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李大钊的“青春”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

在迎庆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在五四运动102周年到来之时,我们共同缅怀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大钊,重温李大钊的“青春”主张和“青春中华”的人生理想,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信崇德,明理力行。

“青春中华”之梦

1916年9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刊发了富有时代气息的论文《青春》,文章指出,“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论文发表后,其影响被誉为“震撼中国民族魂灵”。

回望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其现代思想启蒙可追溯到五四运动。102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广大爱国进步青年,发奋读书,追求真理,积极投身到抵抗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解放斗争,李大钊正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青春中华”之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曾激励无数进步青年走上振兴民族、改造社会的道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青春中华”之梦可谓一脉相承。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节点的时候,距离这梦想的实现已经越来越近,“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百年奋斗,创业维艰,成功永远属于富有理想、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的人们。

“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也。”这是青春的激情,青春的觉悟,青春的选择,青春的力量。李大钊和广大爱国青年,走出故纸堆,“到工厂去、到农村去”,见证了工农的力量,并最终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他本人也实现了从愤怒青年到奋斗青年、从热血青年到革命青年的人生转变。

“青春”精神之华

青年历来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青年者,国家之魂。”李大钊讴歌青春,赞美青春。指出青年乃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为此,他珍视青年并寄予厚望。

青年是“青春”精神的承载者。此“青年”“非由年龄而言,乃由精神而言,非个人而言,乃由社会而言。有老人而青年者,有青年而老人者。老当益壮者,故在吾人敬服之列,少年颓废者,乃在吾人诟病之伦矣。”他希望人们永葆青春活力。指出“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他号召青年“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种亘古常青的“青春”之气,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赓续,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浩然之气,同时也是李大钊日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坚实思想基础。

以“青春”之气逐“青春中华”之梦。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李大钊就提出“青春中华之创造”的人生理想,并寄希望于青年创造青春之中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者,固莫不惟其青年是望矣。”并将其视为“高尚之理想,神圣之使命,远大之事业,艰巨之责任。”他的一生,正是在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追求中践行着“青春”的抱负。

“青春”信仰之光

李大钊认为,“人类之成--民族--国家者,亦各有其生命焉。有青春之民族,斯有白首之民族,有青春之国家,斯有白首之国家。”他坚信中华民族的未来,不在白首民族之苟活,而在“青春中华”之再造。“夫人寿之永,不过百年,民族之命,垂五千载,斯亦寿之至也。”为此,要冲决历史之桎梏,荡涤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使中华民族重新以充满朝气的青春气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指出,青年之于社会,犹种草木之于田,“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复其膏腴矣。则谓此菁菁茁茁之青年,即此方复开敷之青春中华可也。”这也是“青春中华之创造”的信仰之光。

李大钊召青年要把个人“青春”和宇宙“青春”联系起来,宇宙“青春”常在,而个人“青春”有限,只有把有限的“青春”汇入无限的宇宙“青春”,才能为“青春中华之创造”做出贡献。在李大钊看来,“青春”之信仰是为“青春中华之创造”。

李大钊是“青春”的,他的思想也是“青春”的,他以“青春”信仰之追求,矢志不渝,奔走呼号,慷慨就义,走完其短暂“青春”的光辉一生。在李大钊遇难94年之际,在五四运动102周年之时,在学思践悟百年党史中,重温“青春”之理想,坚守“青春”之信念,永葆“青春”之初心。

作者:田晓

原载:津云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0)

相关推荐

  • 图说丨烯烃一分公司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点燃了青年的火热.奋发的激情,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追寻着先辈的脚步,担当责任,绽放风采. 近日,烯烃一分公司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心向 ...

  • 启蒙的精神:首先是自由思想的精神

    原创: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什么是启蒙运动?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做过一个解释.他认为: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

  • 五四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

    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在五四运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梁启超.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蔡元培.陈寅恪等. 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及精神 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

  • 用不懈奋斗点亮“最美青春”

    文/王鸣镝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之火,赓续长存.在这个火红的五月,我们将迎来五四运动102周年纪念日.1919年的热血和呐喊,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 ...

  • 词话特刊:五四青年节同题

    五四青年的由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 ...

  •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阔别105年 李大钊的“青春”别来无恙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916年春,尚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寄语祖国,"春日载阳,东 ...

  • 百年“红楼”正青春

    百年"红楼"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 2021/01/19 07:53 北大红楼屹立于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 ...

  • 【同题诗会】2019年第五期主题《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入围作品

    主题: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出题:马新安 注:以下作品按投稿先后排列 雷振斌 梅思平与曹汝霖   赵家楼上火光生,灼痛梅曹二子名. 悟道成魔心做主,汝霖终可笑思平. 冷濯江 五月风   德赛春雷醒蔽 ...

  • 词话特刊·“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专辑

    琐寒窗·纪念五四运动   张炎体 文/汾河之畔 五四经年,今朝纪念,国人欣慰.青年志气.横扫害人妖魅.要革新.废除旧约,一时奋起燎原势.反巴黎霸款,丢权辱国,不平条例. 民意.千家事.恨列强瓜分,北洋 ...

  • 大钊风骨 百年传承

    百年前,岁月激荡,山河飘摇.他,将国家命运背负于身. 百年前,民族危机,千钧一发.他,将民族安危皆系于心. 百年前,他,点燃了中国青年心中的烈火,救国家于危亡. 追溯近代史长河,中国与世界都不曾预料, ...

  • 《觉醒年代》以青春之理想致敬五四运动

    百年前,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起点.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重大革 ...

  • 思维导图:有梦想,不一YOUNG!写在102岁的五四

    欢迎阅读我的第1489篇日更文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纪\念\五\四\青\年\节\102\周\年 无 奋 斗   不 青 春 为 梦 想   ...

  • 五四青年节丨时代向上,青年向前

    五四 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一百多年前的今天,中华大地狼烟四起,学子们振臂高呼,用他们并不强壮的拳头,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呼唤自由与理想. 青 ...

  • 五四一个中国人永远记得的日子——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

    102年前,风雨如晦.长夜难明,中华民族的命运之舟倾覆在即.危急万分.国家将亡,人民不屈.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冲锋在前,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如潮,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

  • 【方志四川•五四特辑】用青春之歌让“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用青春之歌让"五四精神"薪火相传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团支部 20世纪上半叶,中华 ...

  • 青春是什么?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 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今天是五四运动102周年,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 山东问题如何引发了五四运 ...

  • 纪念“五四”青年节 | 温玉娟朗诵:青春中国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 ...