~

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坚强的意志去培养~

培养一个习惯只需要 21 天~

bulabulabula~

但现在其实已经有很多的科学家证明,人类的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个意志力的考验,意志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改变一个人,或者养成一个习惯,更多的其实是一个智商的考验。

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象与骑象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企图用理性和意志力去克服原有的生活习惯的时候,就像骑象人正面与大象对抗一样,其结果可想而知,也许最开始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两次的胜利。但时间一长,骑象人,也就是理性部分,基本都是被大象按在地上摩擦。

到这里也许你会有意外,如果习惯培养不是靠意志力,那是靠什么样的东西?

这个就是今天的主角——行动触发扳机

在讲行动触发扳机前,需要先普及一个思维模型——fogg模型。

可以解释人类一切行为的模型——Fogg 模型

Fogg模型简单说,人的行为由动机,能力和触发条件这三要素组成。只有当这三个同时都满足时,人才会开始行动。用一个等式来简化就是B=MAT,其中B是Behavior行为,M是Motivation 动机,A是Ability能力,T是Triggers触发。

B= MAT——行为=动机*能力*诱因(或者叫触发器)

接下来,我们用 Fogg 模型来分析一个习惯的失败原因:

首先,所谓的习惯,其实就是在长期在固定的时间或固定场景里,做出指定的行为。

之所以难以养成,就三种原因:

要么成本太高,

要么动机太弱,

要么触发器失效了。

举个具体点的例子:

假如我们想培养一个习惯——每天跑步。

成本原因:跑步的地点,离我们住的地方太远,或者突然下雨,或者临时修路,这些都会增加我们培养习惯的成本。

动机原因:某天临时加班,加到累趴下了,或者跟朋友临时约了饭,当其它事情的诱惑大于培养习惯带来的好处,且意志力也没能阻止下来的时候,习惯也容易放弃。

触发器原因:这其实是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又经常发生中,某一天回家之后,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不知不觉聊着聊着就到了深夜。结果跑步的事情就直接忘记了。

市面上所有培训习惯养成的理论,其实都是建立在这个模型之上的。

03 行动触发扳机

到这里,也许你也猜到了,行动触发扳机是一套设计“触发器”技术。

心理学家彼得·格尔维策和他的同事 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通过告诉学生,如果上交一份描述自己圣诞夜活动的文章就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不过条件是必须在12月26日当天提交才能获得。大多数学生表示有意愿去撰写并提交文章,但是最终只有33%的人完成任务,也就是说,即便是有好处,真正能行动的人也只有1/3。

同样的情况下,但是研究人员只需要再设定一个可量化的任务,比如说:要求学生必须计划好自己的文章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例如圣诞节早上9点,会在图书馆2楼写下这篇文章。

一旦有了这样的一个要求,报告的提交率就提高到了75%,整整翻了一倍。

这就是行动触发器的一种方式——目标具体化。

除了具体化,这种传统方式,还有一个套路:利用老习惯带动新习惯

比如:

明天送孩子上学之后就立刻去健身房。

在冲好第1杯咖啡之后,马上就拿起电话问候一下,手头最重要的客户。

如果老习惯和新习惯中间差了很多怎么办?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环境因素

我每天早上都要做计划,但总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有些时候到了公司到的晚,一急就容易忘。

后来我就每天离开公司的时候,就多做了一件事,把做计划用的笔记本,压在键盘上。第二天来的时候,我要用电脑,就必须把笔记本从键盘上拿开。

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小改动,养成了我一直做日计划的习惯。

结语

关于行动扳机,讲到这里你也许会想到另一本书——《微习惯》。

看上去好像都是利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高习惯养成的概率,不过本质上还是有差别的。微习惯,强调的是减小成本。而行动扳机的侧重点在于改变活动的环境,让环境成为你的触发器。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同时降低使用成本以及提高触发点的触发频率,这样就能更轻松的保证习惯养成的。

(0)

相关推荐

  • 从原点出发理解行为设计

    上一篇行为改变10大误区的文章,赞赏人数和金额都创了一个新高,小伙伴认为很有价值,指出了行为改变中常见误区.有了积极反馈,我就多写写行为改变的内容. 行为设计源于说服,斯坦福行为设计实验室起初就叫说服 ...

  • 分享一个行为模型,让你轻松改变你现在不如意的处境

    大家都通过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可我依然过不好我这一生. 除了三观的因素外,大体是因为行为模型导致的,只是我们没有察觉罢了. 举个例子,你去超市,你是列个清单呢?还是心理大体有个清单?要么就是去逛逛, ...

  • 运营底层逻辑系列之:福格模型

    近年来互联网黑话层出不穷,大家玩起段子来一个比一个厉害,什么赛道.抓手信手拈来.动不动就是底层逻辑引爆点什么的,看的小编是一愣一愣的.这明显跟不上节奏啊.于是乎,只好继续在运营基本功上面下功夫,只想努 ...

  • 说一件事,对拖延症有用

    先说一件事,明天会在视频号直播,讲一个帮助你行动起来的方法,可以说这个方法,在我日更 900 天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经过梳理找到了,一个简单而又高效的使用方式,经常遇到行动问题,喜欢拖延的同学一定不要 ...

  • Fogg行为设计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从Fogg行为设计模型中,我们能拆解出动机.能力.触发要素等关键要点,并在该行为设计模型影响下得到一些产品设计的思考与启发. "设计是人为的,为人的行为",设计的内含已经起从初简单 ...

  • 如何让员工愿意把时间投入工作中?

    为什么人们愿意花时间打游戏.逛街.追剧,而不是投入日常工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esse Schell博士分析认为,人们的行为中反应了"想要"与"不得不"的两种心 ...

  • 高手开车才有的5个习惯,新手占2个就很不错,你占了几个?

    相信很多新司机看到一些在路面上行驶非常从容的老司机时,都很羡慕吧,其实每个人在拿到驾驶证之后都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积累经验才能够真正会开车,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会开车的人才会有的几个开车习惯. 第1种 ...

  • 天睿:想要做好知识管理,你必须养成这样一个习惯

    天睿每日一篇文章的目的   助你快速构建自己强大的知识体系 今天是天睿持续第313天坚持每日一篇文章 今天是我围绕知识管理主题写的第13篇文章.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做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础性技巧,也可以 ...

  • 老板搞不懂财务,三个万能公式帮你成为财务高手#财务 #干货 #涨知识 #霍振先#老板

    老板搞不懂财务,三个万能公式帮你成为财务高手#财务 #干货 #涨知识 #霍振先#老板

  • 为什么顶级的交易高手都有这4种习惯【一点资讯】

    巴菲特.查理·芒格.索罗斯这些投资大佬的名字你一定如雷贯耳. 他们在交易市场中是持续获得超额收益的常胜将军. 我们一直听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总结出哪些令他们常胜的交易性 ...

  • 健康饮食知识及习惯

    我们都知道饮食搭配问题跟人体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假如我们饮食搭配不善便会造成腹泻及其肠胃消化不良等,因此建议大家能够掌握一些健康的饮食小知识. 健康饮食知识 1.避免吃夜宵,晚餐要适量,早饭一定要营养 ...

  • 养花高手都的“4个”好习惯,难怪花卉长得好、开花多

    养花高手都的"4个"好习惯,难怪花卉长得好.开花多 养花是很多人的爱好和习惯,但是养护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花卉烂根.黄叶.生长缓慢.不开花等等一系列问题. 今天 ...

  • 育儿知识_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多观察,孩子少生病

    上一次咱们说到,孩子爱得外感,基本都和脾胃有关.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出现脾胃方面的问题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3点. 第一点,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吃".其实很多家长的想法都很 ...

  • 真正的高手,善于打破“知识的诅咒”

    创业酵母2021-10-14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运用这些知识创造了多少的价值. 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大部分的烦恼,其实都来自于别人的不理解. 你以为你表达了,你以为 ...

  • 想成为开玩笑的高手?掌握这些知识,你说话会更幽默

    有读者看完我前两天的文章想成为幽默高手,掌握这7个逗笑技巧,你的幽默感会大增,然后私信跟我说: "我平时也会试着跟身边的人开开玩笑,但是效果总是不好.明明已经运用幽默的技巧,别人听完就是笑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