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为何不灭越国,战国竹简揭开谜团,《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爆发一场争霸战,史称“夫椒之战”,吴军大胜越军大败,勾践率领仅剩的5000越军,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越国面临亡国之祸。

伍子胥认为“今不灭(越国),后必悔之”,建议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但在另一面,勾践在范蠡等建议下,采取美女、重金贿赂吴国太宰伯嚭,相传后来还送出了美女西施,最终夫差听从太宰伯嚭(pǐ)的答应越国求和的建议,于是越国向吴国投降。

如果事情至此,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虽然春秋无义战,诸侯灭国无数,但毕竟很多争霸战最终是为了征而服之,并不谋求领土和灭国,吴国放过越国符合时代规则。然而问题在于,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灭了吴国夫差自刎,于是夫差放过越国与勾践灭掉吴国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夫差成了历史上缺乏远见、好大喜功、盲目武断、亲小人远贤臣的君主,在史书上留下了耻辱的一页。

二千多年之后,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尤其是清华简中的《越公其事》,揭开了夫差真面目,也让吴越争霸中这一战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原来夫差放过勾践另有客观原因。

01

吴越两国相邻,地处江浙一带,是数百年来的死敌,不死不休的那种。

到了晋楚争霸晚期,吴越之战又夹杂了一丝代理人战争的味道。晋国结盟吴国,提升吴国战斗力,战略目的是“疲楚”,而为了对抗晋国战略,楚国拉拢越国对抗吴国,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很可能是楚国在人才上支持越国。勾践灭吴之后为何要杀楚人范蠡、文种?细细品味一下,勾践再怎么心胸开阔,也不会让接下来的敌国之人(吴亡之后,越楚必战)位居本国高位吧。

夫椒之战前两年,吴王阖闾伐越,与勾践战于欈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但勾践骨骼清奇思路奇葩,派敢死队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走到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这一幕让吴军目瞪口呆,越军趁机发动偷袭,吴军大败阖闾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

夫差继位之后,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吴国国力大增,准备一雪其耻。于是,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夫差仓促应战,结果在夫椒之战中吴军大胜。

夫椒之战五年后7年,夫差由江淮北上争霸,当时中原主要有晋国与齐国两大强国,夫差两次征伐齐国,甚至在艾陵之战中全歼10万齐军,在于晋国会盟争夺盟主之位时,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攻吴王,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

公元前482,夫差再次率军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池,由于吴国国内空虚,勾践趁机偷袭,俘获吴国太子友。吴人连忙向夫差汇报,由于夫差害怕勾践偷袭的消息被诸侯获悉,于是一连杀了7个报信者。会盟之后,夫差派使者带上厚礼与越国媾和,勾践同意议和。

接下来几年,越国屡攻吴国,最终在公元前473年灭吴。史书记载,越王勾践想把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夫差说:“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纵观夫差一生,尽管最终是一悲剧,但总体而言不能说夫差昏聩,应该是一位有为之君,接任国君之位才两年,就大败死敌,之后又能北上争霸,还歼灭了10万齐军。更为重要的是,夫差与勾践之间,不仅累积了持续数百年的仇恨,而且还存在两年前的杀父之仇,在可以轻松灭掉越国的情况下却放之一马,怎么看都不太符合逻辑。

02

2008年,清华校友从境外拍卖行,拍到了2388枚战国竹简,随即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后来将之命名为“清华简”。夏商周断代工程组长的李学勤评价,“(清华简)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2017年,清华简团队发布了一部分整理报告,其中最为重磅的是《越公其事》,全篇共75支竹简,共三千余字,堪称目前最完整的勾践灭吴故事的出土文献,详细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后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重新崛起、灭掉吴国的经历,对研究春秋吴越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令人震撼的是,《越公其事》中的不少记载颠覆了历史,其中夫椒之战后的一段记载,展现出了另一个谦卑恭谨、谨小慎微的吴王夫差形象。

传统《史记》等史书记载,夫椒之战后吴军包围会稽山,勾践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希望伯嚭劝说夫差答应越国“臣事吴、男女服”的臣服。伍子胥极力反对,但夫差一意孤行,只愿意听从伯嚭建议。《越公其事》却彻底颠覆了这一段历史。

《越公其事》记载,夫差答应勾践求和,是因为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是基于现实情况的理性考虑,根本就与美女、重金等无关。

《越公其事》:吴王闻越使之柔以刚也,思道路之修险,乃懼(惧).......吴王曰:“今我道路修险,天命反侧,岂用可知?自得吾始践越地,以至于今,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今彼新去其邦而笃,毋乃豕斗,吾于胡取八千人以会彼死?”申胥(伍子胥)乃惧,许诺。

首先,夫差考虑到越使文种说话柔中带刚,判断越国并未人心涣散,加之“思道路之修险”,于是有些担忧。其次,战争打到这一步,吴国善战之士伤亡过半,别说战斗力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将士人心都不稳了。第三,越国不是剩下5000兵,而是还有8000兵,实力还很强大。第四,伍子胥听到夫差分析之后,“乃惧,许诺”,君臣之间没有爆发激烈冲突,反而是伍子胥觉得夫差言之有理。总之,夫差分析发现没有必胜把握,于是才答应求和,算是见好就收。

夫差答应求和之后,与越使文种交谈时,更是显示出了夫差修养,颠覆了传统形象。

吴王乃出,亲见使者,曰:“......孤所得罪,无良边人,称尤怨恶,交构吴越.....孤用愿见越公,余弃恶周好,以徼求上下吉祥......孤用委命竦震,蒙冒兵刃,匍匐就君.....孤敢不许诺恣志于越公?”使者返命越王,乃盟,男女服,师乃还。

夫差言辞极为谦卑,毫无嚣张跋扈,甚至更像是失败者的求和,看似不可思议,实则符合时代特征。春秋时期,战胜者往往都是这种态度,这就是当时的战争礼仪和君王基本修养。

与此同时,上书文字还显示,越国只是“乃盟,男女服”,并未出现勾践携妻侍奉吴王的故事。

03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越公其事》可不可信?如果《越公其事》才是真相,那么为何包括《史记》在内的诸多史书,却会描绘出一个昏聩、盲目的夫差形象?

《越公其事》,顾名思义主要讲述的是越公勾践往事,前一部分着意突出夫椒之战兵败之后,勾践不卑不亢的气节,表露出勾践求和时的示好和决绝之意。勾践为了求和,只是派出一个嫡女为夫差打扫宫殿,一个嫡男作为侍卫之类,并没有勾践携妻入吴侍奉夫差等。吴越盟约之后,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详细描述了勾践实干兴邦。勾践灭吴之后,并未对夫差赶尽杀绝,而是表现出仁慈之心,让夫差颐养天年。

乃使人告于吴王曰:“天以吴土赐越,句践不敢弗受。殹民生不仍,王其毋死。民生地上,寓也,其与几何?不榖其将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屈尽王年。”

显然,《越公其事》颠覆了传统记忆,那么与传世文献相比,两者谁更为可信呢?

传世文献中,勾践有三个特征:一是强调勾践忍辱负重,二是善于阴谋,三是背信弃义。尤其是勾践携妻入吴侍奉夫差,灭吴之后迫不及待要杀夫差(吴越春秋记载)等,塑造了一个善于隐忍、阴险毒辣、穷凶极恶、背信弃义的小人形象。但作为一个大国之君,之后还曾北上争霸的勾践,勾践的所作所为只能让人不可思议。

可见,不能说《越公其事》一定就是真相,但至少比包括《史记》在内的传世文献更符合时代逻辑。因此,《越公其事》上描述的夫差事迹,应该也是更让人相信。

至于传世文献为何将夫差、勾践形象扭曲,原因很简单,就是文人为了警醒君王,不能学夫差的昏聩与放松警惕,因为敌人都是穷凶极恶阴险毒辣,一旦放松就会亡国,一旦亡国就会被杀。因此,古史中的夫差与勾践争斗,就犹如一部精彩的小说,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情节跌宕起伏。

司马迁著史时,还能尽量客观,所以《史记》还不算夸张,但如《国语》之《吴语》和《越语》、《吴越春秋》等记载,简直就是一部历史同人改编小说。其实,诸子百家兴起之后,文人篡改经典以实现政治抱负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传世《道德经》中的“法古”,考古发现原版是《法今》,篡改一个字,意思大不同,法今是法家基础,法古是儒家基础。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著史并非没有私心,真正恪守客观态度、摈弃主观立场的史家极为稀缺,即便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贬低卫青霍去病而过度褒扬李广,因此想要认识历史人物,就必须综合多家史料典籍研究,否则就容易偏听偏信、以偏概全。

综合《越公其事》可见,夫差固然是亡国之君,但至少在与勾践的这一次交锋之中,夫差并未做错什么,也不能说他错失天赐良机,时势使然也。

参考资料:《越公其事》、《史记》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