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浊漳水注》所涉衡水湖等考略

△又北过堂阳县西。

衡水自县分为二水,其一水北出,迳县故城西,世祖自信都以四千人先攻堂阳绛水者也。水上有梁,谓之旅津渡,商旅所济故也。其右水东北注,出石门。门石崩褫,馀基殆在,谓之长芦水,盖变列葭之名也。长芦水东迳堂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堂水之阳。《穀梁传》曰:水北为阳也。今于故县城南,更无别水,惟是水东出,可以当之。斯水盖包堂水之兼称矣。

堂阳县故城,堂阳县是今新河县的古县名。古有堂水(据《元和郡县志》,堂水即长芦水,今已无考),县治其南,故名。堂阳县始建于汉,治今新河县城关镇。建县之前,春秋为东阳地,战国属赵,秦属巨鹿郡。《汉书·功臣表》:高祖十一年正月封孙赤为堂阳襄侯,户八百,九年薨。这是堂阳名之始。前汉堂阳县辖地除今新河县外,还包括今南宫市的西北部,巨鹿县的东北部,威县、广宗县北部部分领地。三国因之,晋不见记载[1]。

旅津渡,冀县有东西旅津二村在城西北六十余里[2]。(备注:按此并经百度地图校验,旅津渡约今衡水市冀州区东、西吕津村一带)

长芦水,自今河北新河县西承古漳水,东北经新河县南、冀县西、衡水市西,复入古漳水。久堙[3]

长芦水又东迳九门陂,故县也。又东迳扶柳县故城南。世祖建武三十年,封寇恂子楫为侯国。又东屈,北迳信都县故城西,信都郡治也。汉高帝六年置,景帝中二年为广川惠王越国,王莽更为新博,县曰新博亭。光武自蓟至信都是也。明帝永平十五年,更名乐成。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城内有《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徵碑》,又有《魏冀州刺史陈留丁绍碑》,青龙三年立。城南有《献文帝南巡碑》,其水城北注,又北迳安阳城东,又北迳武阳城东,《十三州志》曰:扶柳县东北有武阳城,故县也。又北为博广池,池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又北迳下博县故城东,而北流注于衡水也。

九门陂,按注文“长芦水又东迳九门陂,故县也”推析,当与前文九门县故城有渊源。

信都县故城,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

扶柳县故城,西汉初为侯国,吕后封吕平为扶柳侯,后改为县。因有扶泽,泽中多柳故名。属信都国。治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扶柳城。东汉改属安平国。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废。景明元年(500)复置。北齐废[4]...

冀州古碑众多,民国《冀县志》载录的古碑达107个,其中最早的便有上述郦注所载《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徵碑》、《魏冀州刺吏陈留丁绍碑》、《汉献文帝南巡碑》等不少为金石中罕见者。施蛰存先生认为此处郦注所载《献文帝南巡碑》是错误的,应校正为《文成帝南巡碑》,因为《《魏书·献文帝纪》中未见有献文帝南巡信都,但却有文成帝四幸信都的记载。可惜的是上述碑文今均已亡失【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赵徵名不载于《后汉书》,未能考得。《晋书·良吏传》有冀州刺史丁绍,字叔伦,谯国人,卒于永嘉三年,盖与此魏时之丁绍不涉。《魏书·献文帝纪》不载南巡信都事,惟文成帝凡四幸信都,此必文成帝南巡碑,郦氏误云献文帝耳。《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县道记》文云:信都城内有曹魏冀州刺史陈留丁绍顷德碑,青龙三年立。又有后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碑,四碑文皆冠绝。《郡国县道记》乃唐人著作,据此则郦氏所见三碑,已亡其二矣。丁绍碑亦不见于宋人著录,或亦已亡失。其时信都属辽、金,不入赵宋版[5]。】

安阳城,约今衡水市冀州区南、北安阳城村一带。(按《冀县志》安阳城条:考今城西尚有南安阳城北安阳城二村距城八里[6]

武阳城,具体不详;按注文所述方位,约博广池(今衡水湖)东南。

博广池,即今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平方公里,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官、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7]

衡水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单体水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它享有“东亚地区蓝宝石”、“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等美誉。但知道它的人并不多

衡水湖湿地景观。

衡水湖的白鹭。

湖面上依稀可见当年全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冀衡农场的道道田垄。(上述图片摘自《衡水湖底藏着的秘密》,衡水日报社公众号,2014-10-14)

下博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下博乡。《元和志》卷17:“以泰山有博县,故此加‘下’字。”东汉属安平国。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东,属长乐郡[8]


[1]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省地名志 邢台分册,,1988年06月,第549页

[2]王樹枬等:《冀县志》(一、二)[M]. 1968

[3]《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4]《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5]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93页

[6]王樹枬等:《冀县志》(一、二)[M]. 1968

[7]陈君慧,中国地理知识百科(第二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01,第342页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0)

相关推荐

  • 汉代昌成县故城之争 ——河北深州市孤城村和冀州区顾城村

    汉代昌成县故城之争 --河北深州市孤城村和冀州区顾城村 许书斋 昌成,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深州市孤城村和冀州区顾城村(原名故城,后谐音为顾城.1946年分为2个村,在南的为南顾城,在北的为北顾城. ...

  • 新河县村落文化

    新河县在邢台市东北部,距邢台市120公里.是河北省中南部的农业县.北.南.西面分别与宁晋县.巨鹿县.南宫市相邻,东面与衡水市冀州市接壤.全县面积366平方公里,全境东西长.南北短.县治驻新河镇. 夏禹 ...

  • 卷三十一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冀州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冀州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冀州表> <史部,地理类 ...

  • 漳水之畔古堂阳--新河县

    耿纯墓 新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冲击平原区,邢台市东北部,地势呈南高而北低,中间高而东西低,平均海拔25米,距邢台市120公里,是河北省中南部的农业县.北.南.西面分别与宁晋县.巨鹿县.南宫市相邻,东面与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河北沧州等地域考略

    A8 △又东北至乐成陵县,别出北. 衡漳于县无别出之渎,出县北者,乃虖池别水,分虖池故渎之所缠络也.衡漳又东,分为二水,左出为向氏口,渎水自此决出也.衡漳又东,迳弓高县故城北.汉文帝封韩王信之子韩隤当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河北衡水等地域考略

    A7 △又东北过下博县之西. 衡水又北,迳邬县故城东.<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商.即此是也,故王莽改曰秦聚也.<地理风俗记>曰:县北有邬阜,盖县氏之.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石家庄等地域考略

    A6 △又东北过扶柳县北,又东北过信都县西. 扶柳县故城在信都城西,衡水迳其西.县有扶泽,泽中多柳,故曰扶柳也. 衡水又北,迳昌城县故城西.<地理志>,信都有昌城县.汉武帝以封城阳顷王子刘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辉县、浚县等考略

    如<志>之言,钜鹿与信都,相去不容此数也.水土之名变易,世失其处,见降水则以为绛水,故依而废读,或作绛字,非也.今河内共北山,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也.降读当如郕降于齐师之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破釜沉舟、巨桥发粟等地域考略

    C △又东北过斥漳县南. 应劭曰:其国斥卤,故曰斥漳.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渎水旧断,溪东北出,涓流濗注而已.<尚书>所谓覃怀底绩,至 ...

  • 《水经.浊漳水注》里的河北(二)

    <水经.浊漳水注>里的河北(二) B 漳水又北,滏水入焉.漳水又东,迳梁朝城南.<地理风俗记>曰: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汉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为侯国.晋惠帝永兴元年,骠 ...

  • 《水经.浊漳水注》里的河北(一)

    ○浊漳水 A △又东过武安县南. 漳水于县南,清漳水自涉县东南来流注之.世谓决入之所为交漳口也. 武安县故城,按<<读史方舆纪要>:"武安故城在今县西南五十里"推 ...

  • 《水经注》卷十浊漳水、清漳水考略(初稿)

    <水经注>里的长治 一.<水经注>里的长治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 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 ...

  • 《水经.沙水注》所涉尉氏县等地域考略

    A2 沟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迳牛首亭南,与百尺陂水合.其水自陂,南迳开封城东三里冈,左屈而西南流转,注八里沟.又南得野兔水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郑地也.<春秋传>云:郑伯劳屈生于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