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文化名城--- 太谷(玄明阁)

【范村东阁】

上一篇写到楼阁,不能不让我想起“玄明阁”来。在三晋大地上矗立着为数众多的古代楼阁建筑,她们耸入云端而高高在上,千百年来俯瞰着建造她的人的一举一动。但她们的命运似乎多有不济,象玄明阁这样的高楼,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衰弱。当她看着浮躁的人们用数以百千万计的金钱去建造新式的、想当然地臆造到毫无意义的城墙、寺庙和塔台时,光鲜妖艳的瓷砖和未必不朽钢筋混凝土,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她对它们的鄙夷和不屑一顾!她高傲地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苍老身躯,似乎在下定决心:当这些废东西全部倒下时我依然站着......


【“县保”标志碑】


【玄明阁】

玄明阁,因位于太谷县范村镇东街口,而被俗称“东阁”。始建于大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现存楼体为清代乾隆年间修葺后形制。玄明阁外观为四檐歇山顶,蓝色琉璃瓦覆盖,黄色琉璃瓦饰脊,整个楼体由砖砌基座和木构楼身两部分组成,楼体通高约20米。砖砌基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0米,正中间辟出东西向的门洞过街,因建造在斜坡地形上,故而楼身外侧更加高大雄伟。


                           【楼体外侧(东向)】

【楼身仰视】

玄明阁木构楼身部分三檐一平座下,共装设各式斗栱88朵,上下角柱铺作和顶檐下前后明间均出斜栱,而底层檐下前后明间各补三朵,显得疏密有致。楼身内设四根通天柱,平座上装木护栏。


                         【底层隔扇门和直棂窗】

【底层角柱铺作】

【底层柱头铺作】

看到檐下的这些斗栱形态,和高翘的后尾,甚至能够让人嗅到些许宋金的气息,我都有点怀疑她的诞生时间了。祁县的兴梵寺大殿也是清代康熙年重建后所遗,呵呵,看看她们是不是很相似哦!山西的木构有时候确实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时,她们给人的感觉往往有点晕。

【二层柱头及补间后尾】


  【二层补间】

【二层转角铺作】

【顶檐下后明间】

【顶檐下】

【上层梁架】


【楼梯】

【上层楼身内西南角】

玄明阁中供奉着真武大帝,也就是说,玄明阁其实是“真武阁”。二层上四面原装设16扇隔扇门,阁楼正中设置两米见方的神坛,“文革”中被捣毁的真武大帝像没有清理,一片狼藉。完全是捣毁时的原状保留了几十年,现在上去仍能看到这个惨状:真武大帝的残肢断臂遍地,神坛立架上甚至还有彩塑残留,看来“革命”的不太彻底。

【神坛遗迹】

                             【塑像残件之一】

                             【塑像残件之二】

                               【木护栏】

                             【残破的楼板】


                              【门洞外侧的题刻】

【基座后部及楼身后侧】

玄明阁右侧附建有单坡顶二层两开间砖砌楼阁一座,阁身与基座同时建造,可能是玄明阁的“楼梯间”。因为从左侧护墙的破损处即可登上玄明阁,所以我没进去看。在玄明阁基座后部,遗留有清代的《重修玄明阁碑记》等碑碣三方。


                              【附属建筑】

【护壁上残留的琉璃构件】


                              【玄明阁上东眺】

【琉璃砌造的脊刹】

【檐角】

                         【回望玄明阁(西向)】
   其实,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曾三次来过范村。第一次在1990年来的时候,我从村西口进入,一眼就能看到玄明阁(正是上图中的景象),当时还没有照相机,但是我曾走过去看她时才却发现:在她的前后各有一座楼阁建筑,后面的楼阁叫“三教阁”(现仍完好,以后介绍),被她挡住了看不到;而前面的楼阁叫“东岳楼”,就在上图中那个汽车停放的位置上,我依稀记得当时东岳楼的楼身和门洞就已经毁坏,但是砖砌门洞的两侧砖墙遗址尚存。如今东岳楼已经片瓦不存,只有“县保标志碑”还在原地。也就是说我当年看到的是一处“楼阁建筑群”,三座楼阁相互之间的距离约100米。

                         【东岳楼“县保”标志碑】

第二次来是在七年前,是为收集旅游门券而来,当时我从村北口进入,直接去了园智寺,后来又去找一个奇怪的“民兵博物馆”,因为知道玄明阁肯定没有门券,所以没有来看她。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相隔时间已达13年之久,范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村庄面积扩大了许多,而且外围道路和村庄布局也改变了很多。今天是第三次来,我哪儿也不去,只为了看她。

(0)

相关推荐

  •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十四:宁寿宫区(下)

    看完珍宝馆里的宝贝,你一定不要顺着宁寿门.皇极门原路退出去,那叫倒行逆施.你要顺潮流而动,往宁寿宫后面走.从西边走到宁寿宫后面,一定要左右看看.往左一看,那是宁寿宫花园,就是著名的乾隆花园.疫情期间不 ...

  • 古代的超高层建筑 | 塔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新生小号,原创不易 希望各位关注.点赞.转发朋友圈支持 设下一个计 设计,就 ...

  • 武 斌丨飞云楼

    偶然翻看原来的老照片,发现一张当年青涩的我在飞云楼前面照片.时光荏苒,照这张照片已经三十年了,后来我也几次来到飞云楼下,并有两次登临.登楼时脚踏在木楼梯上,发出厚重的"吱呀"声,直 ...

  • 万荣东岳庙|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古诗十九首 中国古代有很多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因有名人诗文加持而家喻户晓,但这四大名楼原物早已不存,如今看到的都是仿古钢筋水泥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3【东岳庙与飞云楼】

    大山带你走黄河 万荣县有东岳庙,位于县城所在地解店.寻找东岳庙很容易,庙位于县城繁华地段,与现代建筑群混居排列,即便是民谚中,那个半截插在天里头的飞云楼也一时无法感受到其高耸入云的雄姿. 购票入山门, ...

  • 【山西的一些古代楼阁】图1:霍州鼓楼 ...

    [山西的一些古代楼阁] 图1:霍州鼓楼 图2: 石永市楼 图3: 吕梁孝义村过街楼 图4:祁县镇河楼 图5: 孝义中阳楼 图6: 介休环翠楼桥 图7:平遥市楼 图8: 韩家庄魁星楼 图9: 中卫村过街 ...

  • 山西历史文化名城--- 太谷(果树所古庙)

    [北梁关帝庙] 太谷果树所,这个名字是对外的简称,它的全名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谷)果树研究所",是一座集常规落叶果品的研究.开发.收集.保护.培育.储存和种植于一体的大型科研生 ...

  • 山西历史文化名城--- 太谷(观音堂)

    [贺家堡观音堂] 出太谷县城以西约2500m处有村庄叫贺家堡,村庄正街东口遗有观音堂一座,为清代建筑,庙堂座东朝西,一进四合院布局.建筑保存完好,有山门及钟鼓楼.左右配殿及厢房.正殿等.因寺院中原供观 ...

  • 山西历史文化名城--- 太谷(沙沟关帝庙)

    [沙沟关帝庙] 沙沟村,位于太谷县胡村镇以东乌马河北岸的丘陵台地上,村庄虽不大,但残留着几处古迹,关帝庙就是其中之一.沙沟关帝庙座落在村庄的西口,为一进坐西朝东的院落,东西纵深约30m,南北宽约12m ...

  • 隋朝历史人物——魏玄

    魏玄,字僧智,新安人.南北朝后期时曾任北周骠骑大将军和刺史等职,领京北尹.隋初,官拜金紫光禄大夫.魏玄祖籍任城(今山东济宁),其父魏承祖在北魏宣武帝时期从南齐投奔北魏,并安家于新安.魏玄生长于新安,他 ...

  • 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公示稿) 一.总则 1.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 ...

  • 宋朝历史人物——司马光(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

  • 宋朝历史人物——韩琦(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琦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 ...

  • 宋朝历史人物——赵汝愚(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赵汝愚早有大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授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 ...

  • 明阁高踞 赣水北去——八境台

    虔洲八景于古城墙东北角最险要处,成为赣州城的象征 因苏东坡作诗虔洲八景而得名 每登一层,景开一面,是观赏章贡之水的最好去处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明阁高踞 赣水北去 -- 八境台   八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