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警察局长和一个老人正在下棋,突然远处跑进一个小男孩,着急地朝警察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人问小男孩是谁,警察局长说:“是我儿子。”
那么请问小男孩口中的两个人和警察局长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我们的固定思维中,我们会觉得警察局长一定是一个男人,所以就会在这道题目上“摔跟头”, 认为警察局长是小男孩的父亲。
那么小男孩口中的“爸爸”又是谁呢?
所谓的警察局长其实是女人,这样一来也就解释的通了。
所以说一个问题的解决要看一个人是否有思维的转变,因为思维能够影响人的认知。
这是因为我们一贯认为警察局长是男性的岗位,才会导致我们对这道题目错误的认知。
思维是认知的高级阶段,两者相得益彰,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的学习或者创造活动提供帮助。
比如说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分类思维,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一般是用实际操作来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所以一般又被称为“直观动作思维”。
举个例子:小孩子都是通过脑海中事物的形象来思维的。如果你问一个孩子把六个苹果分给他和另一个小朋友,要分的一样多,孩子能够很快的回答一个人分三个苹果,这就是形象思维。因为这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孩子还没有到能够抽象思维的年龄,或者还没有到学习数字运算的阶段。
按照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思维一般又可以分为发散式思维、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就是将提出的问题的各个信息要素聚合起来形成一个最为正确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案。比如公安局破案,就会比对各个犯案细节,掌握证据,一步一步缩小嫌疑人范围,最终确定唯一犯罪者。发散式思维就是将个人的思考方向朝向不同的方向思考,追求思维的多样性。
比如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分别向大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提问画的这是什么?大学生一致都认为这就是个普通的圆,但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答案却五花八门:“皮球”、“太阳”、“镜子”……按照思维的独创性来分类,思维一般可以分为创新思维和常规思维。
举个例子:一位女士当掉了自己的珠宝带家人出去旅游,但并不是因为没钱才当,女士保留了当票,准备旅游回来后赎回珠宝。这就是创新思维,打破了一般认为珠宝只能放在银行托管的常规思维。通过思维的转变,不仅省了一大笔银行托管费,又保证了珠宝的安全,可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得到惊喜的结果。
其实除了人本身有品质之分之外,思维其实也是有品质之分的。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一个问题,能够把不同的事物间的关系综合分析,最后找出问题的本质。甚至能够在不同的实践领域,或者认知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而思维的深刻性则表现在思考者擅长于深入钻研问题,能够迅速地及时的抓住思维的本质。只有一个人拥有思维的广阔性,具备了大量的知识,他才能够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抓住实质,避免了因为知识不足而导致片面性和狭隘性。
简单来说,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能够独立思考,不依附于任何事物就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迷信和盲从权威;思维的批判性就是能够根据客观事物理智冷静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出的见解也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依据客观条件的实时变化,及时的运用某些原则,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假设和判断。
平时我们表扬一个人很“机智聪明”,其实这里的聪明机智就是指他的思维的灵活性比较强。但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思维的灵活性不是投机取巧、见异思迁,而是善于变通,善于应对。有的人因为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心慌,思维老是跟不上……
思维的敏捷性主要表现在能够迅速而正确的找出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立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我们只有掌握好思维活动的品质和特点,才能够了解事物的知识体系和规律,也能够在日常交往活动中从容的解决身边的各种难题。
思维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是一种思维的动态加工过程。所谓的分析,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分别进行思考的过程。综合就是将这些部分要素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思考。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只关注事物的一个点或面,要有对事物整体把握的概念,这也是锻炼综合思维的方法之一。
比较就是将头脑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找出来进行分析与综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其实就是运用了思维上的比较原则。抽象是指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抓住事物的核心,概括就是将抽象的事物本质属性推广出来使之普遍化。通过抽象与概括,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具体化就是将抽象的事物(原理、概念、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对抽象事物的理解。系统化就是把各种相关的知识整合,做到分门别类、层次分明,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人的记忆,也便于更好的理解。
说了这么多关于思维的相关知识,那么如何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呢?培养思维能力能够开发我们的智能,更能够提高我们的个体素质。所以说我们需要把科学思维植入我们的认知结构之中,借此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思维是在知觉和感觉基础上进行的认识活动,所以生动的感性认识是培养思维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习上、生活上)获取认知,也可以接触更为广泛的(社会、自然)环境来增加感性经验。
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的思维发展离不开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那么说明他的逻辑思维是清晰的、有序的。一个优秀的演讲家,会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自己的言语能力,因为这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自觉性、逻辑性、灵活性。
小的时候老师们会对学生用直观材料进行思维训练,比如数学题中的线段图,数学老师会画图分析题目,借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随着不同年龄的增长,我们培养思维的方法也应该因时而变,因人制宜。我们的思维将会伴随着我们一生,在不同的时机转变自己的思维,也许就能够恰逢其时的改变自己的人生。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也不要用固定陈旧的思维定势自己的生活,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者角度去对待人生的每一次大小难题,也许你的人生能够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