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写于200多年前的清代小诗,因这位老师的演绎,在21世纪红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这个过程或许极其漫长。
《全唐诗》全编共有四万多首诗,《全宋词》共收录词作约两万首,可大家记住的或者说知道的有多少呢?不及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写诗是一个孤独的旅程,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名留青史,而大部分作品都难以逃脱被遗忘的命运。唐诗宋词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明清时期的作品了。
一首写于清代的小诗,由于知名度不高,甚至已经进入时间长河的淤泥层,被灰尘覆盖、被沙石埋没,但过了200多年后,因为一位山区助教老师的演绎,却让它在21世纪红了。而且小解认为,它将一直红下去。
这就是清代中期诗人袁枚的《苔》。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苔藓大家都见过,一般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属于植物中非常低等的类群,可是就是这样的身份、地位,获得这样的自然资源,苔藓还是保持着对生命的期盼和本能热爱,顽强地生存着。
诗人的眼光就是独到,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苔痕的绿色,他看到的却是生命的颜色。
但是,如果这首诗仅仅如此,那么它也不会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一件作品的成功除了其本身过硬的水准之外,它背后蕴藏的故事同样值得说道。
进入《经典咏流传》的古诗词,基本都是以诗词为歌词,而谱以现代版的曲子,由经典传唱人演绎出来。而为《苔》谱曲的是乡村教师梁俊,他在贵州省威宁县石门乡的一所小学任教,带领着一群如苔般渺小但又和苔一样渴望阳光的孩子,动情演绎了歌曲《苔》。
这首诗歌打动人的地方主要有三点。第一,袁枚小诗美好的寓意与梁俊对孩子的期待,二者高度契合、完美结合。我们都知道,大山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远远比不上城里,他们像极了在黑暗里悄然生长的苔,梁俊带领孩子们唱这首诗歌,就是鼓励他们虽然“苔花如米小”,但也一定要充满信心,“也学牡丹开”。
第二点,演唱者中除了老师梁俊,还有一个叫梁越群的小姑娘,她的声线纯真而青籁,是来自大自然最清澈最原始的声音,听她唱歌宛如纵身于山林泉水边。那种直穿心灵、直击灵魂的淳朴的纯真,在这个年代里太匮乏了,也太珍贵了,梁越群歌声一出,瞬间打动听众。
第三点,歌词美,曲子亦美。袁枚此诗虽小,但言简意赅,蕴意深刻,能够引发思考,令人意犹未尽;梁俊老师的谱曲也是非常到位,技巧上虽没有多高的成就,但他同样是以纯真质朴感人:朗朗上口的旋律,孩子童真的唱语,再加上梁俊本身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系列元素组合出来的感觉,真是让人爱极了。
反正小解当初观看这个节目时,实被感动地热泪盈眶,在中国大地还有很多无法施展自我而被迫平凡的“苔”,但也有很多不甘平凡的“苔”在奋斗着、努力着,他们身上所闪耀的光斑,使我泪眼模糊,眼神迷离。
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这个视频,尤其梁老师歌后对诗的诠释,“找到一些生命的价值”,能让人感受到来自心灵的赞美,来自心灵的感动。
“白日不到处”是客观因素,我们生来如此,无法选择家庭、背景、财富,但“青春恰自来”是我们的坚持,或许这是命运给我们的考验,恶劣的环境就要求生命必须顽强,温床下滋润的生命反而不值得歌颂;“苔花如米小”是我们的谦虚,身不在阳光下,无法开出如阳光般灿烂的花朵,但我们的态度必须是骄傲的,必须“也学牡丹开”。
这首小诗在之前的流传度不广,但由于《经典咏流传》和梁俊等人为它重新赋予生命力,小解相信它一定会像被重新捡拾的珍珠,继续发光发热,乃至成为一首千古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