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桑干河(朔州篇)

 摘要:《水经注》㶟水(桑干河)上游基本在今朔州境内。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资料为据等进行细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量着重对《水经注》㶟水上游朔州境内所涉历史疑问:累头山、桑乾郡、汪陶故城、南池、巨魏亭、勮阳故城等进行全新注解。

  㶟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亁县南。

  㶟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泉发于山侧,沿坡历涧,东北流,出山,迳阴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乡也,汉景帝后三年置,王莽更名富臧矣。魏皇兴三年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

  《水经注》卷十三为何不称“桑亁水”而称“㶟水”;究其原因,盖因古㶟水为洪水河,山洪暴发风雷激荡令人惊怖(“㶟”音同“雷”),而桑亁水则因恢河伏流[1]之故影响力相对较小;故此《水经》、《水经注》等古代文献以㶟水为主称。

  桑干河与郭川水汇合处

  累头山;《读史方舆纪要》将《水经》㶟水之源与今之“桑源”混为一谈。(洪涛山县西北十五里。一名累头山,㶟水出焉,即桑乾河源矣)。经实地考证此处《水经》所谓累头山应属古勾注山脉(即古代州之北斗山);而从方位及地势考析,㶟水只有源出于此方能流经阴馆县(今朔城区里仁村)西;而洪涛山位于秦汉马邑城西北,距此则远矣。

  2014年9月14日中午我们实地考证了阴馆古城,古城恰位于朔城区滋润林乡里仁村与夏关城村之间;遗址颇具规模(按中国文物地图集等相关考古资料,该古城呈方形,边长约1000米,占地面积达100多万平米[2]),但目前仅西城墙尚余断断续续几段夯土,其余东、北、南城垣等均难以辨认,只能凭当地耆老回忆进行大致确认。阴馆古城,西汉为阴馆县治,东汉曾为雁门郡治,附近有规模浩大的广武汉墓群(位于阴馆古城东约3500米处)。

  阴馆古城西约1200米处确有一条较大的河道,源出今雁门关高速隧道西之代县寺梁村,虽早已干涸,但符合“㶟水出雁门阴馆县”之描述。但《山阴县志》(明)所载㶟水(以下简称“明㶟水”)却源出马邑(今朔城区)之“三泉”,明显与注述有悖,令人困惑。

  2014年9月14日下午我们实地踏勘了“三泉”。“三泉”是位于今朔城区三泉村附近的三眼泉水,距阴馆古城约15公里;据里仁村杨老先生及老伴回忆20世纪70年代前三眼泉水还喷涌甚急;但如今位于三泉村两处泉眼已无水,仅有三泉村与南磨村之间的那一眼还在微微流淌着;而附近南磨村民则引此泉建了一处名曰“钓鱼岛”的鱼池,不知是鱼池名称魅力还是鱼塘水质好的缘故,竟然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在三泉村西我们虽没有看到“三泉”,却看到一条较大河道,虽已无水但此河道要比阴馆古城西侧汉㶟水河道明显宽阔;由此可初步断定汉㶟水干流流经阴馆城西,而其后这条位于三泉村西的汉㶟水支流因流经三泉水量充沛的缘故被《山阴县志》(明)载为㶟水并称之为源出三泉,当然并非源出三泉而是流经三泉,但令人诧异的是经溯源“明㶟水”干流的源头竟然也在古累头山。

  恢河伏流实景(2015年3月22日下午,摄于朔州绕城高速南环下)

  㶟水又东北流。左会桑乾水,县西北上下,洪源七轮,谓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

  汉㶟水约沿今朔城区下辛庄、五花营、高庄、永安庄一线与桑乾水交汇于今东榆林水库南端一带。

  “洪源七轮”即今神头诸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神头泉最大的泉眼喷涌口径据称约有0.5米左右,据说喷涌太猛,当地人用一扁平巨石压盖泉眼;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画报》摄影记者来采风,朔州市交通部门调来吊车,把压在泉眼上的巨石吊走,当时如餐盘大小的泉眼喷涌出的泉水有1米多高。而今神头泉年平均流量从20世纪多年平均7.84立方米每秒(1958-1984年)降至约4.5立方米每秒(2009年数据)。主要是受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地方生产生活用水剧增所致,特别是附近神头火力发电厂耗水巨量且排出大量废渣废水,经年累月在附近居然形成一个面积达4平方公里左右的巨沼废池(为亚洲最大粉煤灰库区);好在已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并采取了系列抢救保护措施,目前巨沼废池正化废为宝,朔州在此设立了专门的固废园区,不少科研机构及企业已入驻。现今神头泉眼的流量似乎也略有增加,但洪源七轮“拔地而出,磅礴壮观”之景象渐已成为历史之绝响。

  楼烦(今梵王寺村)古城北城墙遗址,摄于2014年9月15日

  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馀。其水澄淳镜净,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渊也。清水流潭,皎马冲照,池中曾无片草。及其风箨有沦,辄有小鸟 翠色,投渊衔出,若会稽之耘鸟也。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古老相传言,尝有人乘车於池侧,忽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东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洁,不异天池。

  神头泉属岩溶大泉,虽可能与宁武天池之地下水脉潜通;但以车轮之巨能在地下滚动百里之遥却是难以置信的,盖因国人习惯以讹传讹,所以不真实不可能之神玄传说反流传久远。

  “天池”即今宁武天池,系华北地区唯一的高山天池群。当前小湖均已干涸,大湖(马营海)水位处于持续下降中有濒临消失之危险。

  位于里仁村西的阴馆古城西城墙遗址,摄于2014年9月14日上午

  “二水潜流通”之谓,盖亦与“恢河伏流”有关。

  桑乾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

  桑乾水自桑源(即今神头泉一带)向东南方向奔流在今朔城区清河寺村西右会马邑川水。

  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 语音讹。马磨声相近故尔。其水东迳马邑县故城南。

  “磨川”未必是“狄音之讹”;因为“水磨”是古代劳动人民借助流水带动石磨旋转从事粮食或食品加工的一种常见水利设备;即便今之丽江古城附近也有“水磨”作坊等供游客展览;而附近的朔城区神头镇有水磨头村、新磨村等,朔城区南榆林乡与张蔡庄乡均有南磨村,应县藏寨乡也有水磨村,这些村庄多位于山坡水流经行处,村名均与“水磨”有关;据此“磨川”之名称由来应与当地“水磨”的使用有关,而非郦道元所说的“狄音之讹”。

  经实地考证所谓“水出马邑西川”与今朔城区张蔡庄乡境内自西山而下的那条较大河道(沿今张蔡庄南、前村、南磨村一线注入恢河)有关,非今之七里河,因七里河位于秦汉马邑古城之北不符合“东迳马邑县故城南”之描述[3]

  此马邑故城即指秦汉马邑城,今朔城区北齐古城系在秦汉马邑故城基础上增修所建;而明清朔州老城则系在北齐古城东南部分基础上缩建而成;秦城址呈方形,边长约1800米,占地面积约300万平米[4] ;系秦始皇大将蒙恬筑城以养马,规模浩大,故县名马邑。

      值得注意的是,张畅耕先生曾推测今祝家庄城址可能为秦马邑古城是错误的。【备注:今朔城区祝家庄村西北, 传为秦马邑古城。平面形状不详。地表现存西墙残段,残长约210米,基宽约2米,残高l—2米,墙体夯筑,夯层厚约0.10米。(摘自《山西文物地图集》(中),2006年,第144页) 】

     但祝家庄秦汉城址究竟是什么城?《水经注》亦未提及。

     近日笔者在爬梳相关文普资料时无意中发现:1984年朔城区祝家庄村附近的平朔铁路取土场4号汉墓曾出土“北乡”印一枚。长方形,桥钮。长1.9厘米,宽1.4厘米、高1.7厘米。阴文“北乡”二字。地方考古学者推测墓主应是马邑北乡啬夫一类的乡官。 (摘自雷云贵:《山西朔州出土古印选介》,《收藏》2007年,第6期)

北乡印

      笔者以为恰恰是这方“北乡”印的出土,为祝家庄秦汉城址指明了身份。

      从方位考量,祝家庄秦汉城址位于秦汉马邑故城的东北方向约16里处;而结合附近汉墓里出土的“北乡”印综合考量,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朔城区祝家庄秦汉城址就是秦汉马邑县北乡城。(《中国历史地图集》、《山西历史地图集》再版时,应将秦汉马邑县北乡地望补入

  神头泉的最大泉眼,摄于2014年10月11日

  干宝《搜神记》曰:昔秦人 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或以为代之马城也。诸记纷竞,未识所是。汉以斯邑封韩王信,后为匈奴所围,信遂降之。王莽更名之曰章昭。

  此“武周塞”与今洪涛山脉有关;汉武帝“马邑之谋”时又提及。

  其水东注桑乾水。桑乾水又东南流,水南有故城,东北临河

  “其水东注桑乾水”应指源出西山的马邑川水东流注入桑乾水(部分与今恢河段重合)。

  此“故城”与今朔城区下西关村东之古城有着深厚的渊源。

  2014年12月20 日中午我们考证了与该故城密切相关的唐马邑(后唐寰州)遗址。(按寰州故城南城墙夯土内涵物中有不少为两汉遗存及与上述注述方位大致吻合推析:寰州故城应系在此故城基础上所经建。)

  寰州古城北临桑干(即今神头诸泉所汇集之桑干河支流)约450米,南城墙距恢河河道约500米,位于两河交汇夹角范畴,这样的城市布局显然取水极为便利,但却为其后被洪水冲堰倾颓埋下了隐患(该城被洪水冲毁后被迫迁至河对岸高地,即今明清马邑城),古城除西南段尚余连续的夯土城墙外其余基本沦为耕地或鱼塘,而残存的西南段夯墙也因变电塔施工被拦腰截断。

  宁武天池,摄于2015年7月25日上午

  该城后来即成为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幽云十六州之一的寰州城。从夯土层(11至13厘米)及内涵物(有不少汉代绳纹瓦片)等窥测唐马邑城应系在此处郦道元所谓之“故城”的基础上所扩建而成。据考古工作者测量该故城为不规则正方形,边长约1000米,占地面积约100万平米[5]

  朔州古北街与马邑路交汇处北齐朔州城墙(其内叠压秦汉马邑城)摄于2014年10月2日下午

  多年前雁北地区考古专家张畅耕先生曾实地踏勘唐马邑故城,并撰文推析此处即北魏桑干郡所在。但这样的描述却与“桑乾水又东南,迳黄瓜阜曲西,又屈迳其堆南;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东南流,迳桑乾郡北”有悖,且与灅南宫“面夏屋山,背黄瓜堆”的规划构思冲突,因该处只能“面勾注山,背洪涛山”。

  寰州古城北之桑干河支流主要系洪源七轮诸泉水汇集而成,图中的明清马邑城与唐马邑城(五代称寰州)隔河相望,摄于2014年8月25日

  又东南,右合㶟水,乱流,枝水南分。

  熊会贞认为:“桑干水又东南流,会贞按:今水东北流,以下亦多与今水道不合”[6];但从Google earth 鸟瞰,此段桑干水大致流向虽然是东北,但从朔城区下西关东的“故城”至今东榆林水库南端一带却有一段约4公里左右的河道大致为东南流向,考虑到郦道元当时多为徒步或乘马车的交通条件,因此该局部河段流向导致郦氏做出“东南流”的判断是极可能的,故此处注述未必如熊会贞先生所说。

  但前些时笔者就此段所考与前田正名先生所绘的晋冀北部水经注图比对时,惊讶地发现该图虽系手绘却精确地体现出了该处河道之细微变化[7],不得不叹服前田先生之严谨。

  此处桑乾水与汉㶟水具体汇合处约在今东榆林水库南端一带。但合流之后因水量骤增呈现水脉乱流的景象,竟分出一支流向南而去。

  桑乾水又东,左合武周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迳日没城南, 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南日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其水又东流,右注桑乾水。桑乾水又东南,迳黄瓜阜曲西,又屈迳其堆南。徐广曰:猗卢废嫡子曰利孙 于黄瓜堆者也。

  “水出故城”之位置待考,疑在今左云县截口山附近。

  武周塞水,按注述方位,结合实地考证,其上游应为今大峪河,源出左云截口山过吴家窑,大峪口后形成洪积扇,向北的干流称大峪河,向南的支流则沿一古河道[8];汇入今木瓜河,其后该水沿今木瓜河河道,过山阴县永静城、北周庄后在今山阴县大虫堡村北注入古桑干水。(今桑干河改道向东南偏移了十余里)

  站在明清马邑城上极目远眺,昔日唐马邑已沦为成片联袂的庄稼地,摄于2014年8月25日

  日没城即今山阴县永静城城址[9]。(2006,山西省文物局)

  早起城即今怀仁县安宿疃城址[10]

  313年拓跋猗卢在黄花梁筑新城,时人称之为南平城或新平城;又因构建规模较小时晋人亦称之为小平城。后北魏孝文帝对此城进行了重修,同时在附近左右20里之处又分别新建了两座城:早起城与日落城,这三座城池一道构成了孝文帝黄瓜堆(今黄花梁)一日游的三个驻足点。三座城池早起城、日落城规模较小而日中城规模较大。

  2014年8月16日下午,我们实地勘证了该古城址;日中古城即今怀仁县金沙滩镇日中城村南约700米处的古城;从方位看,面黄瓜堆(今黄花梁),背武周塞(洪涛山脉);古城各墙均尚存较连续夯土层,经测量该古城东西宽约670米,南北长约780米,周长约2900米。此古城便是313年拓跋猗卢始建之南平城亦称小平城、新平城,由猗卢长子六修镇守,后父子反目,子弑父于此地,不久六修又为其堂弟拓跋普根所杀;该城后经孝文帝修整更名为日中城,而这一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

  唐马邑城(寰州)西南段夯土层(厚约11—13CM)、内涵物,摄于2014年12月20日中午

  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东南流,迳桑乾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 受厥称焉。

  马邑桑干水在流经山阴县哈盛堡村北后又汇合了一条从东而来的支流,之后这条支流承接桑干河向东南(基本沿今木瓜河下游一线)流经桑干郡北部。

  从方位考量此处桑干郡的位置正位于山阴古城镇正北约20多里处与通志记载吻合;也符合太祖拓跋硅“面夏屋山、背黄瓜堆”的构思;背依东、西双山村后之黄花梁主峰,直面夏屋山之主峰馒头山,按此桑乾郡位于今山阴合盛堡村东北一带应是不争之事实。

  故按注文,结合Google earth 方位校验及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疑桑乾郡当与今山阴县西双山遗址[11]有关。(2006,山西省文物局)

  大峪河河道(武周塞水上游)已干涸,摄于2015年6月13日

  前雁北地区考古专家张畅耕先生认为桑乾郡应为今朔城区下西关城村东之古城[12]。尽管他所说的“桑干水应出自桑干县”有揣测成份,但其逆向推导却亦符合逻辑,因为寰州前身为唐马邑,唐马邑前身为隋代桑乾镇,而杨守敬从桑干镇印推测桑乾镇可回溯为后魏桑乾郡。

  故疑桑乾隆郡治所有二:其一是郦注所指山阴合盛堡乡西双山遗址处;其二后期可能移治于今朔城区下西关村东唐马邑古城处。

  又东北,右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夏屋山之东溪,西北流迳故城北,所未详也。又西北入桑乾枝水。

  此处夏屋山东溪所过之故城疑与故驿古城[13]有关;按此夏屋山东溪亦当与明《山阴志》所谓“佛宿山诸水”应有渊源。

  桑乾枝水又东流,长津委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 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惟良木耳。俗谓之南池,池北对汪陶之故城,故曰南池也。

  从Google earth 鸟瞰,桑乾枝水(“又东流”)河道与今木瓜河下游大致重合;而又东流时通接了南池的两湖。

  按注文结合Google earth 鸟瞰河道水迹综合考量西浦的位置约为今应县大营村一带(大营村及附近村落的几座小型水库可为佐证);之后东迤通结东湖,而今应县薛家营水库恰当其位。(备注:《山西古今地名词典》认为“南池”在今山阴古城镇附近的南、北盐池村一带。但按注文结合经实地考证综合考量的结果则是“南池”是桑干河在流经山阴河头村(黄瓜堆南)后又汇合了两条支流后方出现的,显然与南盐池村相去远矣;而《山西古今地名词典》等显然是将南盐池村与南池混为一谈了。)

  日中古城北城墙遗址,摄于2014年8月16日下午

  当然此处南池位置通过逆推其实更易明确,因为南池之水在注入桑干水后则通称为㶟水,而池水注入的位置大致在今桑干河应县西朱庄大桥一带;按此“南池”之“东湖”应位于西朱庄大桥之西,而今薛家营水库正当其位,而再往西迤“南池”之“西浦”则对应了今应县大营村一带几座基本干涸的小水库(大营水库、侯家岭水库等)。(池水又东北注桑乾水,自下为㶟水,并受通称矣)。

  汪陶故城,按注文方位描述结合文物地图集等考古资料综合考量疑与今怀仁县南阜遗址[14]有关。(2006,山西文物局)

  其一,从方位考量,南阜遗址位于南池(今应县薛家营水库一带)之北,符合注文“池北对汪陶之故城,故曰南池也”的方位描述。

  其二,附近浩大的怀仁金沙滩汉墓群及应县水磨汉墓群[15]等亦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2006,山西省文物局)

  其三、鉴于薛家营水库北再未发现其他颇具规模之汉代遗存,故暂定汪陶于此;当然仍需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校。

  池水又东北注桑乾水,自下为㶟水,并受通称矣。

  南池之水约在今应县西朱庄大桥一带注入桑干河,且自此之后桑干河就通称为㶟水。

  从 Google earth 鸟瞰桑乾郡(西双山遗址)与注文所述基本吻合

  㶟水又东北,迳巨魏亭西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

  㶟水又东北,迳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焉。阜上有故宫庙,楼榭基雉尚崇,每至鹰隼之秋,羽猎之日,肆阅清野,为昇眺之逸地矣。

  白狼堆系因道武帝拓跋珪之心腹穆崇在此偶遇白狼之瑞应而命名,并非道武帝本人;具体位置初步窥测约今应县水磨村西黄花梁主峰一带,而应县白塘子村可能与之有渊源。

  㶟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迳巨魏亭北,又东,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县故城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右背崞山,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迳繁畤县故城东,王莽之当要也。又北迳巨魏亭东,又北迳勮阳县故城西,王莽之善阳也。按《十三州志》曰:在阴馆县东北一百三里。其水又东注于㶟水。

  崞县故城,位于今浑源县下韩村乡麻庄与南榆林乡毕村之间[16]

  按注述崞县故城之方位则玄岳即为今北岳恒山,崞山当为今龙首山。

  南池之东湖(今薛家营水库)与注述方位基本吻合,摄于2014年10月4日下午

  勮阳故城,按注文“又北迳勮阳县故城西”的方位描述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即今怀仁县河头乡东昌城村东之古城址[17]。(2006,山西文物局)。

  其规模形制与汉边疆地域县一级城邑大致相当且在其西约7公里处分布着颇具规模的海北头汉墓群。(2006,山西文物局)。

  关于巨魏亭此处竟提到三次,其方位大致可明确为:一是在南池北、白狼堆南纬度范围内;二是在桑干河与浑河交汇处新桥村西10余里经度范围内;三是在繁畤古城之北勮阳古城之南的维度范围内;经经纬度交叉定位的巨魏亭位置约在今应县义井乡南、北沙城二村之间,2014年10月4日上午,我们到南北沙城村进行了实地踏堪;二村毗邻相去不过400米,问及当地耆老“南、北沙城”之由来,谁都说不清楚;附近也未见有古遗,但却有两大片“不毛之地”(可能为胶泥硬地也可能为夯土硬地,待考),与四周生长茂密的庄稼地形成鲜明对比。

  应县南北沙城村之间疑为巨魏亭的“不毛之地”,摄于2014年10月4日上午

  繁畤古城即今应县镇子梁乡城下庄村东北之古城[18]。(2006,山西文物局)

  崞川水(今浑河)在今怀仁县新桥村西注入桑干河。但“其水又东注于㶟水”错误,应修正为“其水又北注于㶟水”。

  所圈即为崞川水(今浑河)已干涸,摄于2014年10月4日上午

  㶟水继续东流经过了班氏故城(约今怀仁古家坡一带[19])南;之后如浑水(今大同御河)注入;因超出本文所考范围故不再赘述。(㶟水又东径班氏县南,如浑水注之)。

  备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典籍认为班氏故城在今怀仁县古家坡村东,但古家坡村东未发现有汉遗,反之村西则有汉遗(当然目前尚未确定是否为城址遗存);亦有学者认为班氏故城与附近的安寺村有渊源(认为“安寺”即“班氏”的谐音),但安寺村未见有汉遗;此外鉴于古家坡村东约1000米处发现有桑干河古渡口遗址,窥测北魏去留城应据此不远,故综合考析本文暂定班氏故城于今怀仁县古家坡村西,但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探。

  [1]清《朔州志》载:“恢河伏流在南50里,出宁武军山口,到红崖儿村伏流15里,至塔衣村南涌出,经城南至马邑,入桑千河,俗呼南河”为朔州古八景之一。“恢河伏流”盖系河床为经年累月之洪积砂砾覆盖所致。

  [2]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3] 有不少学者认为:“七里河和恢河即《水经·㶟水注》中的桑干水和马邑川水。”(见《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第19页。)经笔者多次实地踏勘基本确认七里河非桑亁水,注述之桑亁水应指今源子河而非七里河。

  [4]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朔城区卷),三晋文化研究会,2012年6月,第35页。

  [5]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6] “桑干水又东南流,会贞按:今水东北流,以下亦多与今水道不合”。见《水经注疏》卷十三。

  [7] 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研究》(李凭、孙耀、孙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38页。

  [8]笔者先前以为武周塞水即今木瓜河,后就拙文与大同博物馆曹臣明副馆长商榷;曹先生指出武周塞水上游按注述应为今大峪河上游而非木瓜河上游。笔者于2015年6月13日进行了实地踏勘;大峪河上游吴家窑村村民于德海、尹巍巍等先生均言今大峪口南端人工渠的确是利用了原来的古河道,若遇山洪暴发则此古河道即发挥分流御洪之功效;显然曹先生的校勘是正确的。

  [9]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10]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11]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12] 张畅耕在《朔县辽枕芳园栖灵寺碑考》载:“桑干水应出自桑干县。桑干县是桑干郡的治所,其故城位置,在‘洪源七轮’即今神头诸泉之东南,今栖灵寺遗址西侧的古城恰当其位”

  [13]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14] 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88页

  [15]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71页

  [16] 《浑源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642页。

  [17]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18]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19]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文/图   杨年生)

(0)

相关推荐

  • 代郡桑干城考

    河北刘大帅2021-01-12 19:13:31 原创 代郡云霄 霄霄笔记 摘要:依据<水经注>对漯水水系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古调查,发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龙凤坡村东北的黄土城遗址就是 ...

  • 邢台九座古城之二——周·邢国百泉古城

    对于这座古城城址的记载,一是乾隆<顺德府志>卷六古迹"邢台县"条下曰:古城,在府城南百泉村,遗址尚存.二是清.民国<邢台县志>在记载"邢候故城&q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8)

    本篇要目: **************************************** 371.采菱城遗址 战国至汉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372.春陵侯城遗址 秦至汉     ...

  • 《水经注》里的桑干河(大同篇)

    引 言 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山水文学的开创者. ...

  • 《水经注》里的张家口(桑干河篇)

    <水经. 㶟水注>里的张家口 㶟水又东,迳阳原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代郡之属县也,北俗谓之比郍州城. 据常文鹏介绍今阳原县城南有战汉时代遗址,范围不是很大:因其距县城较近,破 ...

  • 《水经注》里的桑干河(张家口 篇)

    <水经注>里的桑干河(张家口[1]篇)杨年生摘要:<水经·㶟水注>是研究桑干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2]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 ...

  •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上)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上)------<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河南地域考略[①]杨年生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 ...

  •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水经·河水注>卷五所涉河南地域考略杨年生摘要:本篇按"三层二维法"[①]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 ...

  • 《水经注》里的黄河(甘肃篇·下)

    河水又东,洮水注之.<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羌中.<沙州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则洮水源.<山海经>曰:白水出蜀.郭景纯<注> ...

  • 《水经注》里的黄河(甘肃篇.上)

    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 ...

  • 《水经注》里的洛阳(谷水篇)---​《水经•谷水注》考略

    <水经注>里的洛阳(谷水篇) ---<水经·谷水注>考略 摘要:<水经·谷水注>(卷十六)是研究洛阳地域最重要的基础性历史文献之一.本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 ...

  • 《水经注》里的北京(琉璃河篇)

    △圣水出上谷. 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谷名焉.王莽更名朔调也.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东南流,迳大防岭下. 圣水即巨马河支流大石河(下游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