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放在应该有的位置

早晨看新闻,国家对幼儿园的教学进行整顿,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的小学化。

新闻的背景是一副漫画,一棵盛开的向日葵,被一把大锁压弯了脖子,锁上写着两个大字:小学。

幼儿园的小学化,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力。国家的目的很明确,要更多地看到“人”的发展,而不是过早地与成绩挂钩,更不能用一把成绩的锁牢牢地锁住孩子的未来。

而且,这一措施,涉及到了社会上众多的培训机构,这就能有效地避免学校不教、培训机构教的尴尬。

为国家的这一决定点赞,毕竟人的成长才是根本,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是违背规律的,进而带来极大的危害。

参加一个培训,主讲的老师充满感情地分享他们的“幸福”。

如同许多的“经典”案例一样,老师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教学成绩一流。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听起来让人心惊胆战的“奉献”:自己有病不治,亲人有病不陪,孩子不管,家庭不顾。哪怕面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边缘的家人,仍然“坚强”地战斗在第一线。

很为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毕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敬业都是最基本的配置。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之而努力,甘愿奉献,这是老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打造着一座精神的丰碑,足以为孩子树起榜样,为社会引领方向。

但是我们不能不思考,这座“丰碑”的内核是什么。学识、道德、爱心、奉献、公平、正义、创新、自觉……似乎能装进所有的正面词汇。但是,最朴素最真实最温暖最阳光的一条应该是“爱心”,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对未来的一份发自内心的爱。

一个人,爱自己,才能真正地爱他人,爱周围的一切。爱心可以泛化,但并不廉价,也不自私。充满爱心的心,是丰满的,有着强劲的力量,他的每一次跳动,都为生活带来温暖和希望。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连亲人都可以置之不理,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充分,他的出发点多么高尚,其所谓的“爱心”里没有温度,没有内涵。谁能相信冰冷里的“温暖”能真的温暖,谁能相信这份爱心里没有掺杂另外的成份。

这许多的牺牲,换来了好成绩,换来了高升学率,老师的心里是自豪的。高亢的言语、丰富的表情、还有无数学生的赞美,似乎都在昭示着教育的成功。但是,无法相信孩子是不是真正地能学到做人的本真。许多年后,除了当初足能够傲人的成绩,还能有多少优秀的品质可以伴随人生,是否能有足够健全的人格来待人待事。

无意贬低老师的高尚,只是我们不必再把这把心酸传递给别人。就像不赞成一个家庭贫苦的孩子继续读研,把自己的进步建立在苦累的父母身上一样,也不赞成老师以牺牲对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为前提的“奉献”。

不忍心听老师的“血泪史”,一个如此对待自己、对待亲人的老师,又能为孩子付出多少真心?这里,除了分数,还有多少“人情”在里面。没有了“人”,没有了“情”,分数的世界里都是冰冷。

想想有些后怕,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怎么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将来如何能做到事亲以孝,事师以恭,事友以信?

教育是有温度的,不是冰冷的,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人就应该有最起码的“爱”。社会在进步,国家的素质教育正在有序地推进,“立德树人”,“人”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发展”的内涵丰富多彩,绝对不能狭隘到只剩下分数。

师者仁心,仁心生出大爱,这份大爱里也包括对自己对家人的爱。没有这份爱的教育,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作为学校,应当更多地考虑到老师的身心健康,关注到老师的家庭幸福,能帮助家庭困难的老师解决后顾之忧,否则,仅仅用“奉献”左右老师,那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老师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就算赋予他再多的光辉,也无法照亮现实的需要。希望社会对老师多一些宽容,老师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柴米油盐,世俗的烟火,一样照在老师的每一个日子里。

电视里的新闻,给人信心和力量,教育越来越走向本真和纯粹。生活里的教育,有着太多的酸涩,变了味道的“奉献”堂而皇之地张扬。这里的区别,就是“人”的位置。把“人”放在应该的位置上,教育就会走向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