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市良性发展50年:房策有勇有谋,收地不手软,形式丰富人性化
新加坡讯 与香港一样,新加坡多年来同样面对地少人多问题,不过当地却成功在710平方公里的国土内容纳510多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还可达到300平方呎,其在处理房屋供应上值得参考。新加坡政府从上世纪取得自治起,已即着手规划土地供应,在不同法例配合下,征收土地建屋绝不手软。新加坡政府在兴建组屋同时,亦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让人民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屋、亦让房屋增值,妥善处理房屋问题,成为整个新加坡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新加坡在1959年时从英国手上取得自治、至1965年取得独立,新成立的政府一直视土地规划为重点政策,包括评估将来发展需要多少土地、短缺时如何增加供应等。当地每20年便会订出《概念规划》,由政府最高层级规划未来30至50年的发展愿景,每5年亦会更新一次《总体规划》,制订好每一块用地的面积大小、用途等具体安排。
【官民收地一心 地主难反对】
除填海外,收地是新加坡增加土地供应的主要手段,当地设有《土地征用法》、《土地权属法》等法律,作为使用土地的法理依据,当地最广为人知、坐落海旁的组屋区马林百列,便是用收地得来的土地兴建。
获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前任建屋发展局局长刘太格解释,全球不少城市都有收地法律,但新加坡用得最多,而且每块征用土地都有规划方案,得到内阁同意才能征收,让人民感到政府是「为他们做事」,当人民站在政府一边,地主亦难以反对。
【政府兴建 避楼价被托高】
确保土地供应,便能着手兴建公共房屋。筹建组屋的建屋发展局早于1960年已成立,翌年即发生古尔邦节大火,1.6万人无家可归,建屋局成功在1年内安置所有人,成为未来继续发展组屋的基础。与其他徙置房屋不同,组屋从最初推出已经是安全、干净的居住环境,建屋局亦一直妥善管理,包括持续翻新升降机、走廊等设施,且多年来一直由政府单方面兴建,以避免私企兴建而推高楼价问题。
兴建组屋时并非增加房屋供应就完事,而是配合社会发展的其他政策,包括交通、休憩、或新加坡独有的问题等,如建屋发展局从1989年开始实施新例,要求所有城市内,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每个族裔都需占一定比例,以免出现「族群聚居」问题。
【50年「居者有其屋」大增值】
解决住屋危机后,新加坡政府才进一步推动房屋市场发展。当局在1964年起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由政府补贴,以低至每个两房单位4,900坡元(约2.8万港元)价格,向中低收入市民以99年租赁期的方式出售,业主买入后的5年内不得转售。
政策成功为民众拥有的组屋增值,当年女王镇内的单位售价4,900坡元,同区单位现时售价可达22万坡元(约127万港元),至2016年,所有组屋的转售价值逾4,000亿坡元(约2.3万亿港元),新加坡拥有物业的民众比例亦是全球最高。经历逾50年发展,新加坡现时有逾100万个组屋单位,且持续兴建新楼,在上一个财政年度,政府交付最少1.6万个单位,近7万个单位有待落成。
【政府土地不闲置 平整绿化供休憩】
新加坡在规划土地供应时,会预留空白土地,以备未来出现新需求时使用,不过空置的土地亦不会闲置,而是整平土地,开放公众使用,实现与民共享。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在1995年正式推行「白色地段」概念,政府不预设土地用途,而是由市场决定,以滨海湾南部的一幅空地为例,土地从30年前已展开填海计划,并预留至今,日后发展成第三期中央商务区。当局为善用空间,不会闲置白色地段,或任由土地杂草丛生,而是会平整土地、种上草皮,放置写有「国有土地」的告示牌,同时开放公众使用,不少国有土地都可见民众在内散步、做运动,直至需要发展才关闭。(《中国基建报》记者区明玥 新加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