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记忆:银川北门的李家糖坊
马路对面蓝色地即为原李家糖坊
老银川人都知道,70多年前,银川北门城内的街面上(今中山北街)有一个李家糖坊,前店后作坊,做出的瓜瓜糖、豆板糖、面糖、芝麻糖、三角皮糖,以酥、脆、甜而闻名宁夏城。
那糖坊就是我爷爷李孝开的。
祖辈们夏天在乡下的“李家庄”种田,冬季在城里的塘坊作糖。
从记事起,总见一家老小冬季在热气腾腾的糖坊里忙来忙去,听爷爷说,做糖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制作起来非常考究。
做糖不但工艺麻烦,而且劳动强度很大。
装缸、出缸要起五更睡半夜,时刻要注意火的大小,糖稀的变化。
做糖先将碎米和稗子米淘洗干净,上笼用旺火蒸七成熟出锅,再放在大缸里,加适量发好的大麦芽和开水,然后用炒板搅匀,发酵到待缸中冒泡即好。
然后,将缸下角的塞子拔掉,让糖水流入盆内,再将糖水迅速倒进大铁锅,用旺火迅速翻搅熬,至糖水发粘,呈金黄色的糊状,用抹了油的木勺迅速将糖稀舀到石板上,让它自然冷却,这样糖坯就做好了。
瓜瓜糖的加工分三个程序,焐糖、拉糖、切糖。
焐糖就是将糖坯放在撒了米面的毡上,放在烧热的火炕上焐至发软。
李家糖坊掌门人李孝(1894年--1975年)
拉糖时,在一口开水大锅边上钉有一根圆木桩,将焐好的糖坯拉长挂在木桩上,借用锅里开水的蒸气,由一人把糖坯拉过来甩过去准确地挂在锅对面的木桩上,动作要快,反复拉甩,重叠的次数越多,中间的空隙越大,糖就越脆。
这时糖坊就象桑拿室一样热气腾腾,待糖拉得呈奶白色有二指宽就可放在糖案上了。
切糖就是用糖刀将微凉的糖切成三寸长的小段,码放到糖盘里,放在门外冻上。切糖的时辰特别关键,切早了糖粘刀,不成形,切晚了一切糖就碎了。
切糖最显手艺,通常是由爷爷亲自操刀。
1955年春节李家糖坊全家福
豆板糖的制作比较复杂,先将黄豆泡去豆腥味,煮熟捞出后涃干,放在铁锅里用小火炒,待豆子呈金黄色,铲出放在糖案上用糖板压成两瓣,再用筛子将豆皮、碎块筛出,迅速将拉好的瓜瓜糖的糖坯拉长放在撒有豆瓣的糖案上,豆子就全部粘在糖上了,用糖板反复扞压平整,切成条块装盘,放在门外冷冻。
此外,制作的品种还是豆面糖、芝麻糖、三角皮糖等。早上天刚亮,前来拿糖的小商小贩就排上了队,不一会儿糖就发光了,整个宁夏城都响起了卖糖的吆喝声。
1965年李家糖坊的孙辈合影
作糖一般都是在秋后收购新上市的碎大米、稗米、黄豆、大麦等,入冬糖坊就开工了,人手不够时乡下“李家庄”的本家亲戚就来帮忙。
到来年的春天糖坊就停工了,一年大约能干5个月。
为了保持李家糖坊产品的独特风味,爷爷总是将最好的米用来作糖,稍次的米就留着自家吃。
买最好的炭(太西煤)让炉火烧的更旺,拉最甜的水(东门高台寺水井的甜水)让糖的口味更淳。
爷爷诚信经营宽厚待人,在当时是很有口碑的。
上世纪50年代,李家糖坊参加了公私合营,爷爷开始给公家作糖,存在了20多年的李家糖坊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豆板糖、瓜瓜糖的吆喝声还在。
1998年李家糖坊的儿女合影
1964年以后,大量的“洋糖”以其色鲜味美占领了市场,公家的糖坊关停并转变成了挂面厂。
爷爷失业了,豆板糖、瓜瓜糖的吆喝声消失了, 1975年清明前81岁的爷爷去世了,带走了他的手艺,带走了他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搞多种经营,恰逢父亲退休了,父亲凭着记忆子承父业开始作糖。
但家里地方小,又没有大缸,就将作糖的熬糖的工序省了,直接买来糖稀作。
但当时的糖稀基本上都是玉米熬的,糖总带有一股酸味,比起爷爷用稗子米作的糖差远了。
做了一冬,因费用大、销量低也就停了。
“瓜瓜糖、豆板糖、豆面糖、又脆又甜的芝麻糖”、“二十三,糖瓜粘,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样卖瓜瓜糖的吆喝声,现在已经很难听到了。
1998年李家糖坊的重孙辈合影
如今的孩子对瓜瓜糖也是非常的陌生,这种只有冬天才能做,才有的糖果,却凝结了无数人的回忆。
近年冬季有时也能听到瓜瓜糖、豆板糖的吆喝声,我就想起了爷爷作的糖,想起了曾经座落在银川北城门内大街上的李家糖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