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中国首座跨海大桥,工艺惊人,千年不倒!

今天超级建筑给大家介绍一座千年不倒的跨海大桥。

这座大桥就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上江海汇合处的洛阳桥。这个洛阳桥不是在河南的那个洛阳市,而是因为在福建泉州市洛阳江上而得名。具体的就是在下面地图的蓝色圆圈的位置。

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的,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修建的具体时间是从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工期长达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中国第一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以现在的眼光看,洛阳桥的规模已经难以令人惊叹,与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现代跨海大桥相比简直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只要知道这座大桥建成于1059年,就立刻令人肃然起敬。

▼▼▼

洛阳桥从建成的1059年,到今年2019年已经矗立了960年。在近千年间,寒来暑往,浪潮汹涌,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这座大桥却坚强的保存了下来。

史料记载,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

随着千年岁月的流逝,经过多次的修缮后,洛阳桥至今全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

洛阳桥在桥梁届的地位,还不只是因为其历史久远,更因为洛阳桥的建造对世界桥梁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洛阳桥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的创举。

北宋年间,在洛阳桥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洛阳江潮狂水急,大桥基层多次被摧毁。于是,造桥工匠就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洛阳桥也因此被称为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超级建筑科普:筏形基础是指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于是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就是筏形基础。现在许多桥梁、高层建筑都用的是筏形基础。

洛阳桥还有另一项创举。为了巩固基石,洛阳桥的造桥工匠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就是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开创了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这样看来,我们中国的基建狂魔称号真不是吹出来了,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为造桥工匠和基建狂魔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