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正大气象 书法家李多宽用笔墨扎根于时代

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的李多宽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大家,给人的印象是好古,为人谦谦儒雅,其作品有清新高古之风,无论是十多年前的作品,还是最近写的,无不传递出浓浓的历史韵味,散发出独特的古韵和厚重感,这种视觉冲击力和笔墨书香,沁人心脾,直击人心。

业内专家普遍的评价是:李多宽的楷书中可见碑味和帖味,行草书里既有章草又有竹简,无论是大作还是小品,都有二王的韵味,这些“多元因子”在李多宽自己看来就是写多了之后,古人传统优秀文化汇到一起就在笔端的自然流露。

李多宽 楷书 《兰亭集序》

《唐骆宾王诗》

新身份与新责任

2019年12月29日,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李多宽当选新一任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以加强中外书画艺术研究、交流、创作、培训、展览为主旨,是集国际性、学术性、民族性、社会性、公益性为一体的专业书画组织机构。

新的职务让李多宽担起了新的责任和使命。去年新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艺术家群体牵挂在心,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开展面向全球广泛征集抗疫主题作品,歌颂一线白衣天使的活动。李多宽介绍,活动早于去年年初二就已开始,国内有500多个艺术家积极参与创作,通过网络进行作品拍卖,拍卖所得款购买了医疗物资,通过湖北文旅厅捐给了一线医务人员。

李多宽说:“这次抗击疫情期间及时组织书画家积极行动,我们自己本身要走在前面,这就是一种时代的召唤。艺术家应该顺应时代,和时代同呼吸,始终扎根于我们这个社会。”

( 行草 王维诗五首)

常以书写的方式来读书

李多宽坚持书法写作已有50多年,一直在写。用他的话说,“工作之余我从来没有停过,在某种意义上,写书法是我的一种生活常态。”读书写字是李多宽除了工作之外唯一的爱好,他从来没有丢过,无论多忙都一直坚持。他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符号,中华文化5000年从没有断过,汉字是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在接触汉字、书法过程中,李多宽沉浸其中,投入了很多精力。“完全是一种感情上的特别喜欢。”李多宽说。

李多宽常以书写的方式来读书,他特别喜欢抄写传统传承下来的最原始的经典,如儒学中的《四书五经》、佛学中的《金刚经》、道家学派的《道德经》等,他曾为总结这些经典举办过“书写经典”的展览。几十年的抄典练书让他体会到,这样的方式恰恰契合了古人写书法与做学问长期并行,久而久之之后才能做到的融会贯通。“只有融会贯通之后,书法才能体现人文精神。写字仅仅依靠技巧是到不了道的地步,学问不打通,书法是高不到哪儿去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局部

《北魏石门铭》局部

好古学书,笔端流露自然

李多宽是北大历史专业出身,尽管没有从事历史研究,但他对古代文学较为喜欢,他常说自己好古,学习历史对他的书法影响很大。在他的书法实践中,他常常从历史的文化角度去思考书法,他用大量时间游历在中国历史当中,因本身喜欢而将之当做生活常态。他认为,中国书法3500年的历史财富本身就构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后学者在学习书法技巧之外,还应懂得文字、美学、思想、政治有关的历史知识才好。李多宽说自己不会去研究一些微观史学,但对整个历史的纵深感,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文化现象他都很清楚。“做到这样的心中有数,在学习前人这些宝贵遗产的时候,我们就变得更加自觉,弯路就会走得少,一下子就能切入到点上。”

在李多宽看来,中国书法在晋唐时期已堪称完美,尽管书法史一直在发展,后来的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和社会时代对文化的需求呼唤,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都没有离开晋唐提供给我们的文化传承。

因着对古文字的喜欢,李多宽在自己的书写实践中,对中国书法每个阶段的特征认真思考研磨,他的作品所展示的面貌相当丰富。作品书写自然,常常体现出历史的韵味,如他的楷书中既有碑味也有帖味;行草书里既有章草又有竹简,还能看出隶书的味道,当然也少不了二王的东西,这些多元因子在李多宽自己看来就是写多了之后,古人传统优秀文化汇到一起自然就在笔端流露。

《千字文》局部

《宋苏东坡词一首》

追求正大气象,融书法于时代

著名书法家孙晓云曾精辟概括李多宽的书风是:清、静、淡、雅、禅。李多宽觉得,写书法不仅在读书,心中也应淡然,守住心里一颗淡雅的心,流露出的就是非常干净的作品。李多宽总结自己的书法路径是传统的正大气象,喜欢并吸取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往前走,老老实实地去做事,这就是李多宽的书法追求。他也强调,临摹传统的目的不是让大家了解他的学术立场,他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其书法的本源。李多宽始终坚信书写的实践需要自觉性,多下功夫打牢基础,把书法与学问整个贯通到自己的意识中,形成自然融合。

李多宽非常注重书法的传承。他认为,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古人留下的宝贵书法财富值得后人好好沉浸其中,吸取营养,下足功夫去学习、去传承。他担心在当下数字化的时代,如果丢掉传统书法,定会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他觉得自己应尽一份责任。尽管已经66岁,但他有信心传承好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贝。“书法一定要有时代精神,在这方面要不断研究。跟上时代脉搏,中国书画史实际是伴随时代前进的。我们的任务很重,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收获,但在这条路上,我们还会不断地深入下去。”

李多宽坦言自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和义务,尤其在当下多元化的时代,仍然要有民族凝聚力和情感抒发。在平常工作中,李多宽也会动员书画家,面向更多的社会基层,多写多创作,融入时代生活,体现时代人文精神。

《欧阳修醉翁亭》局部

《宋姜䕫词》局部

録自《汉司马迁 史记》

録自《白虎通》

(0)

相关推荐

  • 中国艺术·百年传承——艺术家陈振华

    摘要: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为喜迎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隆重推出"翰墨颂党恩·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来自百名书画行业先锋人物的故事<中国艺术· ...

  • 史锋ll李凭甲:以碑立骨大气象

    李凭甲:以碑立骨大气象 史锋 书画同源,功在同修.当代著名书画家李凭甲前辈,就是一位深谙书画同源之论,深琢书画同修的大手笔.他把书法与绘画两门法度统一在一起,见证明书画文化原本一体,不可分流的正大气象 ...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特别推荐艺术家———王炳臻

    王炳臻,原名王佛川,笔名翰墨缘.原籍广东省汕尾市人.一九七九年移居香港,现为中国国际书画家收藏家协会荣誉会长.中国香港人民艺术协会会员,香港千里墨缘书画会副会长.文化通行国际艺术联会会员.两岸和平发展 ...

  • 国粹艺术名家——李忠贤

    李忠贤简介 李忠贤,一九四四年生,陕西省洛川县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协黄陵洛川分会副主任,西安盛唐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延安鲁艺书画院院士. 李忠贤研习书法愈六十年,功底扎实 ...

  • 「艺术传承」—— 李国祥书法作品鉴赏

    李国祥,男,1957年生人,大学文化,现任山东省济南市园博园书画院副院长,齐鲁南天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长清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 ...

  • 继往开来:书写中国传统文化新史诗——高健林

    高健林(高健凌),艺名高林,法号如健居士,南塘阁主,上海市人.在书画界,说起沪上高健林老师,他不仅是一位擅长各种题材的"多面手画家"更是一位对书画始终葆有虔敬.勤谨.探索.开拓精神 ...

  • 羲之文化传承人王杰宝获“一代名家”荣誉称号

    国宾礼艺术家.羲之文化传承人王杰宝 人海观察网山东讯(张春兄 冯爱云) 近日,著名书法家.羲之文化传承人王杰宝先生,获得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授予的"一代名家"荣誉称号. 中国名家艺术 ...

  • 中国艺术·百年传承——艺术家陈树森

    摘要: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为喜迎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隆重推出"翰墨颂党恩·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来自百名书画行业先锋人物的故事<中国艺术· ...

  • 一代名家——张泗端

    性道一体,道法自然--张泗端 张泗端,号端石,中共党员,1953年生.当过知青.工人,戎马半生.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 ...

  • 生命的正大气象

    放寒假了.工作也告一段落.回首一年的经历,稍微喘口气后,心里又有一阵空落落的感觉.年岁渐长,越觉得岁月可贵,越不敢辜负自己的光阴,唯恐时光的印记里,留不下自己的影子,这段日子不是浪费了吗?晚上,我一直 ...

  • 【看展】正大气象——全国正书六家展(高清作品集)

    转自书法派  特此鸣谢 正大气象--全国正书六家展 正者, 规则端正,守一而止 大者, 通行无碍,书肇自然 跨越疫情, 经历预展, 正大气象--全国正书六家展 展览时间: 4月27日一6月20日 展览 ...

  • 【学颜】华国锋颜楷《岳阳楼记》,正大气象!

    华国锋 华国锋 1921年生,曾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华国锋带头粉碎"四人帮"后,其题词.题字被人们视为巨大的荣耀,很多地方的党报.党刊 ...

  • 一招解决矛盾,创作的作品有正大气象或险峭之美

    有理论家提出,艺术创作就是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当矛盾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是为艺术的最佳或说最美状态.如欣赏表演艺术的各类剧目,人们在悲与喜的矛盾中体会艺术的高潮,或者说在起起落落的中体会剧情与情感的表达 ...

  • 书法丨孙伯翔——清凉之境抒风骨,正大气象谱华章

    修身正心游瀚海,耄耋之年砚耕忙. 清凉之境抒风骨,正大气象谱华章. 魏碑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书法体系,也是北朝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文化反映.北魏书体中公推最有代表性的名作,便是<张猛 ...

  • 华世奎大楷《朱子治家格言》,看看什么叫正大气象!

            华世奎(1863-1941),号璧臣.先世由江苏无锡迁居天津,经营盐业,为一时豪富,天津"八大家"之一.16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朝廷深爱其才,破例召入宫中,担任 ...

  • 同样是书协理事,他的楷书坚守传统,行书有正大气象

    时下,人们对书法的追求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用针管射,有的用鸡毛画,有的闭着眼睛写,等等,这些对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大胆创新"(应该说是亵渎),引起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极大不满.尤其是一 ...

  • 乾隆皇帝御题的匾额,是不是有一股正大气象?

    乾隆帝 楷书匾额"阅古楼" 乾隆帝 楷书"天骢神骏" 乾隆帝 行书"真如 乾隆帝 楷书 "兰陔介寿" 乾隆帝 御笔"名阀 ...

  • 赏书心得:再谈书法之正大气象从实用文字来...

    赏书心得:再谈书法之正大气象 从实用文字来说,"馆阁体"和印刷体(包括正楷仿宋体隶书黑体行书等),都是极具正大气象的文字. 但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说,这两种字表面上看,可得性强,变化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