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座不叫好?国产电影产业怎么了? | 激萌问答
喜欢看电影的萌友可能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电影非常叫座,票房成绩很好,但口碑却一塌糊涂。想必大家都想到了那么几部典型的“叫座不叫好”。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激萌的几位老师以及朋友,看看从他们的“专业角度”,能对这一现象给我们一个解答呢?
问:国产电影票房屡创新高,观影感受却并不都尽如人意,很多电影甚至差评如潮,您认为造成这种叫座不叫好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12
这是正常现象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知名影评人“大旗虎皮”
这是正常现象。票房好的影片必然是平庸作品,在哪都一样。
12
这是电影发展最健康的环境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三联中读主讲人
首先,要排除那些真的很烂,但大众真的很喜欢、票房真的很火的片儿。
你知道,像“大众文化”、“文化工业”这些词在哲学上从来都是多少带有贬义的。但我不想扯这个。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那些票房很好,影片本身素质也不错,但评论(口碑)却不高的那些影片。
我想,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大概是:这种影片真的很好看,拍得也好,也能触动大众,但就是很套路,很没新意。所以虽然讨好了大众,但却很难让那些口味刁钻的影评人和专家满意。
这也是因为大众的评价标准大多是感性的、惯性的,这和那些阅片无数、对电影史如数家珍的学者当然有天壤之别。
当然还有一种并不罕见的情形,就是有一些票房很好、也很有创意的影片,确实一开始也被影评人狂吐槽。
这就说明,其实大众的感知并非始终是消极被动的,相反,他们虽然没有专业的知识,但却有新鲜的感知,有对当下的直接的接触。从这点来看,反倒是学院和体制里面的学者往往变成了麻木消极的一方。
所以,票房和口碑之间有张力甚至有冲突,这简直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这就是电影发展的最健康的环境。
12
国产类型片尚不成熟
王志强: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久经考验的电影爱好者
随着我国建立起大影视公司主导的“类型片”电影工业,“第六代”貌似成为国产电影“导演论”的最后一代。
相对导演论电影的风格化,“类型片”受众群固定,有公式化的叙事模型,仅需裱糊些有卖点的元素标签(明星、话题)即可快餐上市,在固定市场上圈得票房。
可惜刚起步不久的国产类型片还不成熟,有不少“裱糊匠电影”,看着花里胡哨,却又歪七八扭。皆因着急圈钱,卖点标签裱糊之下,叙事模型的母题还不成型:七拼八凑的故事讲的颠三倒四 ,看的上气不接下气。
加之相较看过就算的观众,积极发表评论的人往往更熟悉电影套路,他们期待和评价的标准也更高。
这么一来“裱糊匠电影”的票房与口碑悖论就不难理解了。
12
人人都可以评分
徐國益:台灣東吳大學哲學系助教
青年导演
流水線的劇情,工業化的產品,缺乏深度但是卻沒有喪失娛樂。
在資訊不公開透明的情況下,一般觀眾的意見或許無法形成大勢,但現在像是人人都可以連網的時代,影評已經不是專業人士才有的資格,人人都可以評分,非專業的大眾潮流已經成為影響電影票房的一分子。
就像是豆瓣評分,不一定中肯,但已經成為觀影標準之一。
12
叫座不叫好?
正常!
不小心:迷影青年
中国电影票房,无论是单片票房、单日票房还是春节档票房都屡破纪录,电影其实市场其实是不断膨胀的。
但是与之相对应,从上游的制作到下游的宣传、发行再到院线和观众见面,其中都有很多不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混乱现象出现。
首先在制作上面,有很多不懂电影的人,因为电影市场热而带着热钱成为入局玩家,来参与电影制作上游。钱是砸了的,但质量很难保证。
其实虽然很多影片通过这样的方式上了院线,但百分之80还是要赔钱的,电影变成了有钱人抱着入圈搏一搏的心态玩的一种文化投资。
这样就导致了上游制作环节无法达到其应该具备的专业水准。
而下游的宣发团队则会充分分析市场对片子的可能反应,从而精准定位,做出相应的宣发策略,效果非常可观。
叫座不叫好?我觉得在当今中国电影的“流浪时代”,挺正常的。
激进阵线联萌-jijiinzhenxian-
采访:黄竞欧;排版:朴正敏
-跳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