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有读带给我的
12月21日,我在南岸区龙门浩小学参加了班班有读重庆经验交流会,收获颇多,总结如下一、一种认识说真的,我就是冲着怎么教统编教材的整本书来的。我想看看这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整本书阅读,在课堂上到底怎么落地。可是,在听台湾王昭文老师的课时,我浮躁的心渐渐沉下来。这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过程,就像看着一杯浑水慢慢沉淀的感觉。而且,这观测的对象是我自己。我意识到,阅读始终是个人的事情。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每一个个体的整本书阅读,老师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给学生一个抓手,对看过的书进行整理,连接生活和学习。阅读就是一趟慢活。我之前有想:你看看,我在这学期把这些玩、演、答题、制作这些活动都搞了,以后怎么做呢?我为提高兴趣,而提高兴趣。殊不知,每一项活动要能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是要与这本书的特点紧密结合。比如刘洁老师的课。刘洁老师本来是要与孩子共读《为孩子解读<西游记>》,可是带班老师领会错误,以为是要读《西游记》。面对着这一群都没有见过老师预设的书的孩子,刘洁老师抓住孩子们读过《西游记》这一契机,激发孩子认知上的差异(唐僧前后语言表现的不同性格),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上了一堂导读课。结合文本特点,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完成阅读后的共同梳理或者是书的导读、推进。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做的。二、两种课型之前,对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有一点点概念上的了解,他倡导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主体探讨课。导读课上过几节,推进课上过一节,但是感觉掌控不下来;主体探讨课从未上过。没上过主题探讨课,当然是畏难情绪在作怪,绝对自己抓不出主题,找不到有新意的话题。事实证明,越不主动训练,越抓不出来。所以,到现在都还处于不会抓的时期。班班有读发现了一线老师如我这样的痛点,于是设计了这样两种课型:接地气课、高大上课。接地气课分为三个板块: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设计这样的闯关活动,旨在有趣、好玩。高大上课也分为三个板块:朗读者、思考者(作者怎么写?学到什么?)、写作者(或者表演者、穿越者)。看到这样的课型,也许还是觉得有些害怕:可是,这些问题,我设计不出来呀!我是真的有这样的忧虑。王燕老师说:“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不增加一线老师的负担。我们课题组在做的时候,将很细致的教案都已经发到群里,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学情适当改一下,然后照着去做就可以了。”三、三个关注(一)关注整体抓住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孩子在整本书阅读结束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我自己在做整本书的阅读的时候,就没能够有效关注到整体,只是肢解。所以,即便开展了上面的那些活动,学生对整本书依然没能够得到形成一个完整印象的时候。王老师的课堂上,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就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区从整体上关注这本书。老师:书名是什么生:长颈鹿、鹈鹕、猴子和我师:所以总共有几个角色?生:四个师:我们来复习一下角色的特色。如果你不熟悉角色,可以翻书。等一下会出现一些歌词,你可以猜一猜,唱歌的是谁。但是你要用动作来表示。在后面想一想部分,老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也很好地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了整本书的关注。想一想师:刚才我们在做动作的时候,你还能想起来是做的什么动作吗?鳄鱼也有大嘴巴我们能不能让鳄鱼替代鹈鹕呢?说一说你的理由鳄鱼也有大嘴巴,如果我们可不可以让鳄鱼替代鹈鹕呢?生:不能。举手师:你们是不是不喜欢鳄鱼啊?为什么,你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对不对。跟你的小组成员说一说生小组交流师:如果你分享完了请举手。我想找几个小朋友。喜欢鳄鱼的举手生:虽然我喜欢鳄鱼,但是鳄鱼能把嘴巴张大,但他不能装水。他的嘴巴没有鹈鹕的凹槽。师:我问喜欢鳄鱼的,应该是投鳄鱼票的生:不能选鳄鱼,因为鳄鱼会吃肉,所以他会把长颈鹿和猴子吃掉师:我知道你们都有很多想法,非常好。生:如果让鳄鱼代替鹈鹕的话,鳄鱼没有翅膀,鹈鹕有翅膀。鳄鱼不能上天空。师:觉得他的理由也不错的,拍手生:鳄鱼的嘴巴是扁平的,不能装进一个大人师:你认为长颈鹿、鹈鹕和猴子能合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二)关注体裁在阅读中引导孩子掌握不同题材的书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养成读书的习惯。不同体裁的书,读法是不相同的。刘洁老师在今天课堂上本来想呈现一节书评该怎么读,非常可惜没能如愿。在她的说课中,提到了书评类的书一定要关注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你的理解是什么?这个和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需要考量的是一样的。(三)关注话题的选择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问题,多提诠释性问题;少提认同性问题,多提批判性问题;少提简单陈述性问题,多提创意思考性问题;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提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先进行了阅读,然后根据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阅读交流是一种探讨,一种分享,切记不需要标准答案,更多的是要引起孩子的思考和表达。我在想,但问题设计出来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问一问: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吗?这个问题能引起孩子们讨论吗?比如刘洁老师给学生示范了一个:你们看到唐僧前后语言的变化,你们认为唐僧到底是什么性格?昭文老师更是将课堂中生成的事情都变成这样的创意思考性问题:你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妙的嘴巴,不管你要到哪里,它都有魔力带你去,只要你跳进来,千万别说不我数到三的时候,我们来看看你会用什么?生比动作师:很好,停,我看到两种动作。第一种是这样(老师做动作,扇动手臂。力量比较大)是老鹰吗?是麻雀吗?生:不是师:第二种动作是这样,(学生做动作,两个手臂打开,像张开的嘴巴)生:有翅膀的有很多鸟,但是嘴巴大的只有一种,鹈鹕师:如果你觉得他说得对,给他掌声大话题比小话题好,但是要大得适度,始终要围绕文本,不然就变成空谈。四、四个提醒这四个提醒,是对我课堂的提醒。我感觉想说的很多,不知怎么来归纳。但是,看到燕姐的总结之后,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一)如何实现自由表达在昭文老师的课堂里,我听到最多的话语是:“如果你听得懂请你点点头”“如果你有问题欢迎举手问”“觉得不能的举举手”“如果你觉得他对请给他掌声”“不急着举手回答,让同学思考一下”“错的也没有关系,只是想法有些模糊了对不对?”……课堂中的这些句子如润滑剂,润滑着课堂的氛围。(二)教会学生倾听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很重要,我们不遗余力。但是,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在倾听上是很存在问题的。老师没有点到他说的时候,他是不会听别人怎么说,而是沉浸在自己的答案里,或者是表现出不愿意听的样子。我一般采用的方式就是复述。可是,痛苦,浪费课堂的时间。尤其是前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声音比较小的时候。昭文老师的课前谈话对于帮助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很有用。师:看得见的请举手,看不见我的也请举手,要看到我的眼睛才算哦!师:我说话的方式听得懂的点点头。如果你觉得在课堂上有问题,欢迎举手问。师:我发现看你们看我的方式,嗯(有问题)……你们要看他,整个身体都要面向他才对。(老师在教室走动,在各个角度教会孩子与人面地面交流的方式。)(三)合作是需要学习在这个环节里,王老师围绕两个问题,从课堂讨论生成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真正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团队的作用。问题一:你认为长颈鹿、鹈鹕和猴子能合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你不知道没关系。师:有想法的点点头。一点都不知道的,请举手。(举手的过半)师:没关系,你的小组有举手的对不对。请你跟你的小组讨论一下,我给你们两分钟(生交流)2.你为什么爬上桌子?师:我发现上课有爬到椅子上,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爬在椅子上吗?生:因为他们讲的时候,我听不见,所以我爬到椅子上。师:我们听不见别人讲话怎么办?第一是请他大声一点,第二是靠近他。你们刚才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下次如果听不见怎么办?生:请他大声一点师:要是,每个小组都大声生:那也不好3、这算不算跟我合作?师:我觉得你们刚才的讨论每一组都很认真,请给自己拍拍手。回到这里,算不算,你们跟我合作?师:故事里的主人公合作成功的原因是?生:他们都有自己的功能。师:什么功能?生:长颈鹿伸长脖子就可以成为梯子。猴子可以去擦玻璃。鹈鹕就可以成为水桶。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的请拍拍手(生拍手)4.互相体谅也是合作的一种方式对不对?师:你有别的原因的请举手。(学生有些畏难地低下头)师:你们这个时候要非常有自信地看着老师。哦,有点为难你,好吧,你来帮帮他。(另一生回答)师:互相体谅也是合作的一种方式对不对?(有点为难的学生点头)问题2:班级里有没有曾经让你觉得也很愉快的合作经验?试着跟大家分享。5、你觉得这是不是愉快的合作?师:想挑战下一题的请举手。师:我喜欢诚实的孩子。刚才你们跟小组里算不算合作?是不是讨论了两个问题?这算不算合作?师:开心吗?(生答)不是老师说开心你才觉得开心。师:你觉得这是不是愉快的合作经验?生:是……(四)怎么实现把阅读与生活、学习联系同样就是在这一环节,昭文老师把阅读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的。讨论的是关于书的话题,落实的是课堂中的现象,回应的是学生的生活。阅读的价值就在这潜移默化中被放大。在后面王燕老师和李如老师的讲座中也有类似的提法。“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半天的活动,为我这一两个月的纠结解了惑。整本书阅读,不但要读起来,而且要互动起来。在这样的互动中彼此碰撞、成长!感谢班班有读的分享,感谢冯栎钧的课堂实录,感谢燕姐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