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庞祥艺作品 | 故乡的木屐声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说起木屐,上了年纪的人对它并不陌生。我少年时,村子里的人生活都比较清苦,不管在家里还是外出,几乎穿木屐,有鞋子穿的人很少,个别人甚至索性赤着脚走路。
木屐的结构很简单,在按脚形锯好的两块木板上,钉上皮革做鞋面,就是一双木屐。当然,也有一些工艺比较精致供妇女穿的木屐,上面刷上油漆,还印着花卉等图案。木屐价格比较便宜,大家都买得起。有些人为了节约,索性亲自动手做木屐给自己穿。村子里,如果几个人同时走在小巷中,那“啪嗒啪嗒”的木屐声交织在一起,节奏感很强,并且很好听,简直是一首动听的乡村交响乐。
从儿童到少年那段岁月,我是穿着木屐走过来的,对木屐有着道不尽的情结。木屐声里,蕴含着农家的故事。
我们的生产队长十爹,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他身材魁梧,两只脚板又宽又厚,他穿的那双木屐又大又重,我们几个调皮的小孩戏称他的木屐是“两只船”。十爹穿着木屐走起路来,脚步稳健有力,那浑厚的木屐声老远就能听得见。十爹勤劳俭朴,憨厚老实,责任心特别强,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晚饭后,十爹总是穿着他那双笨重的木屐,走出家门,或到生产队屋去坐坐,与老农谈谈一天的农事;或到各农户家里去聊聊,问问生活的寒暖。人们只要听到巷子里那沉重的木屐声,就会说,十爹又来了。十爹是乡村的守护者,是乡亲们的贴心人。
那年代,木屐声不仅回响在村巷里,也回响在校园内。
读书时,我和同学们回学校晚自修,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都是穿着木屐去的。教室里,走廊上,只要有谁在走动,就响起“啪嗒啪嗒”的木屐声,那声音是多么熟悉,多么清脆动听。晚自修开始之前,有些女同学穿着木屐在走廊上跳绳,她们跳得既轻松又灵巧,手脚动作很协调,那悦耳而有节奏的木屐声,就像少数民族跳竹竿舞的声音,十分美妙,让人陶醉。晚自修时间一到,大部分同学都回到教室里自觉地学习。可是,也有个别懒惰的同学思想还在开小差,小声说这说那。这时候,班主任巡堂来了,他走路是用脚掌拖着木屐走的。每当同学们听到走廊上那由远及近的拉长的木屐声时,就立刻安静下来了,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大家都说,同学们听到班主任的木屐声作出的反应,比士兵听到首长的命令还要灵。
别小看结构简单的木屐,它的作用可不简单呢。
班里的阿康同学,他亲戚家境比较好,给他买了双塑胶凉鞋,他穿着上学,走起路来很轻快,几乎听不到响声。因为那双塑胶凉鞋他神气极了,经常故意在众人面前炫耀,让很多同学都投去羡慕的目光。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阿康的脚掌两侧和趾缝却发炎了,开始是皮肤潮红,后来出现水疱。他开始感到瘙痒,后来又增加疼痛感。我们跟他坐在一起学习,甚至闻到他的脚气。阿康的父亲急了,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建议他脱去塑胶凉鞋,穿回原来的木屐。阿康按照医生的吩咐去做,只过了一个多星期,他的“香港脚”病不治自愈。我们农家的木屐,就是这么神奇。
村里有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由于家境贫寒,20多岁还没谈过对象。邻居的大婶动了恻隐之心,给他介绍一位姑娘,听说,那姑娘是大婶的远房亲戚。要去相亲的那天早上,小伙子的父亲就劝他说:“孩儿你别去了,连鞋子都没有一双。初次见面,难道你穿着木屐去?”还是他母亲想得周到,跟别人借了双凉鞋,叫他穿着去相亲。小伙子既不理会父亲“泼冷水”,也不接受母亲“作假”,穿着一双木屐相亲去了。双方见了面,姑娘对小伙子的长相和言谈等方面都满意,就是觉得他的穿着太寒暄,姑娘的“姐妹团”也觉得小伙子太穷,以后过日子会很艰难。姑娘回家跟父母“汇报”了小伙子的情况,她父母一致认为,谈对象不要看重对方的贫或富,只要小伙子身体健康,勤俭善良,有责任担当,就值得信赖。出乎意料,小伙子“穿木屐相亲”,竟收获了完美爱情,传为佳话。
对那制作粗糙的木屐,我当时真的不怎么在乎。读到高中,我才从一份资料中了解到,木屐是我国古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早在隋唐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并穿上木屐了。从汉朝开始,木屐作为常见服饰,遍及全国,它是最古老的足衣。到了晋朝,木屐就有“男方女圆”之别。在汉代,女子出嫁时,习惯地穿上系着彩色带子的木屐。到了宋朝,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喜欢穿木屐。我国劳动人民穿木屐的历史源远流长,南北朝大文学家谢灵运习惯穿木屐,成为佳话,人们将他穿过的木屐称为“谢公屐”,唐代诗仙李白有诗曰:“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南宋诗人叶绍翁也对木屐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所有这些,都记载着木屐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脚上穿的大多是高档的鞋子,木屐自然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啪嗒啪嗒”的木屐声已经远去。然而,我怎么也忘不了曾经穿过的木屐,忘不了穿着木屐走过的路,忘不了农家俭朴的生活。
木屐是家乡一段岁月的标志,熏染着浓浓的民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木屐象征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它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庞祥艺,笔名共此时,广东湛江人,大学本科学历,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笔耕不辍,自2013年至今,共有160多篇(首)散文、诗歌先后发表在《湛江日报》《湛江晚报》《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鸿烈: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等报刊上。曾参与散文集《南三涛声》的编辑工作。著有散文集《乡间小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