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49:地理大发现标志着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原创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今天

从1500年至1763年欧洲探险者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欧洲人凭借他们在大航海活动中的领先能力崛起为全球霸主,标志着人类历史全球统一性的开始,这种人类历史的全球统一性关系在这一时期突出反映在:

首先,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形成新的全球性视野。人类的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形状首次由带头从事越洋探险的西欧人了解和绘入地图。总的来说,欧洲人在这一时期已获得有关世界大部分海岸线的知识,尽管对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大半仍未探明、对澳大利亚整体上也几乎尚未有所了解、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内陆和中亚的情况基本上仍是块空白,但已比15世纪初葡萄牙人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欧洲人仅掌握有关北非和中东的准确知识大大进步了。

第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这表现在:其一,人类种族分布格局的彻底改变。1500年以前,黑种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太平洋的少数岛屿上,蒙古种人聚居在中亚、西伯利亚、东亚和美洲,高加索种人集聚在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从1500年开始到1763年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俄罗斯人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迁徙到西伯利亚,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美洲从纯蒙古种人的大陆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作为奴隶被迫迁移的黑人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使黑人奴隶的总数达到1000万左右,而自愿迁移的欧洲移民的人数也一直在稳步增长,最终的结果是,如今居住在美洲大陆的是作为主体的白种人与作为少数族裔的黑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儿以及黑白混血儿。

其二,伴随着人类迁移和流动引致的动植物的全球性扩散。各种驯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美洲大陆没有可与之媲美的动物,那里的美洲驼和羊驼相对而言没有什么价值。但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了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除这些粮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还培植了两种主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

第三,新的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的形成这首先突出表现在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包括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等奢侈品,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已转变为基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

规模最大的是繁荣一时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这是因为美洲大陆的种植园生产了大量欧洲需要的烟草和蔗糖,及后来的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而美洲种植园因为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需要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同时还必须输入劳动力。

此外,这一时代东、西欧之间的贸易也是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期间波兰、匈牙利、俄国,还有巴尔干半岛等东欧各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作为回报,它们向西欧各国提供了谷物、牛、兽皮、船用补给品和亚麻。

欧洲与亚洲的贸易,远比不上这一期间欧洲与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因为亚洲国家产的棉织品由于分量轻,颜色亮,价格低,尤其是耐洗,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开始时被大量进口,但是很快由于不少欧洲人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提出了反对,推动出台了禁止或削减进口亚洲国家棉布的法律规定。

第二个原因是,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使得机织的廉价纺织品充斥亚洲,改变了这一局面。

新的全球性经济关系的形成突出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是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新的全球性经济关系下的国际分工,让美洲付出的代价是实行奴隶制,东欧付出的代价则是实行农奴制。

在各大陆中,亚洲受到的影响最小,因为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已强大到足以避免直接或间接的征服。

欧洲受到新的全球性经济的影响全是积极的。欧洲人是世界贸易最早的中间人,他们开辟了新的外洋航线,提供了必需的资本、船舶和专门技术。自然,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和烟草种植园以及东方贸易中得益也最多。因此,正是在这一期间,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

第四,新的全球性的政治关系的形成。这表现在:其一,西欧人不再被扩张中的伊斯兰教围困在欧亚大陆西端,相反,他们已通过赢得对印度洋的控制,从南面包围了伊斯兰世界,而俄罗斯人则已通过征服西伯利亚,从北面包围了伊斯兰世界。其二,西欧人还发现了美洲大陆,为经济开发和殖民开辟了大片领土,一个能以全球规模而不仅仅是以欧亚大陆规模起作用的新中心已崛起。在这个新中心,先是从伊比利亚半岛,以后是从西北欧,一条条贸易和政治影响力的路线向各方伸展,围绕整个世界——向西到美洲,向南绕过非洲,向东到印度并绕过东南亚。

(0)

相关推荐

  • 同样是欧洲,为什么西欧富得流油,东欧却穷得叮当响?

    一个国家的富足强大,往往建立在优越的基础条件之上,但现在资源富饶的东欧却要比物产贫瘠的西欧经济差很多.东欧国家是一个比一个穷,比不上南欧,更比不上北欧,跟西欧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东 ...

  • 《全球通史》6:古代文明起源条件与逻辑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今天 从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称作苏美尔的一片荒原. 苏美尔位于过去被称为& ...

  • 《全球通史》7:古代诸文明最重要的二个共性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 今天 古代文明的传播 一旦文明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几个地区生根,它便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正像农业革命以部落社会取代狩猎社会那样,现在部落社会又为文明所取代. 当部落人 ...

  • 《全球通史》11: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整体化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今天 从古代文明到古典文明 从时间上看,诸古代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000年,诸古典文明则是始于公元前1000年,终于公元500年让位给中世纪文 ...

  • 《全球通史》12:商业联结是欧亚大陆整体化开启的第一驱动力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今天 贸易的范围与通道 在古典文明时代,各地区间的商业联结,不仅是货物流通各地,而且也是身怀技艺.携带植物的人们四处漂移的时期. 当时,交换的范围有多广阔,可由以下事实来 ...

  • 《全球通史》16:中国文明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 今天 中国文明的独特性 与印度文明的松散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 ...

  • 《全球通史》17:古典文明的终结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 今天 古典文明终结的基本原因 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看来,诸古典文明终结的基本原因在于它们的生产技术相对停滞不前,而这又使生产率低下. 在古典文明时期技术发展的停滞状态反映在 ...

  • 《全球通史》20:伊斯兰教的兴起之三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今天 继承者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对于穆罕默德的继承者而言,先知的去世带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穆罕穆德作为第一位伊斯兰先知,他的身份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他在世的时候既是精神领袖也 ...

  • 思维导图102本书©58《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文炳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当你明白人类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相比不过是刹那,而你自已的人生又是这刹那中的一秒,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原始社会的轻松,现今生存竞争大,您觉得发展进步是福还是祸呢? 本书简介 本书 ...

  • 《全球通史》26:拜占廷文明之一

    常思勇 (公众号:感悟常识) 今天 拜占廷的由来 拜占廷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亦即罗马帝国,或称东罗马帝国. 从330年到1453年这11个世纪的时间里,"拜占廷帝国&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