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夜间休闲文化源流与特征刍议

回溯历史,中国的夜间休闲活动源流甚早,亦产生了丰富的相关文化。我们应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挖掘资源,发扬传统,为人民创造欢愉的夜间休闲生活。

夜间经济成为近年来国家经济生活的热词,受到产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夜间经济亮点频现,北京推出十三项措施点亮“夜京城”,上海提出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的夜生活集聚区,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闪亮登场再现历史辉煌。在一般意义上,夜间是非工作时间,因而夜间经济也与休闲活动高度关联。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夜间休闲活动源流甚早,亦产生了丰富的相关文化。

工业社会之前,受限于照明条件和劳作后恢复体力的需要,人们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和最稳定的农业社会,人们的作息尤其简单和规律。但是,统治阶级显然不受照明资费和身体辛劳的约束。商纣王的“酒池肉林”“长夜之饮”几乎成为国人通识的剥削阶级罪行。《诗经》中记叙了东周时期的宴会和投壶等娱乐活动,这些显然也只有贵族才能享受。这种阶级性,曾被杜甫痛陈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夜间照明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中国长期以来进步不快,这大概与典型农业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中国在殷商时期已经使用松脂火把进行照明。灯的出现则最早见于东周,那时还称“镫”“登”或“豆”。《楚辞》中载“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尔雅》中说“瓦豆谓之登”,后人释曰:“登别做灯”,“礼器也”。到了汉代,中国与西方几乎同时迎来了“蜡烛”,一种更加稳定方便的照明器。《西京杂记》记载了南越向汉高帝进贡蜡烛。但是今天极其廉价易得的蜡烛在古代却颇为难得。唐朝时政府就设置了专门管理宫廷蜡烛的官职。在宋朝,蜡烛还作为一项与西夏贸易的重要物资。明清以后,蜡烛才进入了普通人家。古代的蜡烛使用起来还很麻烦,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那时的蜡烛灯芯总得烧一段剪一段。

在强调社会秩序的条件下,古代中国还长期存在“宵禁”制度。在唐代,首都长安城实行了坊市制——将城内划分为108个里坊,坊(居住区)与坊、坊与市(交易区)建有高墙相隔,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如白居易所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在坊市制的基础上,根据管理需要实行不同等级的“宵禁”制度,各“坊”和“市”都要在日落后关闭,不仅禁绝人员流动,对燃烛张灯也有限制,如《秋夜吟》中述“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尽管有上述这些约束和困难,古代中国在夜间生活方面还是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也发展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一、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产生了繁荣的“月文化”

对月亮的欣赏和崇拜存在于世界多个民族中,中国则是世界上最早依据月相制定历法的国家之一,更是月历使用最为成熟且至今不绝的主要大国。辛亥革命后,官方虽推广西历(公历、阳历),无奈月历(农历、阴历)文化根植深厚,只能两套历法实际并存,元旦和春节同时都过了。

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重于人情而非宗教。月光的四海普照与圆缺流转,被中国人赋予浪漫温情的文化内涵。月亮与故乡、家庭、爱情、友谊、人事变迁、生命更替等联系在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刻地烙入全体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赏月是中国文人精英和普通民众共有的审美休闲活动。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在这一审美过程中也表露无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人伦思念,“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家国伤怀, “八千里路云和月” 是英雄志趣。

以月时为标志的中秋节,更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中原地区,农历的八月十五,是秋高气爽月色通明的时节,暑气已去,寒冷未至,降雨又较夏季显著偏少,农民夏收已成,秋收正在前后,中国人沉浸在一年中最为衣食无忧的境地,从物质到心情,从景观到天气,都是最幸福、最适合夜间欢聚玩赏的时刻。

二、中国的“灯火文化”也极为丰富

中国人远不止将灯火视作照明工具,更是全面发展了包括审美、娱乐、礼仪、军事、宗教等多样功能。早期的中国人就表现出对于“火”和“光”的特殊感情,围绕火把、篝火、燃灯、焰火的节会活动见于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大地多个族群。白天的烟、晚上的火,还被运用为军事讯息传递方式,成为建造万里长城的信息学依据。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军事之外,发展出应用广泛的和平功能——焰火,寄托了中国人的节日欢愉。

孔明灯与风筝,都是古代中国人运用物理学原理的古老发明,早期曾与军事功能有关,又向着文化仪式和休闲功能演进。中国人还在节日里将谜语写在观赏灯具上,不迟于南宋时代,就有元宵节做于纱灯之上的文字谜语,供人们游戏以增添节日气氛,因而中国谜语又被称为“灯谜”,成为一种节日夜间活动和景观。

中国人还直接将灯打造为大型公共景观和活动内容,作为重要节日(如元宵节)的核心内容。在汉代,佛教点灯敬佛的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使元宵节中“灯火”的内容异常丰富。在隋唐时期,具有照明兼装饰双重功能的彩灯(花灯)应用到当时的年节和民俗活动中来,呈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景象。唐宋时期的皇帝还带头“御楼观灯”,与民同乐,宣示皇权。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上元节登花萼相辉楼与民众共赏花灯,接受万民欢呼。宋朝的制灯工艺更加发达,灯具品类多样,发展出实用型、观赏型、娱乐型、仪仗型等。历经文化繁盛的唐宋时代,中国形成了上元节张灯、中秋节放河灯,以及重阳节与下元节张灯等习俗。灯,与节日结合起来,进而成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标志。

三、中国发达的古代城市生活,产生了丰富的夜间休闲文化内容

唐长安、洛阳,宋汴京,元大都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数量庞大的官僚系统及其附属、商人、手工艺人等,是夜间休闲生活的消费者。

唐朝虽有宵禁制度,但每逢上元节等节日,政府允许甚至鼓励民众的夜间娱乐。《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唐诗《上元夜》说“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可见当时的夜游盛况。

在隋朝开通大运河以及中唐之后北方战乱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南方的扬州、南京、临安(杭州)等都会发展起来。伴随全国性水运的庞大商贾和文人群体加入夜间休闲消费活动,相关业态也繁荣起来。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口,成为重要交通枢纽,逐步有了“天下之盛,扬为首”的地位,酒肆、夜市、青楼、客栈在扬州鳞次栉比。唐诗《夜看扬州市》载“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纵游淮南》中描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北宋时期,因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宽松,夜间经济之繁荣达到古代中国的高峰。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开封)内已有丰富的夜间休闲娱乐场所,如勾栏瓦子(瓦舍)、茶坊、酒肆、食店、夜市、庙会等。勾栏瓦子是集百货交易、说唱曲艺、舞乐百戏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各个阶层的人们均能参与。北宋的夜市可谓创造了世界之最,当时记载 “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灯火照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至元代,元曲(杂剧)兴起, “才子佳人戏”“英雄戏”“公案戏”等最受市民的欢迎。到明清时期,多样的戏曲、曲艺逐步发展起来,影响深远的麻将游戏也经由“马吊牌”逐步发展成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受到经济、政治、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夜间休闲活动还是发展出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到,商业的繁荣和大众的参与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基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创造了多样的夜间休闲文化。在温暖而多雨的南方,人们创造出“骑楼”这种公共空间建筑形式。在冬季寒冷的北方,人们聚在“瓦舍”这类室内空间活动,并且充分发挥了火的取暖和冰的景观功能。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时代,发展夜间经济,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更具有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意义。我们应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挖掘资源,发扬传统,为人民创造欢愉的夜间休闲生活。

作者:王欣 朱丹梦 徐晓文(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

(0)

相关推荐

  • 中国蜡烛:传承了几千年的蜡烛文化,缘何被外国人加了个“洋”字?

    蜡烛记忆 关于蜡烛最早的记忆,莫过于在90年代,家里每当停电的时候,父亲就吩咐我,去小卖部买几根蜡烛.那时候的蜡烛五毛钱一根,洁白细长还散发着一股子的蜡香.忘不了的是,那些在烛光下写作业的场景,蜡烛火 ...

  • 这灯有毒吧?要先点上蜡烛才能照明!

    文/旮旯 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 严格说来,煤油灯.油气灯这些照明工具其实都没有离开火,依然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照明. 所以才凸显出爱迪生老师的伟大,真正改写了历 ...

  • 古人如何点灯

    自从发现了"钻木取火"这个大自然的奥秘,人类便结束了黑暗史.但是在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的千百年,中国古人又是怎样照明的呢? 古代百姓点油灯 点灯点的是何物?说起中国古代的照 ...

  •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回顾:《西园雅集图》堪...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回顾:<西园雅集图>堪称古代文人的心灵归宿]宋神宗元丰初(公元1078年),王诜邀请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来自日本京都的圆通大师等十六位当时的文化名 ...

  • 徐少华:中国古代的姓氏源流与文化特征

    一.当今社会的寻宗问祖与秦汉以来的姓氏格局 (一)当今社会的寻宗问祖热潮 1. 海内外华人的寻宗与祭祖 (1)寻宗祭祖,如台湾大姓陈.李.林.蔡等.陈姓,现在一般认为是唐代由河南固始迁入福建,再从福建 ...

  • 探索中国传统棋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5-12-22 08:39 来源: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其中的中国棋类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当今世界,经济互通性很强,中国文化也逐渐得到世界各国人们 ...

  • 日课择吉的运用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一部分。...

    日课择吉的运用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一部分.今分享一例,原课丙山壬兼午子建房.没标福主鸿庚.详查2021年3月29日卯时早上六点半动土,下午二点半行墙抱砖.年月大利,戊午卯时未时可用.要求福主传鸿庚八字. ...

  •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十二):金代玉器——侯彦成

    作者 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金是继辽之后在东北兴起的一个较为强盛的民族.今天的黑龙江省就是金上京所在地,也被女真完颜部视为发祥地.这支长期劳动生息于东北区域的游牧民族自建立起独立地方政权以来, ...

  • 中国的猫文化

    中国古代原生种的猫是豹猫,上古时偶有人工驯化,但性情暴躁,不易饲养,数量很少.家猫传入中国,并被广泛饲养的时间,约在三国到南北朝之间,晚于十二生肖形成的时间.唐代西域狮子猫传入,形成了第一波吸猫高潮. ...

  • 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孙子兵法》原文、注释、译文(用间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 ...

  • 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孙子兵法》原文、译文(九地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 ...

  • 一篇口诀,通晓中国5000年文化!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一)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 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