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永远都不要做一个好人
在之前我们曾经分析和讨论过,对于一个“老好人”而言,生活当中存在的种种消极和不利的因素。关于这一个话题,很多人阐述了不同的观点。诚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再度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这些“老好人”的待遇是否真的遭到了针对?做一个“老好人”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首先应该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之为“老好人”,关于这种人是否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呢?
在行为心理学领域,对于这一问题有着比较确定的观点,“好人”一般能够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他们一般会存在八个特征。
1.不懂得拒绝他人的请求
对于来自外界的各种请求甚至是命令,都会下意识地去接受,并不知道如何去拒绝。
2.将“对不起”挂在嘴边
很多事情即便并非是自己的错误,他们也会主动地去承认,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3.恐惧冲突的存在
他们总是想要顾全大局,想让身边的人们都皆大欢喜,所以即使是自己要做出牺牲,也要保证这一点。
4.在解释问题时总是过度
他们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会顾及外人的感受,所以一旦有一点点不好的行为,就会十分投入地进行解释。
5.有证明自己的爱好
他们会在各种方面去尝试证明自己的价值,以此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以及评价。
6.立场总不是十分明确
这样的人在遇到一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出一些决定时,往往并不会做出确定的选择,他们内心没有十足的把握。
7.他们是很好的聆听者
当然,他们也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当与别人进行交流时,他们总是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假如问题过于棘手,他们便会采取一些回避的态度。
8.比较重视面子
和前面曾经提到过的特点一样,由于想要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所以这些人往往会突出自己的一些“人设”。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好人”形象,会付出很多的代价,有时甚至是一些利益。
自我压抑型+讨好型人格
这样性格的人,在人格方面,往往表现为自我压抑性的人格以及讨好型人格两者的结合,即便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也并不会很尖锐的表达出来,而是会将这些事情掩埋在自己心中。
著名心理学流派萨提亚派曾经在著作《萨提亚转化式家庭之治疗》当中勾勒出一种沟通的模型,这种模型包括自我、他人以及情境。而在沟通模式方面,他们认为存在五种沟通的方式。
我们在最近经常看到的一个心理学概念——讨好型人格,就是一种在交流当中,只有他人以及情境,没有自我的类型。
对于那些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个体而言,讨好他人是一种追求生存的方式,在他们看来,他人的感受是比自己感受更重要的。他们会常常去以各种方式取悦他人。
这样人格的人们会渐渐进入一种困境,那就是逐渐会失去自己与他人的边界。就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交往当中的准则都是取悦他人、以他人的情绪为准,所以往往不能够明确地区分自己的真正需求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会让自己的底线不清晰,即使别人越过了自己的底线,往往也会单纯地忍受。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清晰的边界观念,所以他们往往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会越过他人的底线,从而导致行为经常会比较不受拘束,经常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导致与他人关系的恶化,并且他们不会察觉。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做一个好人呢?
我们当然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不应该做那些危害他人的事情,但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并不应该一味地迁就别人,做那种“老好人”。这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受到影响。
交往是应该平等的,一方的付出始终不能维持一段关系。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