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巷
新建巷,处于溧水县城南北纵轴线珍珠路西面,从东西走向的中山路开始,向南与之并行的一段路,金龙路的最北端。向南一直到现在的新珠路,就是二高中东院墙的北端,这一段就是人们口中的新建巷。
巷子很短,最繁华的一段也就70多米。
溧水的巷子一般都短而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巷子。不像扬州的巷子那样出名,既无幽怨,也无曲径,更无美女。如新建巷、庙巷、后巷、红花巷、方塘巷都是如此。都说扬州出美女,也只有在扬州小巷才看到地道的美女。就算看到女的,也是面阔方腮或油饼脸的女子。有清秀的,但总觉得有些多豪放,少婉约的意思。
这段路不长,可非常热闹,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原先两边都是自建的房屋,现在又新建了一部分商品房,还残留一部分旧住宅,还有一些就地安置的老居民,人员成份复杂。
过了新建巷再往南,就是以前的农村,有田有地。这里就是原来老城区的最南端,也是城乡结合部吧。这里有崭新的楼房,有低矮的破平房,还有一些油毛毡棚子。但住在高楼的不一定是富人,住低矮平房的不一定是穷人。他们悠闲的守着最后的据点,等待政府的拆迁。住在里面的往往是一些老人,与子女一起,老人不自由。正好守着这份家业,等待拆迁,替子女争取最后的一点利益。他们有的是时间,一个字就是:等或熬。
新建巷,短,然而,两面高高低低的门面,却异常丰富多彩,特别符合寻常百姓的性子:卖小吃的、理发的、室内小菜场、卖水果的、卖彩票的,开饭店的、卖蛋糕的。都是低档次,价廉物美,一般大众都能走进去,买得起。巷口有水果大卖场,下班正好路过,带一点,方便又便宜。隔壁就是一个卖早点的,生意特别好。门口最多时,有几十个外卖小哥等候早点,为顾客等候刚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早点,有饿了吗、有菜鸟、有美团。他们一边聊天,一边等待店主喊叫到自己的名字,由此看出这家老板很有生意头脑。
巷子西边有两家理发店,低调而谦逊,没有豪华的霓虹灯,也没有炫目的门头灯光秀。只有在二战时就使用的一个旋转灯柱,里面没有娇艳而打扮入时的小伙子、大姑娘,都是本分的理发人,接待的都是老顾客。
小店门口的铁架上,经常挂晒着一排排咸鹅、香肠、咸鱼。在阳光下,油光闪闪,散发的香味直往人鼻孔里钻,满条巷子都是诱人的咸货。那黄灿灿的咸鹅,红通通的香肠,令过往行人垂涎欲滴,回家都能多吃一碗饭。
食色性也,最大的热闹之处在于,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面馆小吃,而且生意火爆。其它地方或小区的人都赶来吃早点。甚至周围上班族中午也怕去政府食堂吃饭,特别是那些小伙子们,下楼直奔各个面馆:重庆面、干挑面、辣酱面、镇江锅盖面、胖子馒头、安徽黄牛肉粉丝,还有好几家叫不出名字的小吃店。
而来这里吃小吃的都是年青人,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去万达或海乐城或时代广场。在那柔和的灯光下,轻曼音乐的旋律中慢慢品味小吃。但现在的孩子也学精了,讲究一个口味和实惠。这条小巷子也因此热闹赶来。
这条巷子还一个地方很别致。就是房子新旧搭配,高低错落,走在巷子里,你会觉得在新旧时代交替的时空里漫步。在一个时空的变换中,也变换着人们的思维,让你觉得生活如此的丰富多彩:有新就有旧,有旧就得革新。
空中电线一根根顺着巷子懒散地往前延伸,虽然觉得乱,但生活的气息却扑面而来。你觉得生活如此地繁琐、纠结、最终还是通畅地向前。也带着我们的乡愁,伸向遥远的沉睡在梦中的故乡。
下午下班时分,巷子其实并不明亮,但来往的车辆却像一道红色的流火,一直向前流淌。站在人才交流中心老大楼出口处,等待绿灯的时刻,也是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案牍劳累一天的小伙子、姑娘们,通过这个绿灯,就可以放下一天的紧张,张开翅膀和家人享受一天最美好的夜晚温馨时光。
站在巷口,一眼看到底的是无想山。雨天,雾霭濛濛,山形忽隐忽现;晴天丽日,青山绿枝黄叶一览无余。劳碌之余,站在办公室窗口看着明净如画的无想山,突然想到扬州的平山堂。我想:我这个办公室是否也可以叫平一堂呢。
新建巷,是一条不起眼的巷子,也许某天她也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消失,但她却是一条刻进曾经经过这条巷子溧水人脑海的永远记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