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由来
“同志”一词的由来和含义
提起“同志”一词,中年以上的国人皆耳熟能详。它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频率极高的名词,在神州上空飘忽回荡。而当今时日,却已风光不再,另有所指。笔者偶来雅兴,将其词源流变考释一番,冒昧奉上,以飨读者。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查1979年版《辞海》,对“同志”一词的解释有三个义项:(1)志趣相同;志趣相同的人。(2)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的成员相互间的称谓。(3)我国公民彼此间的一般称谓。而考其词源,在古代典籍中现身甚早。《礼记》有云:“同窗为朋,同志为友”。左丘明《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含义作了阐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有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由此可见,其本义为志趣相同,后引申为志趣相同之人,即上引《辞海》的第一义项。中华古典巨著《红楼梦》第一二零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中,有“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之语,不难体味出同志一词的含义。古语中,词义相近的名词尚有同人、同侪、同道、知己等。
尽管“同志”一词为古代汉语所固有,但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同志”,应属出口转内销。在英文中,有comrade一词,在拉丁文中作ca鄄marada,法文作camarade,皆源自希腊文kamara。其词义为“亲密伙伴”或“忠实朋友”,与汉语“同志”十分接近。近代以来,深受汉文化影响并使用汉字的日本对西方开放较中国为早,他们首先用“同志”对译com鄄rade。1875年出版的《开化必要大全诸证文例》便有“同志”一词,所指已是comrade。同志社大学在1875年设立,其后,以同志为名的各种机构如“文学同志会”、“大阪同志社”等陆续成立,在1880年代已十分普遍而活跃。悄然之间,“同志”成为东瀛的强势名词。
时至清末,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受日人影响,会员之间规定以“同志”互称。宣统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将民办川汉、粤汉筑路权出让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民愤,四川反响尤其强烈,成立“保路同志军”,一时达数十万众。中华革命党和国民党内部也互称“同志”。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已互称“同志”。不知不觉间,“同志”一词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政党内部成员和政治志向相同者相互之间的称呼。孙中山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其在《总理遗嘱》中,也曾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之呼吁。在“同志”一词强调志同道合之外,还可表示地位平等。
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俄文中ТОВАРИЩ一词,其含义与中文“同志”含义相同。沙俄时期,俄国革命党人中已流行ТОВАРИЩ这个称呼。十月革命后,该词被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广泛采用。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便有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涵义。这是我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因国共两党均使用该词,所以其影响日益扩大,但主要局限在政治生活领域。192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与外国共产党及工人组织之间,互称“同志”也多了起来。
现当代文艺作品中,可称同志者的形象往往是正面人物,高大无比。譬如在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由孙道临扮演的地下党工作者李侠,在敌人已冲进门的情况下,仍然镇定自若,发完最后一封电报,又加上一句“同志们,永别了!”令观众悲壮情感顿生,久久难以释怀。由于文艺作品对社会生活有强大的引领和浸润作用,使“同志”一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个称呼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亲切尊敬的互相称呼。毛泽东同志在1959年指示,要大家互称“同志”。1965年12月14日,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不要叫官衔。至此,“同志”这一称呼已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呼,而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方式。当时流传着一个笑话,讲的是某小伙参加工作领到工资,父母让他给家里交钱,他不仅一毛不拔,还修书一封,云“父亲母亲老同志,兄弟姐妹新同志;新人新事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折射出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在“左”风大盛的“文革”时期,“同志”成为党内和人民内部成员之间相互称谓之特权,并颇引为荣。而被视为阶级敌人和准阶级敌人者则无此资格和待遇。在受尽迫害之后,只听到一声“同志”,辄令那些背运多舛之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世事多变,白云苍狗。1988年,在筹备香港“第一届同性恋电影节”时,对如何将LesbianandGayFilmFestival译成中文,司其事者曾绞尽脑汁。因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同性恋”一词已形成不良印象,故而有人建议挪用“同志”一词代替同性恋,以期淡化其爱欲关系。想不到此举竟成为奠定华人同志运动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主流媒体也逐渐采用“同志”一词代表同性恋,一时间,“同志影片”、“同志文学”等名目风靡台湾、大陆及世界各地。如今,连同志的汉语拼音tongzhi一词,也逐渐被英语世界所确认。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先生”、“女士”、“太太”、“小姐”、“老板”等词语频频出现在人们口中之时,“同志”一词开始退出主流并逐渐被世人所淡忘。加之其与“同性恋”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使许多人觉得在今天相互之间称呼“同志”不仅“背时”,而且滑稽,甚至带有暧昧的色彩。
抚今追昔,“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先干为敬”的来历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先干为敬。参加宴会,或者朋友聚会,在酒桌上大家喝酒时,主人会说:“我先干为敬”!那么什么是先干为敬呢。说起这种古代的喝酒礼俗,那可是起源悠久、体系完整。}
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中国周代就有饮酒礼,喝酒时,要行“献、酢、酬”这三个仪节。酒席开始,主人要在客人之前先喝一杯,就是“献”,那客人也要回敬主人一杯,叫做“酢”(念zuò,指客人用酒回敬主人,亦称“报”)。那么既然是喝酒,主人要劝客人多喝,自己就要带头多喝,被称为“酬”,那么你看,主人都这么热情了,咱们做客人的自然是畅饮了,以此来回应主人的盛情厚意,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应酬”。别看有这么多的讲究,总结起来也就一个理:“先干为敬”!:
那么你知道吗?先干最早可不是为了敬。不为敬,那为什么呢?原来古代有很多有坏心眼的家伙,为了达到各种的目的,专门往酒里放点砒霜、鸩毒、孔雀胆,那都是夺命的阴招啊,还有放蒙汗药的,水浒传里就有描写。有很多有名之士就这么被毒死在酒里了。所以,酒席之上主人先饮是为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的意思。这样的礼俗慢慢传下来就成为了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了。
“县官不如现管”中的“县官”是指谁
“县官不如现管”,这是一句知名度极高,被人们经常引用的谚语,以指代相关的人事现象。
这句名谚中的“县官”指什么?长期以来,它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一县之长,有关的著作,引用的论文等,均主此说,比如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常用谚语词典》一书,即解释为“一县的最高长官”,这几乎已成了定论。
近来,有人认为:“县官”理解为一县之长其实是个误解;这一句子中的“县官”实际上是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或者是指权力的象征朝廷。其理由是:在中国古代,曾以“县官”来称呼天子。据地理学专家考证,上古时代的“县”,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即王畿(国都),以后又逐渐发展到泛指全国。所以,古代的天子很自然地又被称为“县官”。从地理沿革的变化来看,“县”之大小不定,春秋时“县”大而“郡”小,秦代郡大县小。据考,县制始于春秋战国,秦代一个郡管辖几个县;汉代时,则郡国并存,国以下也有县,隋唐以后县隶属于州或府。又,古代设置的县大概有三种情况,其中有一种是通过兼并战争,在吞灭了小国以后设置为县,这样的县就比较大,并不是名谚中所指“县官”的范围。古史的有关记载也可证得这一点。如《史记》的“绛侯周勃世家”记载道:周亚夫的儿子为他买皇家的葬器,但没给雇工钱。结果,“庸(通“佣”,指雇工)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即周亚夫)。”以周亚夫的显赫地位,其子当然不会去盗买一个小小县官的器物。这里的“县官”就只能专指天子而言,也和上句的语言环境相吻合。唐代司马贞则更明确地指出:“县官谓天子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可以说,以“县官”称天子,历代沿用。
再如《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卷曰:“今编户齐民,兄弟宗族尚相恤;身为天子亲属,旦夕莫必(决定)其命。县官待我如此,天下何事不可为乎?”燕玉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弟,文中所指的“县官”,显然是指侄儿建文帝。而句中的“现管”,经分析认为指地方官更为合理,应包括一县之长。县官不如地方官,这个“县官”当然不能包括一县之长,否则就不能说通了。既然这句话中的“县官”不是指一县的长官,那它就只能是指高高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天子了,或者说也可指称朝廷。因此,“县官不如现管”这句名谚的本意应该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许多方面也不如掌握实权的地方官”。在实际使用“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话时,人们常把“山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连在一起引用的。这里,“县官”就非天子(朝廷)莫属了。
有人还以为,“县官不如现管”中的“县官”只是一个泛称,并没有具体确定的指称对象。“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谚语,经考最早出现在古立高的《隆冬》一书的第四十四章中,文曰:“虎不离山,龙不离海;做官也要做地方官,县官不如现管”。这里的“现管”,当然是指具体掌握某项事务实权的人,而这正是这句话所要突出的重点含义,这和人们引用时的实际目的也是相一致的。至于在句中为什么会写上“县官”一词,是因为“县”在古代是一个初级行政区划、基本的核算单位,“县官”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很有知名度,所以就很自然地被写在句中,成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泛称。“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大官,在许多方面不如那些具体掌握某项事务实权的那些人。另外,再从实际生活来看,高于或低于“县官”的各类官员,同样都存在着不如“现管”的情况,可见,句中的“县官”只能是个泛称。 ------作者:俞奭勋
“悬壶”为何代指行医
人们把行医卖药称为“悬壶”,“悬壶济世”这一成语是称赞那些治病救人、医德高尚的医生的。
为什么行医卖药叫做“悬壶”呢?这个“壶”到底是什么东西?
原来,这里的“壶”和“瓠”是通假字。“瓠”,瓠瓜就是葫芦。“悬壶”悬的就是葫芦,而不是酒壶之类。“悬壶”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
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名医,还不懂医术之前是个市场管理员,市场上有位卖药的老翁,费长房天天见到他来卖药。
这位老翁卖药不同别人,他在街头摆摊的时候一定随身悬挂着一个葫芦,收市之后,老翁偷偷地钻进葫芦里不见了。
这一幕本来没有任何人看到过,不过有一次却被费长房偶然在楼上看见了。
费长房认为这位老翁一定是位异人,于是携带着许多酒肉前去拜见。
老翁摆谱说:“明天你再来吧,今天就不要烦我了。”
第二天费长房又带着礼物去拜访,老翁一见到费长房,就拉着他一同钻进了葫芦里。
费长房眼前一亮,只见葫芦里华屋玉堂,美酒佳肴,简直是一处豪宅。
两人酒足饭饱之后出了葫芦,老翁嘱咐费长房不要将这件事对别人说。
费长房于是得以拜老翁为师,跟随老翁一起入山修道。
老翁先是让他独居在群虎环绕的荆棘丛中,费长房一点儿都不害怕。
老翁又让费长房独卧空室,用腐烂的绳索悬万斤巨石在他头上,驱赶无数大蛇来啃噬绳索,费长房一点儿都没挪动身子。
经过了这两关考验之后,老翁更过分了,竟然让费长房吃屎,屎中还有三条奇臭无比的大虫,费长房这一下可犯了难,再也无法保持镇静了。
老翁对他说:“哎呀,小伙子!你差一点就得道了,可惜最后一关没有过去。”
于是把费长房打发了回去。费长房跟着老翁学会了一身医治百病的好医术,也学着师父悬挂着一只葫芦,到处行医治病,“悬壶”和“悬壶济世”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直到现在,很多中医店堂和中药铺门口还悬挂着一只葫芦。
有朋友问:李白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烟花”是什么意思?
反正不是焰火。这是在后来才形成的一个专有词汇,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这个称呼。
当时没有这个词,所以就只能拆开理解了。
首先我们确定“烟、花”二字其实是“三月”的定语,花容易理解,阳春三月本来就是繁花似锦。所以李白的这两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并不复杂,就是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去扬州了。
关键是这个“烟”字,为什么可以用来形容三月的春光。
一说是柳絮之“烟柳”
烟柳的说法一直是主流。烟即烟柳,即柳如烟。三、四月是柳絮满天飞的时节。烟柳是指柳絮如烟状的柳林,也泛指柳林、柳树。
那么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去扬州了。
情境是相当美好的,解释也是通顺的。
但我个人是存疑的。
“烟柳”和“烟花”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烟柳”一词最早出现在张仲素《春游曲》之一: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大概与张仲素同年的韩愈也有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之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从这两首诗来看,“烟柳”并非是指柳絮如烟的柳林,否则的话“烟柳飞轻絮”一句就是极其失败的重复说话。满天飞絮的柳林飞舞着轻轻的柳絮?说不通。
再往前,南北朝最有名的才女谢道韫一鸣惊人的“咏絮之才”,是将漫天的雪花比作柳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未若柳絮因风起。”结合我们平时看到飞絮漫天的景象,千年来并没有变化,柳絮似飞雪飘摇沉浮,并不像青烟,白烟,甚至根本不是烟的形状。
一说是嫩黄之“烟柳”
那么张仲素和韩愈的“烟柳”是指什么呢?又有一说,是指柳叶稍微长出,还是嫩黄未绿之时,成片望去所呈现的状态,仿佛轻烟笼罩树冠,故而成名。也就是半黄半绿的柳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说起来倒是有点像农家炊烟。
这样说起来,张仲素、韩愈的诗就解释得通了。毕竟韩愈的诗前面写了“天街小雨润如酥”,雨后的都城也不可能是满城柳絮飞扬。倒是满城新绿吐金丝(韦庄的“柳吐金丝莺语早”),确实是值得一夸的雨后春景。
“柳如烟”一词最早出现在晚唐温庭筠的《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而温庭筠这首词是写闺阁女子梦中残念,那自然“江上柳如烟”没有问题了,水气蒙蒙,柳随风摆,产生青烟浮动的感觉,何况是在梦中,倒是写得精妙了。不过这和前面的“烟柳”没什么相同之处。
即使韩愈、张仲素二人的“烟柳”之词就是指发新叶的随风嫩柳,也和李白的这首诗没有关系。
因为韩、张二人处于中唐,都是在李白过世之后七八年才出生。而从“烟柳”出现到用“烟”来指代柳树,必然是要在“烟柳”成为固定意象之后,并得到大多数诗人认同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用意象中的一个字来特指这种意象。
李白那时很可能还没有“烟柳”这种写法,即便他文采天纵,新创这种意象,也不可能用一个新意象中描写形态的字来指代描写标的。如果他要写柳树、繁花,他也只能写“柳花三月下扬州”,或者用当时已经成熟的“杨柳”中的“杨”(蒲柳)来代替“柳”,寻找声韵的平衡,而不会使用“烟”这个让人不明所以、产生误会的字。
即使到了今天,也不会有人用“烟”来指代“烟柳”,这种省略方法不正确。
虽然很美,但只是我们今天看着很美,因为我们又多积累了千年的文化,甚至默认了烟花带有了焰火的灿烂绚丽之美。
也许跟“烟柳”没关系
在当时的情况下,“烟”应该不是指“柳树”。
最有可能,就是和“花”一样,花就是花,烟就是烟,炊烟。因为孟浩然要去的扬州是繁华之地,自然人烟密集,花团锦簇。或者说他们相别的黄鹤楼附近花开灿烂,处处人烟。
孟浩然辞别黄鹤楼,要在游人如织,繁花似锦的三月去扬州了。
你看,这可能是最没有意思的烟花三月的解释,但也可能就是事实。
不过这也是我个人的推测,说不定早就有用“烟”指代“烟柳”,用“烟柳”指代春天的说法存在了,然后传到后来又变化了,不再用“烟”指代春天。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不赞同“烟柳”是柳絮笼罩飞舞的柳树一说,太牵强。
当然这丝毫不影响这首诗在我们心中的美感和地位。
一首诗离开了诗人本身,离开了那个朝代,字词产生了新的意思和意象附着,却依然引发我们的情感共振,本身就是一首伟大的作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眼中钉”和“替罪羊”二词的由来
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那么,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呢?
“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期间,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因此,当赵在礼后来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纷纷拍手称快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事见北宋欧阳修修撰的《新五代史》卷四十六《杂传八·赵在礼传》、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拔钉钱》、明代张岱《夜航船》卷七《政事部·拔钉钱》)
史书中另一个有明确记载的、被人们视为“眼中钉”的人是北宋真宗年间的宰相丁谓。传说,丁谓当权时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而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寇准抓住把柄,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致使寇准后来终于被逐出京城。可是,丁谓的所作所为老百姓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在寇准被逐出后不久,京城内传出这样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事见宋周《清波别志》、《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五《宋纪》)
宋元以后,“眼中钉”一词的这种用法便逐渐流传开来,并被人们沿用至今。
“眼中钉”有时亦作“眼中丁”、“眼中疔”、“眼内丁”,意思相近的说法还有“眼中刺”、“眼中砂”、“眼中针”等。此外,人们还经常将“眼中钉”(或“眼中疔”、“眼中丁”)一词与“肉中刺”(或“心头刺”)一词并用,来喻称心目中最痛恨的人。
我们常说的“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英语里专门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词。世界各地都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上帝未了考验以色列人的首领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把自己的独生子杀了做牺牲献祭给上帝。上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制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以用来“献祭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
由此,古犹太人形成了一个传统,把每年的 7月10日定为“赎罪日”,并在这一天举行赎罪祭。仪式是这样的,先牵来一头公牛和一只公羊,用公牛和供养的血作为赎罪祭品,再牵来一头活山羊,由大祭司将双手按在羊头上宣称,犹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转嫁到这头羊身上了。接着,便把这只山羊放逐到旷野上去,即将人的罪过带入无人之境,但是这只带走人类罪恶的无辜的羊,通常还没逃到荒野就因遭到一时的参与者们的残酷折磨而死掉了,“替罪羊”一说由此传开。
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有以羊代牛受过的记载。《孟子·梁惠王上》中载:“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注:新钟铸成,宰杀牲畜,取血涂钟的仪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齐宣王不忍心看见牛恐惧战栗的样子,而命以羊替换牛来祭钟。从此以后,“替罪羊”作为一个悲剧色彩的词汇就流传开来。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以茶代酒”,这句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据《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密赐茶荼以代酒”,为“以茶代酒”之典故。
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传位于子孙亮,后宫廷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台。
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
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的儿子太小,改立23岁的“长君”孙皓为帝。
孙皓初立时,抚恤人民、开仓赈贫,后变得专横残暴,终日沉浸于酒色,从而民心丧失。
孙皓好酒,经常摆酒设宴,要群臣作陪。
他的酒宴有一个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
群臣中有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
韦曜原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故孙皓对韦曜格外照顾。
看他喝不动了,就悄悄换上茶,让他“以茶代酒”,不至于因喝不下酒而难堪。
从“以茶代酒”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由于韦曜并不能喝酒,但又必须履行端杯的形式,因此,采取了这种折中的办法。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过度饮酒都容易让人失去控制,导致酒后误事;而对于茶来说,则会让人的心静下来。
“酒”和“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社交方式,酒是几分豪爽和义气,茶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轻松自然。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更应该努力地借用喝茶的方式交往,用平常、平凡、平静的心去对待浮躁的人与社会,将是人际交往的另一种境界。
为什么说“东窗事发”而不说西窗?
“东窗事发”与秦桧有关。南宋宰相秦桧,竭力主张投降。感到岳飞是实现对金议和的最大障碍,他指使别人诬告岳飞谋反,把他逮捕入狱。但是,岳飞宁死不屈,不肯招认,秦桧无法将他定罪。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在卧室东窗之下密谋对策,王氏阴险地说:“相公,纵虎容易擒虎难。如果现在不想办法把岳飞治死,将来后患无穷:”秦桧觉得王氏的话很对,便不顾一切地把岳飞治死。他授意谏议大夫万俟卨等人伪造证据,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诬陷成罪,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等人杀死在狱中。秦桧过了不久便死了。又没过多少日子,他的儿子秦熹也死了。王氏心神不宁,便请来一个道士作法。据说那道士在阳世见到了秦
熹,看见他头颈上套着沉重的铁枷,便问道:“你父亲在什么地方?” “在醴都地狱。”道士赶到醴都,果然看到秦桧和万俟卨都带着铁枷,
受着各种痛苦的刑罚。临走时,道士问秦桧要带什么话给王氏。秦桧
哭丧着脸说:“烦请带话给我夫人王氏,就说东窗事发了。”道士回到阳世后,把秦桧的话告诉给王氏,玉氏吓呆了,不久她也死去。
闭门羹到底是一种什么羹
我们都知道,拒绝客人进门就是让客人吃闭门羹。那么,闭门羹到底是一种什么羹呢?
“闭门羹”一词最早出自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相传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凤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很多年轻男子慕名前来拜访,希望能与她成为朋友,可是很难见到她。原来,史凤会客前要求客人先献上一首诗,她若看中诗文,才愿意与客人一见。如果客人不会作诗,或者献上的诗文未被她看中,她就叫家里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转地拒绝会见。
时间长了,来访的客人只要见到门前的羹,就心领神会,主动告辞。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种羹称为“闭门羹”。久而久之,“闭门羹”就成了拒绝的代名词。
那么,闭门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食物呢?据说,史凤家的闭门羹是用豆腐和鸭肠做成的,之所以用这些不值得一提的食材,是为了表达主人对客人的轻视。不过,史凤没想到的是,有不知趣的人吃了这种羹后,觉得味道不错,便常来品尝,甚至还有一些人专门慕名来尝闭门羹。
羹最早是指羊肉制成的糊状食品,后来人们把凡是用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的有浓汁的食物都称为羹,如我们吃的粟米羹、玉米羹、蓮子羹等。
如今,闭门羹还是安徽沿江一带的传统名菜呢!很多人为了吃到正宗的闭门羹,专门大老远来到安徽沿江一带。
以羹待客要比直言相拒婉转客气很多,只可惜流传到现在,人们拒客的时候只有闭门,而没有美味四溢的羹了。
古人说的“背井离乡”怎么来的?为什么背“井”而不背别的呢
从字面来看,难道是背着水井离开家乡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水井是在地面上的取水用的坑,是地上的洞,怎么可能背得走呢?那么为什么古人说背“井”而不背别的呢?
“背井离乡”怎么理解
“背井离乡”这个成语,有人把“背”字念成一声,这个成语就成了“背着水井离开故乡”的意思。这样一来,便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水井怎么可能背在背上呢?
当然了,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正确的解释是,这里的“背”是四声,表示“背离”。意思是背离自己家里的水井,离开了故土。在这里,水井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根据史料记载,距今约5700年,中国古人就使用水井,正是因为人们对于水与井的依赖,水井在古文化中,还衍生了一种意义那就是有家的地方就有水井,水井就成了家乡的象征。
古人离开居所,要背对着你所待过的地方,以前每个村子都会有一口井的,所以井的意思就是泛指家乡。背井其实也就是说离开的意思。
其实,“井”还有井田的意思,古时有制,八家为一井,所以,井又引伸为乡里、家宅。背:就是背向、背对,所以就引申为离开的意思。
古人因有水源的地方就能生存,即依水而居;水井就是水源的地方,有水井的地方就形成了村落、集市和城市;那么人们离开家乡也就是离开了水井。
为什么背“井”而不背别的呢?
一个人故乡的事物非常多,照理说,房屋、土地才是最能够代表一个人故乡的事物。为什么土地、房屋这些东西没有成为故乡的代名词,而水井却成了故乡的代名词了呢?这应该怎么理解呢?
古人为什么他们却没有创造出“背屋离乡”或者“背土离乡”这样的成语,而是创造出“背井离乡”这样的成语呢?水井为什么会成为故乡的代名词呢?
井这个字来说,它的意思就是很多家才一个井,不可能家家有的。所有代表家乡或者故乡,是有原因的,但是乡亲们共同的物件。
这是一点是历史常识,也是民间真实情况。现在应该还有一些落后的或有古代存留的地方能很清晰的看到,井不是家家都有,是公用的,井就像井这个字。
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写道“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在雪霜里睡觉,在雪霜上睡眠,很痛苦,离开家乡很痛苦,要遭受很多的苦难。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背井离乡是不好的,是不可取的,是不愿意的,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一条生存的路。因此离开家乡和水井没有关系,背东西也没有关系。
经过语言的长期发展演变,后来“背井离乡”逐渐成为常用的成语典故,如今泛指离开家乡到外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