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书法临摹创作要有五种能力,你具备了吗?
本文作者:林培养
作品图片:李双阳 冯错
特此鸣谢
书法学习,不外临摹和创作两大块。
临摹是创作的基础,没有临摹的创作是“无源之流”“无本之木”。我们常说某作品没有师承,就是作者没有临摹。而创作是临摹的目的,是对临摹积累的知识进行整合、提炼。
贯穿于临摹和创作过程中,有五种能力值得我们注意。
它们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虽然在临摹和创作中侧重不同,但却是缺一不可的,下面分别就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 观察能力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为了有目的地模仿一种特定的行为时,首先必须观察有关行动并分析其行动的成分。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门口就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几个大字。自然科学研究这样,书法也不例外。
因此,在临摹之前,必须认真地对选定的字帖进行观察、分析。即所谓的“读帖”。
读帖要注意全面准确细致,不遗漏任何细节。从点画、结构、布局都要深入细致。大小、长短、粗细、曲直、方圆等等,都要看清楚。除了把握形外,还要透过形来体会神。笔者有一短文谈读帖的,录在下面供参考:
读帖有三读。
1、读碑帖文字内容。
2、读作者师承及评论
3、读法帖字法。笔法、间架、章法、精神皆可读。先读形,再读神。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朋友都问,我不会看啊,怎么看。我想,我们是不是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1、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基础理论,比如说一些用笔方面的藏露锋,中侧锋等,结构上的奇正疏密等、墨法上的燥润等,这些基本的概念要弄清楚。
2、读帖要有目的:每次要观察时,先想清楚我这次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用笔呢,还是结构呢,或者其它什么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
3、读帖的程序,这个可能就因人而异了,但大抵可以先整体性观察,一篇、一行、一字的看,待自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提取性观察。


作者:李双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